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公布一季度八大消費投訴熱點!

5月8日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

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

受理投訴情況分析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

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461767件,同比增長33.33%,解決2612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3723萬元。

投訴熱點問題主要涉及電影消費、交通出行、信用租賃消費、共享經濟消費、婚戀服務、新能源汽車消費等行業和領域。

投訴性質比例圖(%)

八大投訴熱點分析

1

電影消費市場退票難問題成為焦點

❶ 退票難問題頻發

❷ 影院強制要求購買3d眼鏡引發爭議

❸ 電影票票面顯示價格與實際支付金額不符

案例

電影票退票難,消費者投訴遭推諉

消費者稱2月21日在杭州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微信小程序上下單購買了2月22日的電影票,因臨時有事想在平台上退票,但平台無退票功能。消費者隨即聯繫該平台客服,客服稱平台無法退票,需顧客聯繫影院釋放座位提供退票憑證,方可協助退票。消費者聯繫電影院,影院表示支持退票,主要是平台方不願對接影院發起退票申請,而消費者不是直接通過電影院購買的電影票,無法直接向電影院提出退票要求。消費者投訴要求退票。

消協意見

建議監管部門推動出台統一、清晰的電影票退改政策標準,明確平台、影院各自的責任與義務,建立合理的退票規則和標準化流程,從源頭上降低糾紛發生概率。

2

共享服務計費異常和歸還難引發消費者不滿

❶ 共享單車系統故障使「合規停車」變「違規收費」

❷ 共享充電寶歸還難

❸ 共享充電寶異常計費

案例

共享充電寶好借難還

葉先生稱其於2025年1月5日上午10點左右在廣州南站掃碼租用杭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共享充電寶。在使用完畢後嘗試歸還,卻連續奔波至13個歸還點,均因設備滿載等原因而失敗。

消協意見

建議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共享經濟類服務標準,推動平台建立訂單自動終止機制和系統糾錯機制。

根據相關投訴進行數據監測和風險提示,建立企業信用評分與通報制度。根據使用熱度科學配置歸還設備與充電站,避免「歸還難」問題長期存在。

消費者在租用和歸還共享設備過程中如遇到相關問題,應及時截圖和拍照,便於後續維權使用。

3

交通出行投訴增多

❶ 鐵路車票候補成功無短訊提醒

❷ 航空公司隨意變更機型

❸ 航空公司加價選座問題引發消費者不滿

案例

車票候補成功但消費者未收到通知,導致錯過使用時間

李女士表示,她在2月9日發起了對2月9日、10日、11日三天車次的候補申請。直至2月11日晚上,她才在app中發現三張車票均已候補成功,但期間未收到任何短訊通知,錯過了使用時間。李女士致電客服要求退票,客服回應稱候補成功信息已通過支付寶推送,拒絕退款。但李女士在支付寶中並未查到相關提醒。

消協意見

建議鐵路票務平台優化候補成功後的通知渠道。

航空公司應在發生機型更換後第一時間通知消費者,對於重大差異機型變更,應提供補償機制或免費退票通道。

建議監管部門對加價選座等基礎服務拆分變現行為進行適當干預,防止企業通過不合理設計侵犯消費者權益。

4

信用租賃消費模式暗藏風險

❶ 租賃手機內置軟件限制部分功能

❷ 租賃平台不當催收

❸ 租用費糾紛多發

案例

群發騷擾短訊,租賃公司使用極端行為催收

張先生稱,2023年8月12日,他在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租賃了一款iphone 14 pro手機,市場價約為7999元,但由於高利率等隱性費用,合同總支付金額高達13499元。因個人經濟狀況出現問題,張先生在一次付款中逾期2天,該公司隨即展開向其親友、同事群發催收信息,向其家庭住址、村委會打電話、發送騷擾短訊等極端催收行動。張先生認為該公司的催收方式涉嫌「軟暴力」,已對他本人及家人造成嚴重困擾。

