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酒?如何簡單辨別?什麼酒性價比高?

對廣大酒友來說,很多酒評用詞高大上,什麼優雅細膩,什麼花香果香,看的雲里霧裡,最終不知所云。

其實,根據我的經驗,鑒別一款酒很簡單,不管它是啥香型,不管它是啥牌子,就四句話:微醺不上頭,醒來不難受,入口雜味少,落口余香長。

具體來說就四個字「純長高厚」。首先純度要高,要想微醺不上頭,醒來不難受,入口雜味少,那純度高,雜醇油含量少是必須滴!純度達不到,香氣再高,餘味再長也不是好酒。這是基本要求,是酒體危害性小的標誌。

「長高厚」則是錦上添花,長即餘味悠長,高即香氣明顯,厚即酒體醇厚。厚這個字複雜一些,啥是醇厚?就是口感豐富,有層次感,並且各種味道在一起協調性好。

接下來,結合我喝過的酒具體來說說。

圖一都是十塊錢左右的酒,這個價位的酒,大多邪雜物質多,呈香物質少。我喝過一次9.9包郵的鎮酒,剛喝兩杯就上頭了,手就有些不聽使喚了,明顯甲醇中毒的前兆。尤其濃香醬香等複雜香型,在這個價位就沒有優級酒質,最多一級。

在純度方面,也就食用酒精調香配置酒和清香型白酒能夠達到優級酒質的要求,對身體傷害小一些。但「長高厚」幾個字就談不上了,喝起來酒體單薄,一股酒精味兒。

如果是僅需要天天微醺的老酒鬼,可以選擇這裏面的清香型純糧固態發酵酒,純度能達到,傷害少一些。

圖二都是二三十塊錢的酒,各種濃香醬香米香…這個價位段,沒有性價比,酒體缺陷明顯。要麼酒體單薄沒香氣,要麼邪雜物質多,塑料味兒,皮革味兒,泥臭味兒…

圖三都是五十塊錢左右的酒。到了這個價位段,優級酒多了,酒體缺陷相對小了,高性價比的酒開始出現。但在優點明顯的基礎上,往往缺點也很明顯。

比如黃蓋汾,純度絕對沒問題,但香氣時隱時現,長高厚不足。綠西鳳,純度不錯,高度不錯,長度厚度不足。北大倉湘泉,長高厚不錯,純度不太好。

但這幾款酒可以稱得上是性價比高的口糧酒了,適合常常在家咪兩口的自飲需求。

圖四,七八十,八九十的酒,價格上來了,酒質也略有提升,但與四五十的相比,沒多大差距,也很難拿出去招待人,缺乏性價比。

圖五,都是一百出頭的酒,而且是我感覺不好喝的酒,純度,長度,高度都還可以,但厚度不足,喝起來沒有醇厚的感覺。白酒,都有酸甜苦辣咸澀以及各種香氣,諸味協調才能稱醇厚,這幾款酒達不到。

圖六,也都是一百出頭的酒,明顯酒質上來了,純度沒問題,長高厚也表現的很好,明顯比四五十的酒高一個檔次。

這裏面包括汾酒董酒小糊塗仙金門高粱白。這些酒可以作為酒友常聚用酒,也可以作為日常口糧酒。

圖七,二百左右的酒,酒質確實都不錯,只是價格有點兒貴,做口糧酒就有點兒奢侈了。

在我們這裡,這個價位的酒,往往用於婚宴等辦事場合,或者朋友同學同事聚會的場合。

這些酒我在家裡喝的不多,在外頭喝的不少,但總不能喝完就撿酒瓶子回家吧,所以沒幾個瓶子。

圖八是三百以上的高端酒了,次高端的汾20,水晶劍,高端的普五,國窖,超高端的飛天,等等。

到了這個價位,原來純度不足的濃香醬香,純度也起來了,長高厚不足的清香,長高厚也起來了。就是各大白酒,在繼續自身特點和優點的基礎上,又彌補了自己的缺點,酒體變得更好,缺陷不再明顯。

但僅剩的缺點就是貴!所以這些酒一般用於商務辦事場合,拿這些當口糧酒的都是不差錢的主!我也在商務場合喝過,在家就只能買小酒版嘗嘗了。

總結:四五十價位段里有性價比高的口糧酒,比如黃蓋汾綠西鳳。如果條件可以,一百出頭的老白汾,董酒密藏做口糧更好。二百左右的酒當然更好,適合聚會辦事,根據各地風俗習慣買就行了。三百以上的,大多買來不是自喝,所以牌子比酒質更重要!牌子大,就不用講故事,一看就知道今天這局啥檔次。當然了,這個價位的酒,酒質都沒啥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