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食物為什麼沒有從前的好吃

伴隨着30多年的城鎮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人口融入城市文明。大家畏縮在食品工業鏈的末端,對穀物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稻香》和《風吹麥浪》等歌曲里,甚至退化得「五穀不分」。食物的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身邊經常有人發出感慨:今天的食物沒有以前的那麼好吃了!

的確,以前的米飯煮熟後,米粒上會有一層油光;一滴芝麻油溢出,能讓整個屋子飄香;土豬肉吃下去,口感醇厚,滿嘴流油;土雞蛋的蛋黃是橘紅色的,味道濃郁。今天的很多食物,真的沒有從前的味道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有3個原因:

其一,土壤不同。無論是化肥還是有機肥,所含的氮、磷、鉀並沒有本質區別,真正的差異在於有機肥中含有豐富的微量養分和有機官能團。打個比方,有機肥相當於釀造酒,化肥則好比勾兌酒。一款釀造的白酒是糧食、酒麴、水和釀造工藝的有機結合,堪稱天地之造化。酒體中除了水和乙醇,還含有醇、醛、酯等數百種成分,有獨特的口感和香氣。而花幾分鐘就勾兌出來的白酒當然缺少這份底蘊。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斷減少,也會使土壤養分失衡,更會使微生物結構單一化,最終導致耕地「積勞成疾」,喪失活力。如此一來,農作物「體質」將變弱,抗病力下降,失去飽滿的口感。

其二,品種不同。傳統品種的基因是歷經千年進化而來的,土生土長,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已經融為一體。今天,農業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專業化選種、規模化種植成為一種趨勢。品種的培育周期越來越短,產量越來越高。「產量高」與「口感好」如同魚和熊掌,經常難以兼得,優化了產量性狀,往往損失了口感性狀。有時候新品種的母本是當地品種,父本卻是從萬里之外引進的,被人類硬生生地「拉郎配」。人類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感到水土不服,植物亦如此。有時候第一代在北方生長,第二代卻在海南島繁育。有些新品種因為不適應新環境,口感也不在最佳狀態。

其三,生長期不同。傳統農業時代,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各種生命物質,養分吸收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化學農業快馬加鞭,作物在化肥的助力下快速生長,速度是快了,卻沒有了原來的味道。美好的事物就是需要經受寒暑風霜的洗禮,一蹴而就的東西往往缺少底蘊。

有人曾質疑:既然化學農業存在這麼多問題,我們為何不回歸傳統,發展有機農業,完全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答案是:不可以。

中國的19億畝耕地中,優等比例僅為1/3。是化肥助力耕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讓我們艱難地實現了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的自給自足。很多人懷念從前的口味,然而保證產量的確是我們目前首要的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古巴就是前車之鑒。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曾通過援助化肥、農藥、農機和石油,助力古巴農業實現了現代化。然而好景不長,1991年蘇聯解體加上美國的封鎖,古巴失去了化肥和農藥來源,農業生產急轉直下。1993年古巴的大米產量比1989年的減少了67%,人均食物量(熱量值)減少了36%,平均每個古巴人減輕了20磅(約合9千克)體重。面對食物短缺,從城市邊緣地帶到農村路邊的空地,古巴人不得不到處尋找可耕種的零星地塊種植穀物。

退一步講,即使有機肥能夠替代化肥,大面積的有機農業在中國依然行不通。首先,中國的種植和養殖布局存在脫節,很多養殖場周圍沒有接納畜禽糞便的農田,原本可以作為有機肥源的畜禽糞便就成了環境污染源。再者,有機肥的肥效低,必須結合作物長勢多次施肥。如今農村勞動力稀缺,找人頂着炎炎烈日除草、捉蟲、撒糞,談何容易?種地本來就不怎麼賺錢,農民也要盤算自己的收益。

消費者更喜歡暢想詩和遠方,然而人多地少是中國的現實資源狀況。如果完全使用有機肥,最多能替代20%~30%的化肥用量。如果停止使用化肥,或者全部使用有機肥,中國的糧食產量將大幅減少,這是「不可承受之重」。

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崔 凱。選自《讀者》雜誌2024年第7期。

那些閃光的日子,都有《讀者》陪你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