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券供給高峰來臨 債市「資產荒」緣何難解

政府債券供給高峰即將來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匯總各地已披露的地方債發行計劃發現,今年二季度將有約1.7萬億元專項債發行,其中新增專項債規模可能達到1.2萬億元,發行節奏較一季度明顯提速。

「由於4月地方債發行力度與凈融資規模意外大幅走低,疊加萬億特別國債可能在5月發行,未來兩個月政府債券供給高峰或將來臨。」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指出。

在他看來,相關部門明確釋放加快政府債券發行節奏的信號,是政府債券供給高峰或將來臨的另一因素。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4月下旬,財政部指示將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新一輪政府債券供給高峰來臨,能否顯著緩解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備受金融市場關注。

一位農商行債券交易員告訴記者,受投資風險偏好依然較弱影響,各路資金仍在積極配置高安全性的政府債券資產,只要3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5%,就有不少資金搶購。這意味着即便5月~6月政府債券供給加大,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仍可能延續。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指出,當前機構配債趨勢依然較強,消化債券增量供給並非難事。比如農商行的交易活躍度提升成為常態,他們對長久期政府債券資產的配置偏好增加亦是大勢所趨。尤其在4月末債市回調過程,農商行配置收益率超過2.5%的30年期國債意願強烈。

此外,受存款降息和手工補息暫停影響,4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加約2萬億元,主要投向中長期政府債券以博取相對穩健可觀的回報,這令優質債券的資金爭奪戰依然火熱。

4月地方債發行疲弱

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之所以預期5月~6月政府債供給高峰來臨,一個重要原因是4月地方債發行力度較市場預期意外大幅減弱。

數據顯示,4月地方債發行額為3439.10億元,償還額為2889.79億元,凈融資額僅有549.31億元,遠遠低於今年1月~3月的2586.43億元、4132.42億元、2780.37億元凈融資額。

受此影響,今年前4個月,地方債發行總規模1.92萬億元,凈融資額僅有1.01萬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99萬億元凈融資額有所回落。

海通證券分析師鄭子勛指出,過去四年的前4個月地方債發行量與凈融資水平相當「保守」,今年前4個月的地方債發行量與凈融資規模僅略高於2021年。

記者獲悉,4月地方債發行量與凈融資額「意外」疲弱,與新增專項債發行進度放緩有着密切關係。今年全國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萬億元,但截至4月底,全國已發行的地方專項債僅有7224.48億元,佔全國專項債限額18.52%,相比而言,去年前4個月全國發行地方專項債達到1.62萬億元,占當年全國專項債發行限額的42.67%。

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專項債項目審核趨嚴,導致發行審核時間拉長;二是在去年四季度增發萬億國債後,當前部分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的迫切性有所減弱。

此前,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就今年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偏慢狀況解釋稱,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疫情衝擊等特殊因素影響,以往相關部門選擇在年初加大發行專項債規模;另一方面與地方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冬春季節施工條件、債券市場利率等因素相關。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提高專項債項目質量、加強項目前期準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專項債等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放緩,也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

4月22日,財政部指示,將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4月2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公告稱,已聯合財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的篩選工作,共篩選通過專項債券項目約3.8萬個、專項債券需求5.9萬億元左右,為今年3.9萬億元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打下堅實項目基礎。下一步,發改委將重點督促指導各地嚴格把握項目質量要求,切實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進度,推動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積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

「這預示着相關部門正着力扭轉4月政府債券發行量與凈融資額雙雙低迷的狀況,或在5月~6月加大政府債券供給力度。」前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指出。畢竟,若政府債券發行力度加大能推動更多基建類項目開工建設,將進一步驅動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有助於實體經濟更好發展並提振市場投資信心。

債券市場供需均衡「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5月~6月政府債券供給高峰或將來臨,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能否得到顯著緩解,頗受市場關注。

此前,受4月下旬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長期國債收益率總體會運行在與長期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間內」影響,10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徘徊在2.31%與2.55%附近,較3月初創下的年內低點分別回升約10個基點。

「但這不意味着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顯著緩解。」前述農商行債券交易員指出。目前,只要3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至2.5%上方,他們內部仍在穩步加倉30年期國債頭寸以對沖存款端較高利率成本。

「本周,我們好幾次計劃在2.56%附近買入30年期國債,但被其他資本捷足先登。」他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更多資金仍在源源不斷地流入債券市場,令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回升空間受限。比如4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加約2萬億元,其中部分資金流向中長期政府債券博取穩健可觀回報。在存款利率趨降的情況下,近期不少資金也流向年化收益預期相對較高的投連險產品,令險資配債需求持續增加。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由於當前各路資本對高安全性政府債券的配置需求依然相當旺盛,5月~6月政府債供給高峰未必會有效扭轉當前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何況市場預期相關部門為了配合政府債券發行高峰來臨,可能採取降准、加大逆回購、MLF放量投放等措施提供更多資金流動性,確保債券市場平穩運行,但這無形間也令債券市場資金相對寬裕,「資產荒」狀況或延續更長時間。

在上述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看來,若要顯著緩解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一方面需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驅動資金風險偏好不斷回升,引導更多資金從債券市場迴流股票市場,另一方面仍需增加政府債券供給,令債券市場供需關係趨於均衡。

但他表示,債券供給高峰來臨還可能引發另一個狀況,即一旦資金難以承接巨量政府債券供給,可能會引發債券價格大跌、眾多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大幅回調,資金紛紛贖回理財產品避險的惡性循環,可能觸發債券市場異常波動。

這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透露,市場預期隨着政府債券供給高峰來臨,相關部門會通過降准、加大逆回購、MLF放量投放等舉措,配合政府債發行高峰釋放流動性,減少債券市場衝擊。例如,2020年特別國債發行的前一個月,央行在公開市場通過逆回購和MLF凈投放5700億元流動性,令債券市場在面對特別國債發行高峰來臨時平穩運行。

多家投資機構資產配置部人士認為,若要有效扭轉債券市場「資產荒」狀況,除了增加政府債供給力度,A指數能否持續回升創造更大的賺錢效應,吸引更多資金從債券市場轉投股票市場,或許是更重要的因素。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