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失速利潤不及十年前,高管洗牌後鄭州銀行今年能否翻身?

「再不分紅,鄭州銀行有可能成為a股歷史上首個被st的銀行股。」

新年後,鄭州銀行三名高管連續辭任,引發業界關注。事實上,自2024年年底行長李紅空降之後,鄭州銀行高管變動頻繁,頗有「整頓」的意味。記者觀察發現,近幾年鄭州銀行業績表現一般,且自從2019年進行5.92億元的現金分紅後,鄭州銀行已連續4年未進行現金分紅,一直被投資者詬病。高層大洗牌之後,鄭州銀行能否告別盈利方面的「失意」,擺脫「零分紅」困局?

高層洗牌

新行長獲批不足一個月,一位副行長、兩位行長助理相繼辭職。儘管銀行人才「圈內」頻繁流動是行業常態,但是對於鄭州銀行來說,如此頻繁的高管變動背後似乎「大有深意」。

2024年11月28日,鄭州銀行公告稱,聘任李紅為行長。

2025年1月25日,李紅任鄭州銀行行長資格獲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核准,同日副行長傅春喬、與新行長同名的行長助理李紅因工作原因雙雙辭任。

2025年2月12日,鄭州銀行公告稱,聘任潘峰為首席風險官,其此前職務為董事會風險管理辦公室主任;同時,行長助理劉久慶因個人原因主動遞交辭呈。

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近期頻繁的人事變動意味着,鄭州銀行行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已經點燃。

記者查閱公開信息發現,作為鄭州銀行的首任女行長,出生於1970年10月的李紅履歷頗為亮眼:中國人民大學財務會計專業經濟學學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調任鄭州銀行之前是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深耕郵儲銀行16年之久,涉獵領域廣泛,歷任計劃財務部總經理、高級業務經理、工會主席等職。

值得注意的是,鄭州銀行行長的位置此前曾空缺一年多。2024年11月,據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鄭州銀行原董事長王天宇因「違法發放貸款、貪污公款」等多項違規被「雙開」。時任行長趙飛於2023年7月就任董事長,行長位置就此空缺。

公開信息顯示,王天宇在鄭州銀行任職近27年。在此期間,鄭州銀行完成了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成為河南首家a股上市銀行、國內首家a+h上市城商行。

業績失速

記者對比發現,近年來,鄭州銀行業績承壓,是上市銀行中業績壓力較大的一家。2025年1月24日,鄭州銀行發佈2024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末鄭州銀行資產總額達6769.3億元,較2023年年末增長7.33%;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8.61億元,同比下降5.9%,實現歸母凈利潤18.66億元,同比增長0.88%,相較於2020年至2023年年度業績略有回暖,但仍處於歷史水平的低位。

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鄭州銀行實現總營收136.67億元,同比下降9.5%;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18.5億元,同比下降23.62%,創上市以來新低。對於2023年的業績變動,鄭州銀行指出「受外幣資產規模變化及匯率波動影響,疊加息差收窄等因素,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不及同期」。

縱觀鄭州銀行近十年來的業績表現,在2014年至2022年期間營收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達到最高點151.01億元。然而,2023年開始營收有所下降,為136.67億元。凈利潤方面,2014年至2017年逐年增長,2018年出現下降,之後在2019年和2020年有所回升,但2022年和2023年再次下降,2023年凈利潤降至18.5億元。2024年鄭州銀行凈利潤微升至18.66億元,仍不及十年前。

橫觀a股上市城商行的業績表現,2014年至2023年,寧波銀行和杭州銀行在營收和利潤增長方面表現較為突出,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3年,寧波銀行的利潤增長率達到了427%,位居榜首,而鄭州銀行的利潤增長率出現了負增長,為-4.90%,業績下滑明顯。尤其是在2022年和2023年,其凈利潤降幅都在20%以上,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連續倒數。

分紅停滯 

在資本市場中,銀行股一直以其穩健的分紅和相對較低的風險吸引着投資者。或許是盈利方面的「失意」,自2019年進行5.92億元的現金分紅後,鄭州銀行連續4年未進行分紅,一度被投資者詬病。

2024年6月,鄭州銀行收到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的《股東質詢函》,質詢函中針對鄭州銀行利潤分配方案提出疑問,要求鄭州銀行說明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合理性,並說明計劃採取哪些措施增強投資者回報水平。

對於市場質疑,鄭州銀行回應稱:考慮到盈利能力持續承壓的現狀,留存未分配利潤有利於強化風險抵禦能力、應對監管環境變化,為了保障本行的穩健經營和長期可持續發展,不進行現金分紅具有合理性。

同時,鄭州銀行還回應了為增強投資者回報水平擬採取的舉措,包括:一是持續踐行地方金融機構社會責任,服務實體經濟;二是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增收節支;三是持續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堅守審慎穩健的風險文化及風險偏好。通過加大清息化解力度、加強核銷業務管理等措施夯實資產質量,對整體利潤形成貢獻和支撐。堅持風險「降舊控新」並舉,持續增強風險抵補能力。

然而在新「國九條」的指引下,2024年4月30日,深交所和上交所發佈修訂後的退市規則,新增了分紅風險警示,對分紅不達標的上市公司採取「st」處理。這一調整擬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即對應2022年度至2024年度。這意味着,對鄭州銀行來說,「再不分紅,有可能成為a股歷史上首個被st的銀行股。」

如今,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鄭州銀行如何迎難而上,改善業績?值得觀察。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