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國 / 傳 / 統 / 節 / 氣
大 雪
我從小一直覺得四季都是有氣味的。
春是暖潤的花香與嫩芽萌發。夏是蒸郁的葳蕤草木和苔蘚。秋是清亮鋒利的風,一道道刮過乾燥土壤和黃落的葉。冬呢,就是天地間白茫茫,空曠又疏離。
但有一樣東西可以讓冬天的味道不那麼凜冽,烤番薯是也。
(圖片來源:下廚房:【烤紅薯】王光光光光)
番薯是《中國植物志》上的官方名稱。我知道,在你那裡,它也許會被叫做「紅薯」「白薯」「甘薯」「山芋」「地瓜」「紅苕」……等等等等。先不談這些,然而有誰的冬天不曾被烤番薯引誘過?本來天黑得就早,往往只是五點鐘光景,整個天色已經沉凝如墨。路燈下的校門口或是地鐵口,烤番薯的香甜味道總能第一時間飄到身邊,很是親昵,很是自來熟,叫戒備森嚴、夾緊了脖子走路的路人們都忍不住緩和下來,顧盼一回,踟躕兩步。然而這望眼欲穿,卻往往一眼望不見它的所在,大有「神龍見尾不見首」的腔調,又叫人想起《紅樓夢》里,王熙鳳初登場時的那風範。
有人控制不住慾望,定要匆匆尋來,買了一個捧在手心裏;也有人如我,有心無膽,只是把那暖暖甜甜的香氣用力多吸兩口,就已經夠撐到回家,點一盞明燈煮一道熱菜了。偶爾買一個來吃,更是倍加珍惜——且看它原本緊實細薄的一層皮在烘烤過後鼓脹起來,質地也變得硬脆,敲開這樸素到幾近磕磣的外表,裏面便是金燦燦黃澄澄,十足豐潤甜美的所在,濃厚純粹,入口即化,在漫天裹地的寒冷蕭瑟中,真好像是捧了一團軟黃金一般。
有趣的是這黃金卻又很廉價:三五個硬幣,也就搞定了,帶來的溫存喜悅,卻實在是很難再找到什麼與之相媲美的。
(圖:不同品種的番薯——金薯/紅薯,白薯,紫薯。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fotoosvanrobin/2747055508/;https://www.flickr.com/photos/makiwi/5287305261/sizes/l)
(圖:番薯的地上部分。番薯與空心菜、牽牛花、月光花等同為旋花科番薯族植物,故花形十分近似。圖片來源:http://www.botanicus.org/title/b11793533)
烹飪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制薯粉,薯干,炸薯片,薯丸,拔絲,烘烤,煮粥,煲湯水……除卻本尊之外,地上的紅薯藤也被開發出來,作為鮮嫩的綠葉菜蔬;再老一點,人嚼不動了,還可以做優秀的飼料。
(豐收的番薯。圖:http://theprudentgarden.com/harvesting-sweet-potatoes/)
最後來附贈一個奶酪焗番薯的做法吧!
(圖:@蔓玫蔓玫)
本文收錄於蔓玫所著圖書《節氣手帖:蔓玫的蔬果志》(原文有改動),2017年07月,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各大電商平台有售。
蔬菜園介紹
根據上海辰山植物園十三五規劃方案,城市菜園已完成為期三年的改造,並成為國內首個面積近10000㎡大型觀賞蔬菜花園。城市菜園位於辰山山體南面,中心專類園區西北部,收集了各類蔬菜約40種400個品種。園區在不破壞整體設計和布局的條件下,保留了原四個園子的形式。四個獨立空間的花園都擁有適宜的體驗區,並以不同的主題來命名,分別為繽紛菜園、特色菜園、休閑菜園和藤本菜園。
通訊員:蔓玫 丁潔
編輯:沈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