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評:為什麼再次大跌?

先把我昨天公眾號上面的文章再發一遍。

「反彈了幾天,忽然有關牛市的奇談怪論多了起來。

牛市?哪裡那麼容易來的牛市呢?

人民日報2023年10月30日在頭版發表了《推進金融向高質量發展》一文,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

多了不說,一切為了融資,牛市只會搗亂。

2015一年的股災之後,所有設計的做空工具都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瘋牛病。

因為上面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期望出現所謂的慢牛行情只是一廂情願,只要出現了牛市的賺錢效應,那麼不需要去做宣傳,銀行的儲蓄資金一定會自己搬家進入股市,股民蜂擁而至指數怎麼會受控制,慢慢的走?

股民都是沒有理性的,包括機構投資者,特別現在科創板創業板都是20%的漲跌幅限制,牛市來了再把槓桿一加,天天滿屏都是20%的幾百股漲停,只會出現快牛,瘋牛。

這樣的牛市最後一定是一地雞毛,讓上面來收拾殘局。

指數上漲多少點不是考核指標,融資多少億才是。

投資者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穩定才是重中之重,牛市?那是風險製造因素,萬萬要不得。

無過就是功,股市如果上漲一定需要資金推動,股價不可能一直漲到天上去,一旦沒有人再接手了,股價就必然要下跌,因為籌碼必須賣出才能兌現紙上財富。

大面積個股的同時下跌獲利了結,股市就會坍塌,牛市一定有走完的那一天,大家都賺錢?賺誰的錢?股市一定是投資者互相博弈,大家都賺錢是謬論和不可能的。

管理者又不參與買賣,假設場內的投資者賺錢都跑了,只讓管理者去接盤可能嗎?

所以與其擔驚受怕的看着大盤暴漲,不如牢牢的控制指數,不當家不知道當家難,現在談論牛市!痴人說夢。

有些人設想的最理想指數波動區間就是3100—3500之間來回上下箱體震蕩就行了。

現在每一天的走勢,我明確的告訴大家,以前牛市初期就是這樣的景象。

我也希望這又是一波牛市的開始,但是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滬市單日成交量上7500億,才能去奢談牛市,否則都是幻想。


3000點之上,繼續謹慎樂觀。


至於那些賺了錢的個股,都可以賣出一半鎖定利潤,如果繼續上漲那麼輕鬆享受這一半股份的利潤。」


第一:今天早盤又是全面上漲,如果被貪婪蒙蔽了眼睛,給了你們這麼好的沖高鎖定利潤的機會而不出局,那麼就是命中注定了。

第二:如果選擇沖高拋出一半,那麼剩下的一半回落到綠盤時可以選擇全部賣出,除非你是牛市堅定的信仰者。

第三:今天選擇追高、追漲、滿倉的投資者,那是永遠不會吃一虧漲一智的,永遠在虧損的邊緣掙扎。

第四:上證指數在下午13點21分曾經成功深V變成紅盤3016,如果繼續下去,那麼就是牛市的盤中表現了,而牛市是不需要的,所以只能又回落翻綠。

第五:急劇放大的成交量,說明了上方獲利籌碼的極度鬆動,而下面抄底入場的資金承接有力,不可能再現年前的極端下跌了。

第六:理性投資,敬畏市場,有漲有跌才是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