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哪的鴨最好吃?這6個地方做鴨肉比較出名,有你家鄉嗎?

在咱們家常餐桌上,出現最多的家禽類食材,除了雞肉,應該就是鴨肉了。古人還有言道,鴨肉美,就連家雞都喜食之。和雞肉鮮美細嫩的口感不同,作為水生動物的鴨肉,肉腥味要更重一些,肉質也相對粗糙,因此,對烹飪技術要求更高。

如果說雞肉的烹飪方法是多種多樣,單獨某個部位就能自成一道菜,那鴨肉的烹飪方式則要局限得多,常見的有烤鴨、老鴨湯、啤酒鴨等。當然,對於「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來說,將鴨肉做得好吃,並非一件難事。

在民間,有6道鴨肉菜肴,十分出名,也非常受歡迎,很多人稱其為「六大名鴨」。那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鴨肉的話題,一起來看看,這「六大名鴨」都有哪些,相應的地方又在哪裡,有沒有你的家鄉?

1、鹽水鴨(江蘇南京)

說到全國最能吃鴨的城市,江蘇南京一定要上榜,民間還有人調侃道,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着出南京城。作為「鴨都」的南京,最出名的鴨子當屬南京鹽水鴨,自宋朝開始,流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飯店裡,基本都能看到鹽水鴨的身影。我覺得,鹽水鴨也是最能體現出鴨肉本味的做法。在去除掉腥味的同時,讓人能充分品嘗到鴨肉肥而不膩的口感。用低溫慢慢煮熟的鴨子,減少了鴨肉中水分的流失,肉質細白嫩滑,吃起來是咸香可口。

2、八寶鴨(上海)

八寶鴨,是非常出名的一道上海菜,曾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在眾多售賣八寶鴨的上海飯店裡,以上海城隍廟老飯店烹制的最為出名。據說八寶鴨的做法源自八寶雞。鴨子的胸腔比雞大,皮肉更薄,因此更適合此做法,八寶鴨也要更出名一些。

八寶鴨在烹制過程中,需要先將鴨子開背,填入火腿、蝦仁、栗子、乾貝、豌豆等餡料,再扣在大碗里,封上玻璃紙蒸熟。在一些高檔餐廳里, 還會先進行整鴨去骨處理,讓鴨子呈葫蘆狀。當然,這對烹飪技術要求很高。蒸好的八寶鴨,澆上用蒸鴨原鹵調過的蝦仁和豌豆,那叫一個香。

3、薑母鴨(福建泉州)

薑母鴨是源自福建泉州一帶的傳統美食,相傳由商代名醫吳仲所創,最早是一道宮廷御膳,後來才逐漸流傳至民間。薑母鴨在烹制過程中,選用的是正宗的番鴨,再配上薑母、腐竹、洋白菜等,先煸炒,再慢燉至湯汁濃香。

經過長時間的燜煮,鴨肉燉得咸香軟爛,用筷子輕輕一戳,骨頭和鴨肉就會分離出來。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鴨肉,還帶有老薑的清香味,迎面而來,十分能激發人的食慾。而燉得香濃的湯汁,用來淋在米飯上,那真是一次能吃3碗米飯的節奏。

4、檸檬鴨(廣西南寧)

起源自廣西南寧武鳴一帶的檸檬鴨,曾被評為廣西十大經典名菜,也是非常出名的桂菜之一。據說,檸檬鴨最早是提供給過路司機的一道菜肴。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有一家南寧小飯店,專為來往的司機提供菜品,當中就包括檸檬鴨,後來才逐漸流傳開來。

檸檬鴨在製作過程中,選用的鴨子多為較肥的土鴨,並輔以南寧特色的酸客、酸蕎、酸姜、酸辣椒、山黃皮等配料,還會用上2-3年的陳檸檬。做好的檸檬鴨,外觀金黃誘人,鴨肉香脆,酸辣可口,還帶有檸檬的香氣,可以說是非常的開胃。

5、白切加積鴨(海南瓊海)

加積鴨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常見的做法有白切、板鴨、烤鴨這3種,其中以白切加積鴨最為出名。白切加積鴨選用的鴨,是產自海南瓊海加積鎮的番鴨。這種鴨子相傳是300多年前由華僑從馬來西亞引進來的品種,具有肉實、皮薄、骨軟、脂肪少的特點。

白切加積鴨,又叫白斬加積鴨,是一種能充分凸顯鴨肉原汁原味的做法。將鴨子去毛去內臟後,放入水中燙過,再慢火浸煮至熟,自然冷卻後斬件盛盤。夾一塊鴨肉,蘸上用蒜蓉、薑蓉、小金桔和鴨湯調成的醬汁,那味道真叫一個絕。

6、北京烤鴨(北京)

提到咱們國家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鴨子,我想非北京烤鴨莫屬。早在南北朝時期的著作《食珍錄》中,就有過相關記載,不過當時還只是宮廷食品。北京烤鴨選用的是北京鴨品種,肉質飽滿,肥而不膩,加上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吃起來是外脆里嫩。

北京烤鴨還可以分為兩種烤法,一種是燜爐烤鴨,是先將爐子烤熱後,再將鴨子放進去,用爐火的餘溫將鴨子燜熟。還有一種是掛爐烤鴨,是用明火烤制,過程中會不斷翻動鴨子,以保證受熱均勻。前者的口感要更軟糯一些,後者的口感要更酥脆一些。

【懶喵心得】

通過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對這「六大名鴨」,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它們分別是江蘇南京的鹽水鴨、上海的八寶鴨、福建泉州的薑母鴨、廣西南寧的檸檬鴨、海南瓊海的加積鴨,以及北京烤鴨。

這「六大名鴨」各具特色,是咱們國內非常出名的鴨肉菜肴,在選用配料和烹飪技法上,也是別出一格。喜歡吃鴨肉的朋友,不妨認準這6道鴨肉菜肴,都是鴨肉中的珍品,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香」。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隨手點個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