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後A股市場將如何演繹?投資主線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來了

財聯社12月1日訊(編輯 宣林)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中泰證券:市場指數或繼續保持較強韌性

「對等關稅」暫停超預期,短期「東升西降」敘事強化,風險偏好短期修復。結構性分歧猶存,中長期下調關稅空間有限。從當前市場環境看,總量政策定力持續強化、核心城市樓市改善型拐點漸出、兩融規模處於歷史高位與「搶轉口」貿易帶來的出口韌性,疊加政策對指數的重視,將使得市場指數或繼續保持較強韌性。

資金預計圍繞一季報景氣度較高且具有中期產業趨勢的細分反覆輪動。這些板塊包括:1)公用事業等紅利類資產;2)ai上游及恒生科技龍頭;3)黃金、核電設備、軍工等;4)年輕人消費下沉相關的寵物、美妝等。投資者應對上述細分逢低布局,同時,建議關注滬深300中機構配置集中度顯著低於指數成分佔比細分的質優龍頭。

廣發證券:對歐出口是今年景氣投資的一條重要線索

中美關稅超預期緩和後,對美迎來90天豁免期內的「搶出口」,美線航運迎來「量價齊升」。美線漲價帶來的第一個影響是對美航運板塊的投資機遇。歷史來看,航運公司股價與運價相關性高,去年「紅海事件」帶來的漲價潮即帶來航運板塊的股價主升浪。本輪供需缺口之下美線漲價預期高,可關注航運投資機會。不過,與去年全球漲價不同,本輪運價上漲集中在美線,即主要由「搶出口」帶來,因此主要關注對美集運板塊。

美線漲價帶來的第二個影響是對美出口鏈的潛在壓力。對於出口產業鏈,繼續推薦對歐出口機遇。一方面,本輪運價上漲主要為美線,歐線上漲不明顯,成本壓力可控;另一方面,宏觀層面中歐關係預期改善,微觀層面歐洲海風、逆變器等需求亦預期復蘇,中國摩托車、新能源車等在歐洲積極拓份額,對歐出口也是今年景氣投資的一條重要線索。關註:海風、摩托車、新能源車、逆變器。

華西證券:險資長線資金入市 a股「穩中有進」趨勢延續

中美雙邊關稅超預期下降,直接帶動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和基本面預期改善,a股主要指數向上突破4月初缺口;與此同時,市場對關稅反覆的擔憂仍存在,且年初至今美國對華加征的30%關稅仍保留,因此在當前位置部分資金止盈情緒有所升溫。往後看,a股仍將處于震盪中穩步向上的趨勢中,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助力指數中樞不斷上移。例如第三批險資長期投資試點、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改革、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新的安排等,均有利於為a股注入增量資金和改善市場活躍度。

行業配置上,適度均衡配置,建議關注公用事業、創新葯、「新消費」相關板塊。主題方面,建議關註:軍工、自主可控、併購重組等。

中銀國際證券:成長主線不改 新一輪趨勢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本周初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這一共識的達成提振了市場信心,疊加最新發佈的4月外貿數據,短期搶轉口預期升溫,航運及化工品受益。此外,本周公布了4月金融數據,政府債支撐下4月新增社融維持同比多增趨勢,但結構上,新增信貸出現明顯季節性回落。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預示基本面及a股盈利上行趨勢不改。

下周4月經濟數據即將披露,結合信貸及高頻數據,預計4月內需上行動能環比趨緩,中美協議及寬貨幣階段性落地,短期市場或缺乏有力上行催化,但基本面修復及政策釋放預期尚未證偽,市場下行風險有限,短期市場或進入熱點及風格加速輪動階段。風格上,權重股的增配行情對市場風格構成短期擾動,經濟弱復蘇+信用磨底+寬貨幣環境下,成長主線不改,新一輪趨勢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民生證券:新秩序與新故事一直在孕育

投資者開始定價貿易衝擊在總量層面的邊際平息,但是轉口貿易成為常態,結構衝擊仍會存在,資金定價回到基本面走勢的特徵也會逐步顯現,而往後看總需求的下降與貿易緩和路徑的反覆都可能成為打破市場「寧靜」的兩大來源。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2025年q1是科技突破引領市場風險偏好,而現在是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投資者風格階段輪動科技主題,持續性可能較弱。而在這未破未立的尷尬期,其實新秩序與新故事一直在孕育:長效機制逐漸建立下的內需消費,對外貿易體系重塑下的中國優勢製造,以及新的內需構建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下的金融領域新的擴張。

第一,內需消費長效機制的逐步建立下板塊具備凈利潤增長、股息支付和估值提升三類收益來源,推薦家電、食品飲料、化妝品、潮玩、旅遊休閑、遊戲、線上零售等。第二,中國對外貿易體系重塑下部分提前完成出清供需格局相對良好的中國優勢產業的產能價值有望逐漸體現(機械設備、汽車整車製造等),同樣在這一過程中,供給端具備明顯約束的資源品也將迎來新的機遇(銅、鋁、黃金);第三,隨着經濟轉型的逐步推進與房地產的緩慢企穩,中國去金融化進程步入尾聲,當前中國企業的投融資環境與意願有所修復,而未來無論是構建新的內需增長範式抑或是中國外貿易體系重塑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都有望帶動金融領域新的擴張,彼時金融板塊基本面見底的時刻也將到來(銀行、保險)。

