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富汗菜遇上米其林:味道好好,錢包不保

關注公號搵食(wenshi1717),看更多探店報告

阿富汗菜絕對是小眾菜系,畢竟相比於日料,泰國菜,中餐,阿富汗菜館的數量實屬稀少,自然也容易在美食雷達上忽略它。

至於能挖掘到Lapis這家米其林推薦的阿富汗菜,屬實應當感謝我的讀者C君。


他看到上篇我失敗的米其林探店之旅後(米其林唯一上榜的馬來菜:米其林你不懂亞洲胃)推薦了Lapis



於是說去就去了。



Lapis的店門就讓我覺得它是一個「優等生」,門上顯眼處貼着的是連續兩年必比登推薦,以及一眾美食雜誌網站的「最受歡迎餐廳」。



阿富汗料理和它的地緣位置非常相像,是中亞,中東和北印度菜系的平衡。所以菜單上既能看到Kabob,也有咖喱,抓飯和餃子。


不知道是做飯工序繁瑣,還是要營造一種「fine dinning"的氛圍感。從點菜到上齊我等了差不多2個小時,進來時還沒日落,上菜時已然天黑,點起了蠟燭。


Aush Soup



湯很粘稠,呈羹的狀態。湯底是牛肉湯,湯里放了麵條,豆子,奶油和歐芹等香料。


歐芹的味道很濃,鷹嘴豆煮得很軟很綿,不用咀嚼豆子便會在口中「化開」。


美中不足的是香料的味道太重,幾乎蓋過了所有的味道,不清爽。


Matoo Dumplings牛肉餃子。胡蘿蔔,芹菜和牛肉烹制的肉醬澆在餃子上,為其鍍上一層咸鮮。



餃子吸飽了牛肉胡蘿的汁水,咬下去略微滾燙的汁水會 「刷」一下湧向口腔,味道是極鮮的,有種在吃灌湯小籠包的感覺。



Morgh Qorma 燉雞肉,雞腿肉配上豆子,番茄和各種香料燉煮,有很濃的香氣。



雞腿肉很入味,口感不柴,但靠近骨頭的肉不太熟,帶血色。



湯汁很厚重,和附贈的香料米飯是絕配。



米布丁,本次的踩雷甜品。入口時過量的豆蔻粉產生的怪味會突然攻擊我的味蕾,讓我有種在吃洗衣粉的感覺。



吃完結賬被強加20%小費和20%服務費讓這頓飯突然就不香了。


回去的路上,回味吃過的菜肴,突然意識到:

今天的菜不就是每次我上完晚課回去在附近kabob店買的30刀「大鍋燉」嗎?只不過今天的是「高配版」



原來我早就吃過阿富汗菜,只是那家沒被米其林大書特書罷了。


客官留步

掐指一算,今日宜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