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姻 超百億簽約 成都新津要招更多「城市合伙人」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府農博園舉行。

會議發佈了2025年新津首批場景創新清單,重磅推出新津「校企聯姻」行動,舉行新招引產業化項目集中籤約,組織開展金融需求專項對接會和軌道交通產業供需對接活動,成立了新津區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

大會現場

三大主導產業均邁進「百億」俱樂部

民營經濟推動「立園滿園」

14日上午,參會企業代表參觀了天府智能創享中心、新津民營經濟博物館、健康食品產業園、企業服務中心、寶墩遺址博物館等,他們深入了解新津歷史文化底蘊、現代產業規劃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做法。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2024年新津區民營經濟佔gdp比重達66.3%、排名成都第1,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達到94.4%、稅收貢獻達到75.6%。此外,2024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6家、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5家,校企科技研發合作項目超100項;綠色食品、新能源、軌道交通三大主導產業均邁進「百億」俱樂部。

記者注意到,服務增效已然成為此次大會的主題詞之一。大會上介紹了新津區2024年十項「服務增效」優環境典型案例以及2025年具體工作計劃,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新津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成果。

新津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無論是招商引資,還是企業培育,競爭的不再是土地價格、補貼政策,而是完善的產業配套、廣闊的發展機會。下一步,新津將更加註重市場機會的供給、活力的激發,全面清理隱性壁壘,推動資源要素高度集成、高效配置,努力讓經營主體在更加公平開放的競爭環境中茁壯成長,不斷擦亮「中國民營經濟搖籃」品牌。

大會現場

簽約項目超百億元

對接打造公平開放的競爭環境

大會期間,新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集中發佈。新津區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正式成立。

同時,新津區發佈了2025年新津首批場景創新清單,主要覆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綠色食品、智能裝備、數智融合」6大領域、23個場景,聚焦政府需求端和市場供給端,廣泛開放資源、搭建平台、提供機會、營造生態,推動「為企業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引育更多「城市合伙人」。

大會重磅啟動新津「校企聯姻」行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教授金征宇圍繞落地新津的「技術創新中心」進行解讀。其定位為共建健康食品創新生態,建議聚焦健康食品產業共性技術難題,立足新津區產業基礎,打通「產學研用」鏈條,推動產業升級與成果轉化;建立「實驗室-中試車間-產業化」三級驗證體系,助力高校成果快速匹配企業需求;通過「雙聘」機制,推動科學家與工程師的雙向流動,培育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複合型人才隊伍。

大會還舉行了項目集中籤約儀式和兩場金融需求和軌道交通供需的行業對接會。此次集中籤約涉及總投資超100億元,華潤飲料、智琪食品、安之孚儲能、盛邦新能源、宏途路橋、民富食豐等16家企業參與簽約,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大會期間還成功舉辦「新質引領·津企鏈動」軌道交通產業圈鏈融合供需對接專場活動,新津區路橋構件協會現場發佈行業供給清單,雙建路橋、中鐵五局等6家企業代表現場簽署合作協議,簽約金額突破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