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下滑、LPR降息與央行「不斷警告債市風險」--理解當前的「貨幣邏輯」

本周發佈的最新金融數據引發市場頗多關注,其中社融與m2雙雙下滑,疊加剪刀差加速走擴成重點。

背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社融數據發佈後,有不少機構對此進行了深度剖析,在理解當前「貨幣邏輯」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思路。

比如國泰君安在6月15日發佈的研報中便提到了「如果短期內lpr不下調,那麼破解這一循環的最好方式就是管控長端利率風險」、「央行購債能夠緩解m2持續回落的趨勢」等觀點。

lpr下調仍有空間?長端利率風險如何管控?債市將迎來一波利好?有權威金融媒體對此論點專門進行了分析,表示在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國債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爆發,但是「風險不小」、投資者應守護好「錢袋子」......

當前最主要的貨幣現象:社融與m2雙雙下滑+剪刀差擴大

華爾街見聞據前值計算得出,5月新增社融為2.07萬億元,延續回落趨勢;5月末,m2同比增長7%,較前值7.2%小幅回落。

國泰君安表示,此次社融-m2剪刀差加速走擴的原因,與之前並不相同,具體有兩方面原因:

從社融和m2的走勢來看,前幾次社融-m2剪刀差(如 2017年和 2020 年)走擴均是由於社融增幅高於m2,其原因在於企業直接融資活躍,而直接融資只會增加社融、不會改變m2。

本輪剪刀差則是由m2回落幅度高於社融所致,我們認為有兩方面因素主導:

1、政府信用擴張的同時私人信用收縮

2、銀行為平抑私人部門去槓桿對自身的影響,主動贖回或減少非銀投放

關於「私人信用收縮」這一點,國泰君安認為,雖然政府發債支撐社融,但同時還需要私人信用的加碼,否則財政投放的乘數效應就會較弱。而現在的情況是,政府發債後,居民存款轉變為財政存款(比如居民通過購買理財等方式向非銀機構購債),導致貨幣回落而社融增加。

簡單理解就是,政府發債後,資金在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居民之間「來迴轉動」。

此外,國泰君安還強調了私人信用收縮對商業銀行行為的影響,即「銀行對縮表的對沖行為導致了此次剪刀差走擴」:

提前還貸加速、手工補息治理等因素引發「存款搬家」,銀行為平抑擾動,於是主動贖回或減少非銀投放,體現在銀行對非銀債權在 4月減少2.2萬億,減少幅度顯著超出季節性的0.4萬億。

銀行對非銀投放不計入社融,但非銀存款減少意味着m2收縮,最終導致社融-m2剪刀差走擴。

m2持續回落如何解決?

國泰君安表示,可以通過「穩貨幣」和「緩縮表」的方式來緩解m2回落,而其中「穩貨幣」便是前文提及的「央行購債」:

既然當前貨幣回落由非銀和居民部門購債所致,央行買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截斷這一路徑,弱化非銀和居民的購債力度,進而減緩 m2 回落,此為「穩貨幣」。

另一方面,當央行把購債作為常態化的長期貨幣投放工具後,站在私人部門的視角,貨幣寬鬆的想像空間打開,通脹預期回升,去槓桿進程或會減緩甚至反轉為擴信用,銀行對縮表的對衝壓力自然也會減輕,此為「緩縮表」。

國泰君安認為,穩貨幣與緩縮表相輔相成,有可能形成正反饋循環:

穩貨幣本身就能夠提升通脹預期,進而減緩私人部門的縮錶速度;而當私人部門放緩去槓桿速度後,通過信用派生機制可以促使貨幣企穩。我們認為,央行購債或許是這一正反饋循環的觸發器。

lpr下調仍有空間?長端利率風險又如何管控?

社融與m2雙雙下滑和如今長端利率下行也有密切的關係。

正如國泰君安在研報中提及,如今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陷入了「長債利率走低→提前還貸加速(以更低的利率重新貸款)→銀行被動縮表(只能減少貸款)」的循環中,有兩個解決思路,要麼短期內下調lpr,要麼就是管控長端利率風險。

首先關於lpr降息,《中國證券報》援引權威人士表示,利率下調仍有空間但也面臨內外部約束。事實上,今年以來,央行已多次公開發聲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還在顯現,未來也會結合形勢變化繼續做好逆周期調節。客觀來說,進一步降息面臨內外部「雙重約束」。

其次關於長端利率風險,國泰君安認為可以通過賣出長期債券,避免因為長期利率下降而導致更多人提前還貸,進而減輕銀行縮表的壓力。

在這個背景下,5年期lpr就像是長期債券利率的一個參考點。如果能把5年期lpr保持在2.5%左右,那可能會成為30年期國債利率的一個底線,這可能會減少借款人提前還貸的動機。

但是關於「賣債」的具體操作,國泰君安則認為:

央行當前持有1.5萬億國債,占國債總量的5%,且以中短期國債為主,賣債對長端利率的調控力度或有限,更多在於信號意義。

權威媒體齊發聲:警惕債市風險

既然談及利率下行可能,便有市場觀點將其和今年火熱的國債市場聯繫在了一起。

今年以來,在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國債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爆發,尤其是長債和超長債交易熱度很高。而受益於債市走牛,部分債券型基金投資回報率上升,一些產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過10%。

債市的大幅波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周五,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和四大證券報之一的《中國證券報》雙雙發文提醒債市風險。

《金融時報》援引業內人士報道提示,當前的利空因素有不少,只不過被投資者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此時投資者更需關注債券類資產的價格波動風險,守護好「錢袋子」。

《中國證券報》則援引權威人士報道稱,債券型基金「牛市」背後隱藏着不小的風險。 「此輪債基行情與債券利率下行有很大關係,這種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續性。」

本文內容結合國泰君安6月15日研報《從穩貨幣角度理解央行買賣國債的邏輯》,作者韓朝輝(s0880523110001)、張劍宇(s0880124030031)、汪浩(s0880521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