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頭部城商行:重慶銀行不良率最高,上海銀行利潤增速倒數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城商行披露了2024年度財報或業績預告,南都·灣財社記者選取營收前8家作為分析樣本,透視城商行2024年經營成績。8家城商行均位於長江經濟帶,分別位於上游成渝經濟區、中游城市群、下游長三角地區,地理位置貫穿我國東中西部。

2024年,8家城商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江蘇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繼續穩居第一,且分別首次突破800億、300億;南京銀行營收增速以11.3%位居第一,杭州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速以18.1%領跑,重慶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雙雙墊底,均不足4%。

2024年末,8家城商行中7家總資產同比錄得雙位數增長,上海銀行僅有4.6%,增速落後;8家城商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普遍保持在300%以上,但多家較上一年末下降。其中,上海銀行、重慶銀行撥備覆蓋率均不足300%,重慶銀行撥備覆蓋率最低,不良率最高。

營收、凈利潤增速均實現增長

重慶銀行增速雙雙墊底

2024年,8家城商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實現正增長,營收平均增速為7.1%,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速為8.7%。

其中,江蘇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8.2億、318.4億,雙雙穩居第一,且分別首次突破800億、300億關口。江蘇銀行表示,2024年,該行積極爭做執行政策、遵從監管、市場表現的「三好學生」,持續保持穩健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經營指標跑贏大勢。

2024年,寧波銀行堅持實施「大銀行做不好,小銀行做不了」的經營策略,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6.3億、271.3億,均位居第2。上海銀行、南京銀行營收均超500億,歸母凈利潤均超200億。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杭州銀行營收(383.8億)、歸母凈利潤(169.8億)雙雙排名第5。8家城商行中,長三角地區城商行營收、歸母凈利潤繼續保持斷層式領先。

長沙銀行、成都銀行跟隨其後,營收分別為259.4億、229.8億,排名第6、第7。其中,長沙銀行顯示出較弱的盈利能力,營收比成都銀行高近30億,歸母凈利潤卻只有79.8億,比後者少48.8億。

若以歸母凈利潤/營收比例看,2024年,成都銀行100元營收能創造56元歸母凈利潤,而長沙銀行100元營收僅能創造30.8元歸母凈利潤,在8家城商行中最低,其餘城商行普遍能創造40元以上歸母凈利潤。

同屬成渝經濟區,重慶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僅約成都銀行一半,分別為136.8億、51.2億,在8家城商行中均排名最後。此外,2024年,重慶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在8家銀行中均墊底,增速分別為3.5%、3.8%;上海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速倒數第二,營收增速倒數第三,分別為4.5%、4.8%。

8家城商行中,2024年,南京銀行營收增速最高,達11.3%,其餘營收增速均為個位數;歸母凈利潤方面,杭州銀行增速(+18.1%)最高,江蘇銀行(+10.8%)、成都銀行(+10.2%)增速均超兩位數,其餘增速均為個位數。

業績驅動分化

個人業務利潤承壓

2024年,雖然8家城商行營收、凈利潤均實現雙增,但業績驅動卻有所差異。當前,寧波銀行、重慶銀行已披露2024年度財報,兩家城商行去年業績表現出不同的增長路徑。

在凈息差下行壓力下,2024年銀行業利息凈收入普遍承壓,但寧波銀行卻逆勢增長。2024年,寧波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479.9億,同比增長17.3%,營收佔比提升5.6個百分點至72%。

寧波銀行2024年營收變動。(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寧波銀行在2024年度財報中指出,一方面,持續加強差異化、多元化產品創新,由傳統的單一金融服務向組合式、場景化金融服務升級,實現經營效能與價值創造的雙提升;另一方面,加快數字化轉型,科技賦能精準獲取客戶畫像,提高場景化獲客能力和結算性存款佔比,並拓展多元化負債來源,提升負債質量,使得利息凈收入在息差收窄的情況下實現穩健增長。

2024年,寧波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46.6億,同比下降19.3%;投資收益137.1億,同比增長4.7%;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大跌98.5%至1800萬,同比減少11.4億。寧波銀行表示,2024年,市場波動導致手續費收入和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價值下降。

與寧波銀行不同,2024年,重慶銀行利息凈收入為101.8億,較上年減少2.6%,占營收比例74.4%;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9億,同比暴增115.7%。其中,代理理財業務收入6.8億,同比增加95%;支付結算及代理收入2.3億,同比增幅141.4%。

重慶銀行稱,2024年持續推進理財管理策略轉型,紮實做好投資風險和產品凈值管理,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增長;此外,加大財富管理,拓寬代理銷售保險、基金等產品渠道,代理銷售手續費收入增長。

不過,重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去年雖然增長明顯,但依舊未恢復至昔日峰值。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10.4億,占營收比例近8%,而去年該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僅回升至6.5%。

重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2024年,重慶銀行投資收益23.6億,較上年末增加17.5%,主要是由於本年處置債券產生的投資收益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億,較上年末減少7.2%。

記者注意到,2024年,寧波銀行、重慶銀行個人業務利潤承壓明顯。其中,寧波銀行個人業務營收209.6億,利潤總額33.7億,分別下滑2%、30%;重慶銀行個人業務營收30億,同比增長26.2%,但稅前利潤4.4億,同比下降28.9%。

上海銀行總資產增速落後

重慶銀行不良率最高,撥備覆蓋率最低

資產方面,2024年末,8家城商行中有7家總資產同比錄得雙位數增長。其中,江蘇銀行增速最高,同比增長16.1%至3.95萬億,總資產位居第一;上海銀行(3.2萬億)、寧波銀行(3.1萬億)總資產分別排名第2、第3。其中,上海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僅4.6%,增速墊底;寧波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長15.3%,首次突破3萬億。

杭州銀行總資產首次突破2萬億,與南京銀行同居2萬億梯隊;長沙銀行、重慶銀行總資產在1萬億梯隊,重慶銀行總資產為8566.4億,排行末位。

資產質量方面,2024年末,重慶銀行不良率最高,達1.25%;上海銀行、長沙銀行不良率分別以1.18%、1.15%排名第2、第3;其餘不良率均低於1%。趨勢上,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重慶銀行不良率較上一年末小幅下行,其餘不良率與上一年持平。

風險抵補能力方面,2024年末,重慶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最低,為245.08%;上海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69.81%,倒數第二,其餘6家城商行撥備覆蓋率均高於300%,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以541.45%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末,長三角地區的5家城商行與成都銀行撥備覆蓋率均較上一年末出現下滑,寧波銀行下滑幅度最大,達71.69個百分點;長沙銀行、重慶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一年末有所提升。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黃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