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戶,為 「電腦噪音」 犯愁。他們把主機放桌上,這樣腳下比較寬敞,打掃起來也方便。但如果電腦不靜音,耳邊大量噪音,工作學習就會受到干擾。今天教大家怎麼選,電腦風扇?
本次裝機,使用的機箱——徳靜界PURE BASE 500FX。它帶有隔音棉,送4個RGB風扇、帶RGB集線器,兼容ATX主板,機箱評測我放到下一篇來講。這篇重點分享,超靜音風扇:silent wings 4 PWM標準 [4代新品]。
徳靜界silent wings 4 PWM標準版,是靜默之風(系列)的第四代新品。它有一項巨大升級,即:擁有2套減震支架,可自由更換,驚呆了我!
<拆裝方法>
模塊化的風扇,真有創意!支架和風扇以卡扣契合,類似卡隼結構。通過以下gif了解安裝方法。
拆卸時,從(兩邊)向內掐,然後整體向外拔出。
安裝時,套上支架,按壓咔吧一聲,卡扣回彈鎖死。
<兩組支架的區別>
兩套支架的尺寸基本一致,結構稍微有點不同,螺絲孔大小也不同。其中1號完全對稱,2號區分正反。
1號支架,總體結構是ABS材料,螺絲孔表面設有橡膠墊,是常規的減震效果。
2號支架,支撐結構,皆為硅膠。這就厲害了,風扇的震動全被吸收了。
顯然2號支架,才是silent wings 4代新品的 「精髓」 所在。那我就詳細解讀一下,2號支架的體驗。
初中物理告訴我們,聲音源於震動。降低震動,是控制噪音的有效手段之一。
2號支架兩邊非對稱。a面比b面凸起約1mm,這個細微的區別,導致風扇和機箱之間的距離不同。
我認為,多了1mm間隙,吸收震動的能力更強,更能打造「極致靜音」的頂級效果。而0距離,則能提高風壓,散熱性能更上一層樓。
2號支架的安裝方法,有區別於傳統。它使用細長的螺絲,採用類似插銷的方式固定。
而1號支架採用常規的方法,就是短粗螺絲旋擰。
小結:2套支架,裝a面或b面,給我們自由的選擇空間。針對不同的用途、場景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平衡。
【重點說完了,我再談談silent wings 4代的其他性能】
風扇的參數構成比較複雜,比如12、14cm,PWM、RPM、高速版、Pro版。往往差幾個字母,就會區別很大。
來自德國的品牌,用我的話講就比較「耿」。命名喜歡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把參數全堆在一起。一眼望去,一大堆型號,小白選購時會懵逼。
本文選購的,是silent wings系列4代的標準版。支持自動調速,最高轉速1600轉,屬於相對中等轉速的版本。
日常辦公、刷網頁等輕載時,風扇轉速低於500轉。實驗室噪音僅18分貝左右。滿載最高也只有1600轉。我玩《消逝的光芒》為例,整機噪音不超過環境噪音。
該系列風扇無RGB燈光,分12cm和14cm兩種大小,我安裝的是12cm,它的用途更靈活廣泛,還可以搭配多數冷排使用。
風扇延續了徳靜界一貫的、無可挑剔的優質用料。單個風扇重量約197g。支架有加強,擰螺絲不變形。線材做了包網,更加牢固。
採用業界最先進的FDB軸承,集壽命、穩定性、低功耗、低噪音於一身。官方給出了5年的超長質保年限。
此外,silent wings 4代產品上,嚴格控制公差範圍。比如扇葉和主體框架之間的距離控制在 1mm以內,進一步提了高風壓和風量。扇葉表面的水波紋導流槽,讓風扇旋轉更穩定。
<裝機單推薦>
本次走的是:風冷極簡風格!電競遊戲主機!散熱器選了4熱管,推薦使用13600K以下的U。衡量價格匹配,主板也不要太高端,B760即可。
選這個散熱器之前,我已經定好機箱了,就是:徳靜界Pure Base 500 FX。它雖然是個ATX機箱,但體積相對要小一些,放桌面上沒有壓迫感。
因為機箱小,散熱器就沒選大雙塔(雖然也能裝得下),整機看起來沒有那麼擁擠的感覺。散熱器小一點,也不會影響頂部加風扇。
建議配置:
主板:ROG B760-F GAMING WIFI
風冷散熱器:BQ PURE ROCK 2 FX BLACK
機箱:BASE 500FX機箱(包含4個ARGB風扇)
風扇:silent wings 4 PWM標準 [4代新品] 黑色120
硬盤:致態7100 1TB + 希捷4TB
電源:骨伽GEX X2
以上就是我本次裝機的基本思路,咱們下一篇,詳談機箱和散熱器的表現。
總結:
徳靜界的調性和貓頭鷹有點重合,都是以靜音為主攻方向,並且憑藉遠超行業的用料和工藝,深受高端用戶喜歡。在我心中兩者是不相上下的。
本次新款的Silent wings第4代風扇,讓我體驗到了模塊化的魅力。新型支架將抗震緩衝,提高到全新高度,不得不佩服徳靜界的創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