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本地桂圓成熟,價格不貴,人人都『吃得起』

白露之後,就到了瀘州人『嗨吃』桂圓的季節。

瀘州的桂圓,最早的8月成熟,最晚的10月成熟。目前,瀘州的桂圓大部分都已經成熟。作為本土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每年只要瀘州本地桂圓一『上市』,很多朋友就會在第一時間買來,同家人嘗鮮。

瀘州本地桂圓和外地桂圓相比,無論外形還是口感,都有很大的區別。外地桂圓皮厚,核大,很甜。瀘州本地桂圓皮薄,核有大有小,多汁,果肉是一種爽口的甜,讓人久吃不厭。

在城西通往通灘的騎游道兩側,到處都是桂圓樹。已經成熟的桂圓,很多都還沒有開始採摘,金黃色的桂圓密密麻麻,沉甸甸地掛在樹上。

這些沱江邊上的桂圓樹,有很多都是老樹,大多數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樹齡。

附近還沒來得及採摘桂圓的果農,乾脆守在自家樹下,看到有人從樹下過,就扯起嗓子吆喝:「買桂圓不?現摘,2塊錢一斤。」

說句老實話,2塊錢一斤的本地桂圓,真心不貴,今年這個價格,是一個能讓瀘州人實現「桂圓自由」的價格。

據說,荔枝和桂圓,會隔年『歇樹』,就是結一年,歇一年。『歇樹』的那年,又被果農稱為掛果的『小年』,並不是一點果實都不結,只是意味着產量不高,當年的價格會上浮。

2021年,是瀘州本地桂圓的『小年』,2022年就是本地桂圓的『豐年』。

只是今年的瀘州本地桂圓,大概受到持續高溫的影響,同往年相比,果實在口感上還是有些差別:一是甜度不夠,二是水分不夠充足。

口感上的差異,可能也是導致瀘州本地桂圓,今年價格不貴的另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