招商證券:首批浮動費率基金申報 4月金融數據有何影響

首批浮動費率基金正式申報,標誌着費率改革進入實操階段。4月新增社融增速加速回升至高位,伴隨一攬子金融逆周期調節政策集中落地,實體融資需求有望恢復,預計將在5月社融數據中有所體現;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已經啟動發行,社融總量仍有支撐。4月央行「對其他金融性公司債權」明顯增加,或與給匯金提供流動性支持有關,往後看,中央匯金將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市場下行風險可控,待短期獲利流出壓力釋放後,a股有望重回震蕩上行。

國海證券:目前處於指數沖關前的蓄勢期

1999年以來a股有過三次典型的指數沖關期,分別在1999年5月、2014年年底、2020年7月,上證指數一改較長時期的震蕩狀態,指數點位向上突破形成更高的中樞。指數沖關時期的流動性環境較其前期已明顯改善,政策基調總體寬鬆積極,並且部分政策還成為了指數沖關的直接催化劑。

去年「924」之後,上證指數持續在3000-3400點的區間震蕩,外部環境雖然有顛簸,但國內政策應對得當,呵護股票市場的態度明確,當前需要重視指數沖關的可能性,目前處於指數沖關前的蓄勢期。後續指數沖關的驅動力來自政策支持或貨幣寬鬆的可能性較大,時間節點可能會在7-8月,在此之前市場風格輪動較快,啞鈴型配置為主,沖關時重點關注券商和科技。

方正證券:黃金需求結構:新特徵新變化

本輪黃金上漲主要由央行的黃金購買,以及投資者對黃金的超配驅動。央行的黃金購買是本次黃金行情區別於歷史行情的主要新特徵。另外通脹預期和美國關稅戰等引發的投資需求上升也是本次黃金行情的重要支撐力量。

展望未來,黃金的價格在短期內可能發生回調,但從長期來看,當前黃金的價格在階段性回調後有望維持長期上漲趨勢。當前黃金價格本身已經處於較高位,同時近期隨着貿易戰等外部事件暫緩,短期內可能引發部分投資者高位獲利了結或央行放緩黃金購買節奏,進而引發黃金價格的出現階段性回調。但從中長期角度看,在美元信用下降、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全球央行持續增加購金的背景下,黃金在短期調整後有望繼續維持長期上行趨勢。

天風證券:脫虛入實 哪些agent企業有望真正受益

25年ai產業矛盾從大模型與算力轉向agent落地,但底層大模型自身能力仍然決定agent上限。資本、人才和技術能力三重壁壘下,國內基模行業格局已經明確,中國基模「六小龍」。 阿里巴巴、deepseek、位元組跳動、騰訊、階躍星辰、智譜ai六家廠商,代表了國內基礎大模型的最高綜合實力水平。而美國市場同樣呈現openai、谷歌、anthropic、x.ai、meta五強稱霸的態勢。隨着競爭持續深化,未來市場格局不排除進一步集中。

2025年三季度有望進入agent密集落地期,兩個維度把握aiagent核心標的。c端看,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憑藉流量優勢已成為c端agent的核心企業,未來關注手機端超級入口的形成如巨頭與手機廠商合作,打造「衣食住行」生活助手,最看好阿里的潛力。c端垂直場景看好金山辦公、合合信息、科大訊飛、同花順等具備黏性、高頻應用。而b端agent要分為兩個層面去看:1)頭部客戶agent:微調需求較高,通常會先選擇具備雲能力的基礎模型(如阿里、位元組、騰訊),交付通常給到由基模廠商推薦的核心夥伴,如阿里-亞信科技、阿里-信雅達、位元組-漢得信息、華為-軟通動力、位元組-新致軟件等。2)中小客戶agent:頭部企業的崗位級應用如編程、人力、法律以及中小企業在成本等因素驅動下,或更多採用金蝶國際、北森控股、鼎捷數智、稅友股份、泛微網絡、用友網絡、致遠互聯等公司的標準產品,金融行業公司建議關注頂點軟件。

國泰海通:首選新消費、高成長

當下人口周期見頂,伴隨零售效率持續優化及年輕群體逐步創收,消費呈現明顯的新渠道和新品類驅動:渠道端,伴隨消費群體區域分化,高端零售渠道與量販折扣渠道並行,對傳統商超渠道實現分流;品類層面,伴隨消費者對商品多元化要求持續抬升,情緒消費、健康消費和美護消費等需求持續裂變,寵物、零食及美護為代表的單品紅利持續釋放。展望後續,渠道創新和品類創新將互相驅動,消費將呈現明顯的結構性增長,在此基礎下,具備渠道調節能力,以及具備產品、品牌創新能力的企業將展現成長性。

當下休閑食品仍呈現明顯的結構性紅利,鳴鳴很忙等折扣業態仍處於高速擴張階段,抖音等興趣電商對傳統渠道分流延續,繼鵪鶉蛋後,魔芋製品為衛龍美味、鹽津鋪子打開第二成長曲線,驅動業績彈性釋放;啤酒旺季將至、經營環比改善,燕京啤酒仍處於業績釋放階段,青島啤酒頭部優勢凸顯;飲料仍處於單品勢能釋放階段,東鵬主業穩健,第二成長曲線凸顯,成長性延續。

白酒商品屬性正在加速重塑,其快消品屬性強化,能夠提前適應快消品運作邏輯的企業競爭優勢會愈發凸顯。股價層面,白酒板塊配置價值凸顯:1)分紅層面有潛力:當下茅、五、汾等頭部企業股息率接近或大於3%;2)動態估值基本回落至歷史區間低位;3)後續具備潛在催化因素,例如房價等資產價格邊際企穩,內需政策等;4)選股層面,首選具備份額邏輯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