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飯,這菜名比文章還長,瞬間只想立馬走人

前幾天去一家新店吃飯,出差隨便找了家店吃,剛坐下,其他都還算正常,但一看菜單,瞬間以為自己進錯店,這都是什麼玩意。【三嫂子砂鍋清燉黃花魚】,更狠的還有【鐵鍋芸豆馬鈴薯粉條燉皮五花肉】。這名字一出,瞬間沒有食慾。

隨便點了點東西吃,味道也就是一般般,趕緊吃完走人了,之後同事找了網上更加奇葩的菜名,差點沒把我笑暈。不管是奶茶,還是快餐,還是中餐,各種奇葩菜名層出不窮。生怕顧客點得太快,沒有給店老闆展示文化水平的機會。

其實很多餐飲老闆經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認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搞的裝修,自己的菜品也不錯,總要有一個搭配得上的菜名,所以又花了一筆錢找人命名,不說從古詩詞中找,但也要感覺看上去格調要在。

但其實對於顧客來說,餐飲永遠都是產品,環境和服務。產品好吃又儀式感,能夠拍照發朋友圈,已經能很好地滿足到消費者了,而如果產品的名字只有店老闆和店裡的員工知道是什麼,而顧客不知道的話,顧客怎麼下單,怎麼跟自己的朋友圈做宣傳?最多只能描述是什麼肉,什麼蔬菜。而這顧客是不會願意去分享的。

就像問你昨天吃了什麼好吃的,正常的回答是:昨天在xx店吃了個很好吃的炒飯。而不是說:吃了個西蘭花胡蘿蔔蘑菇洋蔥蝦仁火腿黑豆飯。你覺得呢?

生意好的店,基本上都能通過產品名字,讓顧客一下子就知道這個產品有什麼特色,是什麼做的,從而讓顧客快速匹配自己的需求,從而快速下單。像喜茶的【芝芝芒芒】【多肉桃桃】【滅火青芒油柑】等。簡單,快捷,有效,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