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對東南亞國家實行徵收高額關稅


第一美國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由於東南亞一些國家近些年的製造業發展比較快,這些國家在電子,紡織等領域擁有一定的競爭力,特別是越南主要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東南亞擁有人力資源 成本優勢,越南人口數量為1億,菲律賓的人口質量為1.1億,印度尼西亞的人口為2.8億,泰國的人口5300萬,柬埔寨人口1800萬,馬來西亞人口數量為3300萬。東南亞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東南亞國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擁有價格優勢。美國利用關係來保護本國企業,隨着全球化進程加快,美國面對亞洲等新興市場競爭時,頻繁使用反傾銷的調查來維護本國的產業。以光伏產業為例,隨着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光伏發電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可行再生能源,東南亞國家對美國的光伏產業形成擠壓,美國通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來保護美國的產業。

第二美國目的是要減少貿易逆差,提升談判籌碼。美國長期存在貿易逆差問題,對東南亞國家加征關稅。目的是限制相關產品的進口,降低進口規模,從而改善美國的貿易收支狀況,減少貿易逆差。關稅是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重要籌碼,通過對東南亞國家實行重罪,美國可以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協定談判,市場准入談判等過程中迫使對方做出更多讓步,以實現美國在貿易規則制定,市場開放等方面的利益訴求。


第三美國想重塑造全球產業鏈,更有力控制東南亞國。美國試圖通過加征關稅等手段迫使產業鏈向美國迴流,或者按照美國的戰略布局。進行調整,對東南亞國家關稅可能再次推動製造業回歸美國本土,構建以美國為核心的產業鏈體系,增加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和控制力。東南亞地區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意義,美國通過對該地區國家實行經濟壓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些國家的政策走向,讓其政治和外交上敢於傾向美國,從而服務於美國的地緣政治目標,遏制其他大國在該地區影響。

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比較快,2024年,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總量達到1.5萬億美元,新加坡的經濟總量達到5300億美元,泰國的經濟總量達到5600億美元,越南的經濟總量達到4800億美元,菲律賓的經濟總量達到4300億美元,馬來西亞的經濟總量達到4600億美元,汶萊的經驗就能達到180億美元,柬埔寨的經濟總量達到三百六十億美元,老撾的經濟總量達到240億美元,緬甸的經濟重量達到731億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人均GDP中,新加坡的人均GDP達到為9萬美元,汶萊的人均GDP達到4.5萬美元,馬來西亞的人均GDP也達到1.3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