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國內化工行業規模最大蒸汽梯級餘熱利用項目在蘇州投運

伴隨着「嗡嗡」的轟鳴聲,在高壓蒸汽的推動下,汽輪發電機的葉片隨之快速旋轉,源源不斷地產生電能,供車間生產線使用……4月12日,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蒸汽梯級餘熱利用項目正式投運,將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能效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要求加快工業領域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升級。為助力企業精準開展設備更新,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電力大數據優勢,組織工作人員主動延伸服務,深入企業開展「供電+能效服務」,將能效診斷、能效諮詢等升級服務送上門,助力企業精準開展設備更新和節能降碳。

東華能源是一家生產氫能源的化工企業,是張家港地區的用能大戶,年均用電量達10億千瓦時。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該企業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富餘中壓蒸汽,而此前的設備未考慮餘熱循環利用,僅經過降溫減壓後直接供車間烘乾使用,蒸汽整體使用率只有10%,存在大量的能源資源浪費現象。

蒸汽資源能否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在國網蘇州供電公司的積極推動下,東華能源聯合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共同對廠區內原有的蒸汽降溫減壓系統進行改造,全新上線了一套蒸汽梯級餘熱發電系統,把富餘的蒸汽轉變為電力,實現企業自發自用,降低用能成本。

「蒸汽梯級餘熱發電是指將廠區鍋爐產生的過熱蒸汽回收,使其推動汽輪機帶着發電機發電,發電過後蒸汽進行二次利用,可以使廠區蒸汽利用率提高至90%。」國網蘇州張家港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游仕洪說。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裝機容量為4.5兆瓦,是目前全國化工行業規模最大的蒸汽梯級利用餘熱利用項目,年發電量預計達1740萬千瓦時,可幫助企業每年節省用能成本約1000萬元,年節約標準煤燃燒5379噸,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1.22萬噸。

「通過設備改造,使我們用上了通過蒸汽生產的綠色電力,真正實現以『綠電』制『綠氫』,對於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服務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東華能源總經理周月平說。

通訊員 張聰 黃飛英 曹欽煬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高達

(圖源:國網蘇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