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大民營石化龍頭環保投入均現下降 | ESG信披洞察

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田鶴琪

石化企業是能源和化學品的重要生產者。作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關鍵領域之一,其綠色轉型一直備受關注。

截至目前,四大民營石化企業恆力石化(600346.sh)、東方盛虹(000301.sz)、榮盛石化(002493.sz)、恆逸石化(000703.sz)均發佈了2023年度環境、社會和治理及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下稱esg報告)。

它們所披露的可持續性信息總體涵蓋環境績效指標、公司治理績效指標、社會績效指標,但公布的指標並不完全統一。

綜合來看,恆力石化報告篇幅最長,共有116頁,披露了最多的關鍵績效指標;恆逸石化最短,共77頁,披露關鍵績效指標最少;榮盛石化和東方盛虹則分別為83頁和78頁。

其中,共三家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數據進行了披露。恆力石化排放量最高,榮盛石化排放量最低,整體數據相差不大。

製圖:田鶴琪

具體來看,恆力石化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328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範圍一溫室⽓體排放量約311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範圍二溫室⽓體排放量約16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據界面新聞查詢,恆力石化在2022年的esg報告中並未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這一數據指標。

東方盛虹去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234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上升193.25%;其2022年為8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去年範圍一溫室⽓體排放量為8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範圍二溫室⽓體排放量14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榮盛石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90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下降13.43%,其並未具體披露範圍一和範圍二的數據。

根據國際排放核算工具溫室氣體(ghg)核算體系,範圍一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量,即與企業生產環節直接相關,涵蓋消耗煙煤、柴油、天然氣、汽油產生的排放,以及水泥生產等的製程排放等;範圍二是指公司消耗的外購電力、熱力或冷源產生的間接排放。

恆逸石化未在報告中公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但其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809萬噸,同比下降11.2%。其中,範圍一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424萬噸,範圍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385萬噸。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等於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溫室氣體是指在大氣中能夠吸收和重新輻射熱量的氣體,從而引起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其他幾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還包括:甲烷、氮氧化物、氟化氣體。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導致的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總和,通常以二氧化碳當量(co2e)來表示,計算二氧化碳當量時,會將每種氣體的排放量乘以其相應的全球變暖潛能,然後將這些乘積相加,得到一個相當於二氧化碳的總量。

此外,恆力石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為139.89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東方盛虹的溫室氣體排放密度167噸⼆氧化碳當量/百萬元,榮盛石化的溫室氣體排放密度為100噸二氧化碳當量/百萬元,恆逸石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60噸/百萬元。

四家公司均對環保投入金額進行了披露。東方盛虹投入金額最高,為7.67億元,但相比於上年投入的58.45億元,同比下降了86.88%;恆力石化投入最低,為2.33億元,同比下降6%。

榮盛石化2023年環保投入金額為6.6億元,同比下降24.57%;恆逸石化為5.21億元,相比於上年投入的8010萬元,增長約6.5倍。

製圖:田鶴琪

研發投入方面,共三家公司披露數據。恆力石化13.71億元,東方盛虹57.14億元,榮盛石化65.55億元。恆逸石化並未披露相關數據。

整體來看,榮盛石化研發投入力度最大,恆力石化相關投入不足其四分之一。

在用水方面,恆力石化去年總用水量為7.2億噸,榮盛石化總耗水量為1.9億噸,東方盛虹披露了其工業用水量,為6142萬噸,恆逸石化並未披露相關數據。

從其他披露的數據來看,恆力石化去年廢水排放總量為752萬噸,每百萬元營收廢水排放量為32.05噸;去年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約為19萬噸標煤,折算的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27噸二氧化碳當量。

東方盛虹去年天然氣消耗量184百萬立方米,二氧化碳制產品利用量1.3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二氧化碳制產品利用量是指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用於生產各種產品或進行資源化利用的總量。這種利用方式旨在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創造經濟價值。

在水資源管理方面,榮盛石化2023年度替代性水源佔總耗水量的73.43%,循環水率保持在98%以上。

同時,榮盛石化把握清潔技術機遇,將發展清潔能源相關業務作為企業綠色發展的核心支柱之一。2023年,該公司清潔能源消耗量約120萬兆瓦時,折算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約21.7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清潔技術相關產品收入超929億元,占其總營業收入約29%。

恆逸石化在報告中稱,其也在積極布局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2023年聚酯工廠逐步開展綠電交易,綠電交易量為300萬千瓦時;去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41兆瓦,累計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04兆瓦,發電量6514萬千瓦時,預計2024年發電量1.06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