消協意見

建議相關部門及時建立和完善電子租賃產品平台信息披露標準,並加強對侵犯隱私、實施軟暴力催收等不當行為的監管和處罰。

提醒消費者仔細審閱商品信息與租賃協議,理性評估個人支付能力與使用需求。

5

月子中心服務投訴增幅明顯

❶ 機構突然「跑路」

❷ 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突出

❸ 免費拍照套路多

❹ 服務與承諾不符

案例

消費者付款後還未入住月子中心已跑路

消費者稱其於2024年12月15日與江蘇某母嬰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服務合同,並支付了總計19800元的費用,然而還沒有入住的情況下,在網上看見該月子中心跑路事件,打電話發現無人接聽,前往門店查看後,發現已是人去樓空。

消協意見

建議有關部門對消費者預付資金加強監管,避免企業「收錢跑路」。

制定完善國家標準,對母嬰護理從業人員資質、服務流程、衛生安全等設定基本規範。

消費者應選擇口碑良好的品牌機構,警惕「免費拍照」「贈送服務」等營銷活動。

6

網遊賬號相關交易平台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❶ 賬號購買後存在被找迴風險

❷ 平台審核不嚴導致違規賬號流通

❸ 售後服務缺失

案例

遊戲賬號遭 「找回」,賠付爭議引糾紛

消費者稱2024年10月3日在金華市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花費504元購買「暗區突圍」遊戲賬號(含46元雙倍賠付險),2025年1月29日消費者發現賬號被「找回」。劉先生在賬號被「找回」後與「找回」賬號的號主聯繫,號主稱賬號是被他人盜竊所得放在平台售賣。消費者向遊戲交易平台投訴要求賠償,遊戲交易平台表示,只能按照其花費46元購買的雙倍賠付險賠付900多元,其餘損失不予賠償。

消協意見

第三方遊戲交易平台應強化賬號真實性審核、交易安全保障、售後處理等方面的主體責任。

第三方遊戲交易平台加強與遊戲廠商溝通協作,建立數據接口合作機制,共享相關賬號信息,提升審核可信度。

7

新能源汽車行業三類新問題投訴較為集中

❶ 定金退款爭議頻發

❷ 車型更新引發老車主不滿

❸ 補貼兌現落空引發糾紛

案例

新能源車剛落地就成 「舊款」

孫先生稱他花13.28萬元購買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辦理完機動車登記手續的當晚,該品牌發佈智駕系統並且全系標配。消費者稱在與該品牌銷售溝通購買車型及其價格時,銷售人員並沒有告知車型即將停產,且購買的車型僅僅上市三個月。消費者認為銷售人員在明確知道車輛將會重大升級的情況下,依然不對消費者明確告知,反而加快辦理速度,讓其在發佈會當天完成交易,並承受莫大損失。

消協意見

新能源汽車行業應強化合規銷售和售後保障,切實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8

婚戀服務市場亂象頻發

❶ 營銷行為不規範

❷ 服務質量未達承諾

❸ 退款難

案例

婚戀公司隨意定價

王先生表示,2025年3月6日在天津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引導下花費14080元簽訂婚戀服務協議,過程中工作人員完全未提及任何關於退款或違約責任的內容。後續消費者上網查詢得知,該公司同樣的服務對每一個用戶收費標準都不一樣,缺乏透明的定價機制。隨後在付款當晚,王先生在未接受任何服務的情況下提出全額退款,該公司先是提出退款需支付30%違約金,後來又說屬於消費者原因不能退款。

消協意見

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婚戀行業的監管,明確行業准入門檻,對從業人員資質、平台信用評級、服務資質等進行統一規範。

完善行業國家標準,制定統一的服務流程和質量要求,明確服務內容、頻次與效果評估方式,防止虛假承諾。

消費者需警惕各類「情感陷阱」營銷,不要輕信未經驗證的承諾。

記者/任震宇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