不怕燙 捨得丟


「不怕燙,捨得丟」。是我老家應城人上席喝酒時喜歡說的老話。這句「老話」有多老,我說不清楚,但起碼應該比我老(67歲)吧。「不怕燙,捨得丟」里的「燙」在這裡讀ta塔音,不讀tang趟音。


記得五十年下放農村後,在農忙「雙搶」【(搶收早稻,同時搶種晚稻)也叫「不插五一秧」,就是說要在五月一號前把晚稻秧苗插完。】時候,生產隊一般都會組織社員在中午飯時集中聚餐,吃點好的,這頓飯菜頗為豐盛。那些頗有幽默感的社員們在會餐前有說有笑,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怕燙,捨得岳。


這種關鍵時刻,你去慢嚼細咽咽,顯然是不行的!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吃一頓好飯菜很難得,吃起肉魚時就得發揚「不怕燙捨得丟」的精神,不然你就難得吃上幾口!除了魚刺不能馬虎,至於肉骨頭就絕對不能夠啃乾淨的了。


那種「糊湯辣水」像打仗一般的吃飯,即使是在現在的桌席上也會時有所見,因為它涉及到一個「划得來划不來」的問題。不過,現在許多人會因為「要面子」,而不再會露出那種饞相,像一百年沒有開過「暈」的。


時代在變,而那些老詞老話老句子一時半會是不會消失殆盡的!特別在我們這代人的頭腦中會一直熠熠生輝的。「不怕燙 捨得丟」六個字會一直記刻心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