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賓
中國4月份的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有力支持實體經濟。
據中國央行剛剛公布的最新金融數據,廣義貨幣(m2)增速大幅回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繼續加快,信貸增速保持較高水平,融資成本繼續往下走。
m2增長明顯提速
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25.17萬億元,同比增長8.0%,比上月末高1.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8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認為,在去年較大力度的金融數據「擠水分」後,過去相當一部分虛增的、不規範的存貸款被壓縮,金融總量數據增長更穩更實。同時,今年以來,存款向理財分流的情況也明顯減少,部分資金還從理財迴流到存款賬戶。
具體看,4月存款減少約8700億元,同比少減大約3萬億元,對m2增速上拉影響約1個百分點。還原去年基數的特殊因素影響,4月末m2增速仍保持上月相對平穩的增長水平。
拉長時間看,中國廣義貨幣m2增速總體保持在7%以上,持續高於名義經濟增速。但短期看,m2增速也會受市場運行、經濟主體行為等因素影響,出現一定的暫時性波動。
上述專家表示,將m2增速作為貨幣政策的觀測性指標,有其內在合理性,隨着金融深化和經濟結構轉型,市場研究表明貨幣總量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在減弱,主要發達經濟體也都經歷過逐步淡化並放棄盯住總量指標的過程。
社融規模增速抬升
4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1.1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約1.22萬億元,月末增速比上月提高了0.3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政府債券發行加快是最主要的拉動因素。市場人士分析,今年政府債券發行明顯加快,1-4月政府債券凈融資超過5萬億元,同比多約3.6萬億元。其中,4月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注資特別國債發行,加上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持續推進,當月凈融資約9700億元,同比多約1.1萬億元,上拉社融增速大約0.3個百分點。
整體看,今年財政支持力度大、發債節奏快,支持擴內需、寬信用,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業內專家表示,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效果較好,財政政策力度加大、節奏前移是重要因素,與貨幣政策形成更強合力,推動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此外,企業債券發行也有增加。市場人士認為,4月債券收益率較上月有所走低,企業抓住有利條件,加大債券融資力度,推動降低整體融資成本。4月,企業債凈融資約1900億元,同比多約200億元。
信貸仍呈較快增長
4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65.70萬億元,同比增長7.2%;今年前四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06萬億元,與上年同期大致持平。
事實上,4月末,人民幣貸款增速仍明顯高於名義經濟增速。業內專家也表示,還原地方債務置換影響後,貸款支持力度實際上比統計數據還要更高。去年四季度用於化債的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超過2萬億,今年1-4月又發行近1.6萬億元,市場調研初步估算,對應置換的貸款約有2.1萬億元,還原後4月末人民幣貸款增速維持在8%以上。
在市場人士看來,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置換隱性債務相關貸款,統計上會下拉信貸增速,但實質上只是將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方式由貸款轉變為債券,不影響金融支持力度。
從長遠看,地方債務置換有利於減輕地方化債壓力,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暢通資金鏈條,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用於促發展、惠民生、支持投資消費等。同時還有助於提高金融資產質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融資成本往下走
4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3.2%,比上月低約4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約50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3.1%,比上年同期低約55個基點。
從價格來看,目前中國的利率水平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央行也多次表態,通過強化利率政策的執行和監督,降低銀行負債成本,能夠進一步拓寬降息空間,在前期一系列利率工作成效的支撐下,近期央行的降息舉措在調降所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的同時,又再次下調政策利率至1.4%的低位,體現了貨幣政策穩經濟的決心。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