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央行購金翻了三倍,幾乎全部被這六國買了

黃金正迎來「不可動搖的牛市」,儘管美國利率在過去三年大幅上升,但金價在4月衝到近2400美元的歷史新高,新興市場央行「淘金熱」撐起了金價。

高盛在5月2號的報告中指出,自2022年中以來,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增加了三倍,達到每季度約1000萬盎司。

而這一增長主要由新興市場央行推動,中國、波蘭、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和卡塔爾等六個新興市場央行是購金主力。

展望未來,高盛預計地緣政治或金融衝擊可能會繼續推高金價,並看漲年底金價升至2700美元/盎司,較目前還有約17%上漲空間。

六國央行狂買黃金

高盛指出,珠寶首飾需求保持穩定,而投資需求有所下降,所以央行購買行為幾乎完全解釋了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黃金需求的增長(相對於2010年至2020年上半年)。

具體來看,高盛表示:

自2022年年中以來,中國、波蘭、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和卡塔爾等六個新興市場央行推動了報告的凈購買。

本周早些時候,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全球央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凈購買了930萬盎司黃金,其中凈購買量為280萬盎司的,最大的凈購買量來自土耳其(100萬盎司)和中國(90萬盎司)。

近年來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推動央行需求,高盛表示:

歷史和統計數據表明,地緣政治和金融衝擊是推動央行購買黃金的主要因素。在地緣政治方面,制裁尤其是央行資產的凍結,往往與金價飆升同時發生。

基於美國cds價差(反映金融擔憂)和制裁指數(反映地緣政治擔憂)構建的模型顯示,對地緣政治衝擊的擔憂以及對美國主權債務或金融美元體系衝擊的擔憂,很好地解釋了央行們的購金行為。

央行購金潮有望繼續推高金價

展望未來,高盛預計:

新的地緣政治或金融衝擊可能會通過央行增加購買來進一步大幅提振金價,同時儘管央行購金規模大幅增加,但新興市場官方黃金儲備可能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因為黃金官方儲備中所佔的平均份額為6%,仍比發展中國家的份額12%低大約50%。

高盛的基本預測是:

在新興市場央行、亞洲家庭的強勁需求和美國降息前景的推動下,黃金到年底將升值至每盎司2700美元(17%)。

同時,高盛報告提出了兩種尾部情景,每種情景都可能導致黃金價格顯著上漲:

如果美國金融制裁指數進一步上升,黃金價格可能會額外上漲16%,達到每盎司3130美元。

如果美國5年期cds利差擴大一個標準差(13個基點),黃金價格可能會額外上漲14%,達到每盎司308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