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務創新高,張禮卿:債務風險還會持續上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明會 北京報道

「展望未來一個時期,受特朗普關稅政策衝擊、金融市場動蕩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我認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風險還會持續上漲。」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在近日舉辦的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說道。

當前,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與生產過程中越來越重要,但受制於治理架構不完善、金融體系脆弱性等結構性瓶頸,新興市場在過去多年來經常會出現債務危機金融危機,甚至是經濟危機。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新興國家債務的比重持續高企,疫情後又出現進一步上升,截至2024年一季度,新興市場的債務達到了105萬億美元的新紀錄,債務利息償還更是成為許多新興經濟體政府預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全球金融環境收緊的當下,新興市場如何緩解償債壓力、防範風險成為本屆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重點關注的議題之一,多國政策制定者及研究者在「新興市場債務危機與金融治理」環節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新興市場債務壓力凸顯

「在現代的市場經濟體系之下,包括蒙古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都經歷着非常嚴重的債務危機,而這主要源自過去長期、持續地為促進經濟發展實施的各種刺激舉措。」蒙古央行副行長恩赫泰萬·岡包勒德坦言,在過去一些非常困難的時期,如新冠疫情、俄烏衝突、貿易爭端甚至是貿易戰,許多經濟問題接踵而來,進而產生經濟危機。

談到當前全球債務形勢,張禮卿直言,「這是一個持續增長而且令人擔憂的增長態勢。」

「自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的債務水平一直在持續增長,尤其是在2023年之後,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升態勢。」張禮卿援引國際金融協會報告數據,2024年全球債務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318萬億美元,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全球債務占GDP比例達到了2020年以來的最高峰,其佔GDP的比重達到了328%。

需要指出的是,相對於總體的債務水平,公共部門的債務增加得更快。張禮卿表示,到2024年年底,全球公共債務規模已經超過100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93%。預計到2025年年底,這一比例將再增加2.8個百分點,達到95.8%,到2030年將近GDP的100%。

「新興市場方面,情況也非常不樂觀。」張禮卿進一步表示,在2024年一季度,新興市場的債務達到了105萬億美元的新紀錄,大約15%的低收入國家已經陷入了債務困境,另有45%的國家面臨著高債務困境風險。

恩赫泰萬·岡包勒德也表示,蒙古同樣面臨著借貸成本在過去多年持續攀升的問題,該國需要通過舉債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保障等等。「事實上,一系列的進出口依賴會影響我們的經常賬戶收支平衡,也會造成一些經濟和金融危機。此外,一些外部債務和國際債券的違約問題,讓我們的債務問題雪上加霜。這已成為新興市場、新興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目前,這種負債率已經達到歷史新高。」

張禮卿同時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關稅摩擦持續發展的情況之下,新興市場的債務負擔或將進一步加重。

「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的經濟增長在今年將降到2.8%,大約比年初預期的結果降了0.8個百分點,如果這一預測成立,在明年全球經濟會繼續保持在3%左右低速增長。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對於嚴重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償債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張禮卿補充道,在關稅摩擦持續發展的情況之下,美國也面臨著很大的通脹壓力,所以聯儲在原先準備的降息計劃肯定是要擱淺了。現在國際大投行認為,美國最早今年年底才有可能降息;甚至有個別預測認為美國今年不會降息,且如果通脹有明顯發展的話,不排除美國升息的可能。

「在這樣一個資金成本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對於大量持有外債特別是美元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講,他們的債務負擔將會進一步上升,並極大影響到償債能力。」張禮卿指出,在未來一個時期,美國可能會繼續實施弱美元的政策,而弱美元的政策對於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來講,他們的貨幣將會相對升值,從而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造成很大的挑戰,並最終影響到償債能力。

「蒙古的債務95%都是用美元來計價,而蒙古本幣美元匯率卻處於持續貶值狀態。」恩赫泰萬·岡包勒德也表示,該國高企的債務同時也讓許多外國投資人望而卻步,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蒙古。由於可用的經濟政策工具匱乏,加之國內外經濟波動性對國際地緣政治影響的敏感度不斷提升,讓債務危機問題變得更為嚴重。

如何破解債務困局

因此,對於新興市場而言,債務管理特別是針對外債的管理便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在蒙古,其外債管理主要依賴於幾個借貸的貨幣來定價,同時政府通過立法制定了一套非常清晰的標準,來控制外部債務的GDP佔比, 進而管理和控制債務,減少債務壓力,確保債務處於一個可持續的穩定水平。

「大部分的國際組織,尤其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會緊密跟蹤各國的債務GDP佔比,將之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指標。當前,我們在這個指標上確實承壓很大。」恩赫泰萬·岡包勒德表示,2016年,蒙古曾面對很大的財政挑戰,當時政府債務的GDP佔比高達90%,這個極高的數字也迫使我們在財政政策方面做出緊急調整。之後,我們的債務GDP佔比逐年下降,到去年年底下降了大概60個百分點。

「去年9月,我們的主權信用評級也提升了,變成了穩定可投資的級別,這是我們在過去十年裏面取得的最好評級結果,我想這一結果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有效重塑了投資者對於蒙古的信心。」恩赫泰萬·岡包勒德表示,在此基礎之上,蒙古在今年年初發行了新的國債,對其現有的債務進行有效的再融資,減少償債壓力。此外,更高的主權信用評級也讓蒙古的私營公司有更好的機會以更低的成本進行融資。

泰國央行金融穩定部部長梁榮也認為,如果新興國家希望實現更好的經濟發展,前提就是通過更好的方式來降低槓桿率

談到如何降低公共部門的負債率,梁榮表示,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各國可能都有自己擅長的財政工具,來應對本國具體的負債情況。對於每個國家的央行來講,降低逼近紅線的負債率是一個重要任務。實踐中,可以利用好不同利益方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讓他們各司其職。「泰國正進行一些緊鑼密鼓的改革措施,同時制定了降低負債率的具體時間規劃。」

與此同時,在新興市場過度依賴美元融資的當下,如何讓債務逐漸「去美元化」,甚至是「本地化」,也顯得異常重要。

新開發銀行環境社會治理局負責人羅曼·諾沃日洛夫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債務成本過高的背後,一方面是因為利率高、利息高,另一方面,貨幣風險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大多數流入新興市場的發展資金,通常都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和本地貨幣之間的匯率波動也會給本地經濟帶來很大的負擔,所以說如果我們的債務用本地貨幣發放的話,就可以緩解現在的債務危機。」羅曼·諾沃日洛夫表示,作為一家多邊開發銀行,新開發銀行的宗旨是關注金融的可持續基礎架構,該行許多資本和融資都投向了交通領域。他注意到,在該領域,18%的借貸都是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同時該行也支持其他的一些計價貨幣,包括南非的貨幣或者歐元等等。

「所以,新開發銀行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能夠使用本地的貨幣,而不是說繼續受美元強勢地位受到影響。」羅曼·諾沃日洛夫如是說。

責任編輯:馮櫻子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