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2022年11月27日23:06:04 美食 1175

世界上那個國家吃菜最多?

不用想,絕對是中國!但是這裡有許多不好理解的問題;

實際上,全世界,也就中國和韓國人吃菜更普遍,日本其實還不如美國;

因為中國人吃蔬菜的這個量,比想像的要大太多:

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 天天要聞

今年海產品據說超越韓國

我們再對比一下,中國,383公斤/日本91公斤/韓國197公斤

西班牙 143公斤/法國 142公斤/美國 113公斤

首先說一下韓國,韓國的這個蔬菜我覺得注水量有點大,這泡菜···

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 天天要聞

韓國提起蔬菜一般就是指白菜和蘿蔔,所以我認為韓國的蔬菜重量「注水比較多」,韓國的蔬菜主要是中國山東的平度供應的,包含泡菜。

注意看上面的列表,我以前認為是中國人窮,肉吃的少了自然菜吃多了,但是從那個列表上看,不是這樣的,日本人肉吃的少,但是蔬菜量也沒有上來:

日本肉52少於中國的64公斤,但是蔬菜和水果的量沒上去;

大家再注意看上面中日韓的對比,明顯感覺中國人吃得多,米面薯,穀物總和要比日本多;

按照這個重量對比,日韓人這能吃飽嗎?這裏面有個重要的數據,糖!

中國人吃糖的量少,而糖是高能量,糖類補充了日韓人的能量需求。

世界上除中國外的軍隊,軍隊伙食中都有大量的糖供應。

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 天天要聞

據說最新的數據上面表格裏面除了糖之外,其他的都超過了日韓;

當然,世界上飲食最墊底的國家是印度。

印度肉類消費只有5公斤,而蔬菜消費只有66公斤····印度國內有大量的素食主義者,其蔬菜消費卻這麼低。

所以蔬菜消費上中國>韓國>南歐、法國>美國>日本>印度;

通常情況下認為越發達的國家,蔬菜消費越多,中國是個例外。

這種情況,我認為反應了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中國人善於烹飪與吃菜數量之間有很大關係。當然農業生產水平與蔬菜消費量有很大的關係。

歐美農業發達,體現在主糧上,體現在果蔬的優質品種上,但是無法體現在果蔬生產數量上。

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 天天要聞

例如壽光的蔬菜大棚,大量的低成本的生產蔬菜,我認為不單單是人力成本的問題,還有技術優勢。

在很多國家,蔬菜都是很貴的,主要是蔬菜從產出到消費者手中,折損很大,水分流失也很大。

例如在俄羅斯,俄烏衝突之前,菜價大約是肉價的60%,十分昂貴了。

這裏面有個奇葩的疑問,日本的經濟要遠高於印度,按理說日本要比印度強太多。

那日本為什麼不能吃菜,我認為還是烹飪文化不行;

印度飲食是高碳水,多油,少肉;

而日本,也是高碳水,米飯拌麵條、餃子就米飯、麵包夾餃子,這都是日本人的吃法····

最後一項: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全民不需要補充維生素鈣片依靠正常飲食就能獲取到充足的營養···

日本和泡菜國,還需要吃很多的維生素補充劑以及鈣片···

這反應在19歲人口的身高:

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cm,韓國為175.5cm,而日本只有172.1cm,首次超過韓國。中國19歲女孩平均身高163.5cm,韓國163.2cm,日本則是158.5cm,連續兩年超過韓;

美國的19歲青少年平均身高為男176.9cm,女163.3cm,美國白人身高的確有優勢,而女性已經開始落後中國。

當然,還不能和世界最高的荷蘭相比,荷蘭19歲男性平均身高183. 8cm,女性170. 4cm····我認為這的確是人種和緯度的關係。

所以中國的確是吃菜最多的國家;

吃貨 | 從蔬菜消耗量上看,我們國家應該叫大吃國!太能吃了 - 天天要聞

當然能保證中國人吃菜的,是大名鼎鼎的菜籃子工程,根據新聞統計,蔬菜供應有關的新聞,基本上常年都有,每個市的市長是菜籃子工程的直接負責人····

1978年,當時中國人均蔬菜消耗量才76公斤···

還有一點,蔬菜生產並不是完全依靠廉價勞動力,並且有個奇怪的現象:中國和越南相比:

中國產的蘋果/梨/橘子/葡萄/桃子/白菜/胡蘿蔔/馬鈴薯/攻佔越南市場,白菜即使經過層層扒皮,價格高達4.5人民幣/公斤,但仍舊只有越南單價的一半,越南本土產大蒜甚至是中國產大蒜的12倍。

這背後,就不是人力成本之間的差距;

是化肥成本,農業科技以及農業機械的綜合結果,例如中國大量的農藥都是自己生產的,唯獨以來進口的是磷肥和鉀肥,這兩者是礦產資源·····

當然,下一步,核心是豬肉,豬肉生產需要大豆,而大豆需要進口···依然受制於國際;

但無論如何,中國的確是世界上最能吃的國家!

身為大吃國國民:民以食為天!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佈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