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飲料出海新樣本:東鵬飲料的跨境協同邏輯​​

近期,東鵬飲料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48億元,同比增長39.23%。這一增長得益於公司全國化戰略的深化與全球化布局的提速,同時東鵬飲料啟動港股上市進程,計劃通過國際化資本平台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4月25日,東鵬海南生產基地正式奠基,規劃建設技術領先的智能工廠。作為輻射東南亞的戰略樞紐,海南基地將依託自貿港區位優勢,加速東鵬飲料從國民品牌向全球品牌的跨越,為集團開拓海外新戰場注入核心動能。

海南生產基地奠基儀式

高溫經濟與場景需求:東南亞為何成為必爭之地?

東南亞地區常年高溫的氣候特徵與年輕化的人口結構,為功能飲料提供了天然的市場土壤。作為全球製造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當地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催生出龐大的藍領消費群體,高溫作業環境與高強度勞動場景持續激發對抗疲勞、補充電解質等核心功能的需求。與此同時,年輕人口佔比超過半數的消費市場,對即飲產品的便利性及口感創新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推動能量飲料、運動飲料等細分品類滲透率提升。這種「高溫經濟+人口紅利」的疊加效應,使得東南亞成為功能飲料企業拓展增量空間的戰略要地。

東鵬飲料擬成立印尼子公司的公告

東鵬飲料的布局邏輯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公司針對東南亞消費者偏好甜味的特點,調整產品配方;同時未來將依託海南、雲南兩大生產基地的區位優勢,進一步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海南基地產能可輻射東盟十國,而印尼工廠則聚焦本土化生產,年產能達到50萬噸。這種「本土化生產+區域輻射」模式,為東鵬打開了東南亞市場的突破口。

「雙子星」產品矩陣:抗疲勞賽道下的精準卡位

根據《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功能飲料分為能量飲料、運動飲料、營養素飲料三大類,核心功能包括抗疲勞、補充電解質及維生素等。東鵬飲料以能量飲料東鵬特飲為基石,2025年第一季度該品類營收39億元,佔比80.5%;同時,電解質飲料「補水啦」營收同比增長261.5%,佔比11.8%,形成「能量+電解質」雙輪驅動的產品矩陣。

東鵬飲料產品家族

東鵬特飲的500ml大瓶裝設計,以高性價比切入大眾市場;而「補水啦」則瞄準運動後補水場景,通過「1元樂享」等活動提升終端滲透率。尼爾森數據顯示,2024年東鵬特飲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量佔比達47.9%,連續四年位居榜首,印證了其產品策略的有效性。

本土化策略與競爭格局:從渠道下沉到產能保障

在東南亞市場,東鵬飲料採取「渠道先行」策略。通過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入駐7-Eleven等連鎖便利店,快速建立品牌認知。相較於紅牛等國際品牌,東鵬的差異化優勢在於供應鏈本土化與性價比。以印尼市場為例,紅牛依賴進口導致終端零售價較高,而東鵬通過本地化生產將成本降低,終端定價也比同類產品低。此外,公司借鑒國內「五碼關聯」技術,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路數字化管理,精準匹配供需。

從產品輸出到模式複製:民族品牌全球化的樣本意義

東鵬飲料的出海路徑,不僅是單一產品的跨境銷售,更是商業模式與供應鏈能力的整體輸出。其在國內市場驗證的「大單品突破+渠道下沉」策略,正在東南亞市場加速複製。華安證券分析指出,若東南亞市場複製國內成功經驗,東鵬有望在海外再造一個「中國市場」。

這一出海路徑的探索為民族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通過港股上市連接國際資本,東鵬飲料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生產基地建設、品牌營銷與渠道網絡的全球化協同。正如東鵬副總裁張磊所透露,東南亞是東鵬全球化的起點,未來將向中東等新興市場延伸,打造中國功能飲料的全球影響力。

結語:

廣東區域品牌到赴港上市的全球化企業,東鵬飲料的成長軌跡印證了中國消費品牌的升級之路。其以東南亞為支點,通過產品適配、產能布局與數字化管理構建的競爭壁壘,不僅為自身開闢了第二增長曲線,更為行業提供了從本土深耕到全球拓展的實踐範本。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背景下,東鵬飲料的出海探索,或將引領中國功能飲料行業走向更廣闊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