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早上的熱點是GPT4.0,晚上的熱點是315晚會。A股指數波瀾不驚,美股反彈後,港股也出現強勁反彈。但從指數面相看,美股的反彈多是迴光返照,從昨晚CPI數據看,美國2月CPI同比6%,環比-0.4%,剔除食品能源核心CPI環比0.5%。
雖然CPI數據和市場預期基本一致,但這個數據並不能說好,尤其是環比繼續推高CPI,高通脹下美聯儲下周必定會考慮繼續加息。而美股上漲也不是因為CPI數據好看,主要原因是有參議院議員因為硅谷銀行事件要求美聯儲停止加息,市場覺得美聯儲可能會屈服於現狀,但我看了概率,當前期貨指向的美聯儲3月23日凌晨2點的加息概率,加息25基點的概率是82.7%,而50個基點加息的概率為0,而上一周曾一度高達72.7%。
美股短期的漲跌其實很好判斷,如果加息的可能性升高,市場就跌,如果加息緩和甚至不加息,無論觸發點是喜事還是壞事,華爾街都不關心,只要能夠緩和加息,喪事也能當喜辦。
華爾街和美聯儲都很現實,華爾街關注利率,即資金價格,美聯儲關注通脹率,即資產價格,而硅谷銀行破產案開啟了新一輪華爾街和美聯儲之間的博弈,利用政客施壓讓美聯儲停止加息。而這種兩派短期博弈往往會掩蓋美國經濟當前真正的問題。比如美國的物價上漲,按常理,物價上漲應該提高供給,降低稅收,讓物價成本先降低,繼而使得物價降低。
可美國偏偏不這麼干,比如拜登就說,美國基礎設施很差,所以要用投資來降低物價,其理由可能是基礎設施提升後,振興美國製造業,從而增加供給,但實際上很多做法都是「緣木求魚」,美國開廠的成本很高,疊加高稅收,用25%的高關稅拒絕有性價比的中國製造,這樣美國物價當然要上漲。所以,美股很可能是迴光返照。
A股情況好得多。1-2月經濟數據公布,其中投資復蘇令人欣喜,尤其是第二產業投資遞增10%,中國經濟整體來看情況不錯。當然還不能對未來過度樂觀,畢竟全球化在過去40年給予中國經濟巨大支持,當前的歐美經濟頹勢也會通過全球化波及到我們。
但波及影響力並不會很大。諸如最近幾個月,尤其是註冊制之後,你會發現A股的波動性實際上顯著低於H股和美股。所以A股的投資人還可以保持信心,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擔心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美股崩盤,可以略微控倉,諸如未來如果出現逆周期投資機遇的時候,要有點後備彈藥。
至於H股則又是比較特殊。當前港股波動受美元影響,因為是聯繫匯率制度,如果美聯儲加息,港金管局也會跟進,這樣美國加息利率高,港幣也會很高。但我們知道,香港的經濟依託是內地,內地經濟底色好,使得港股標的的利潤依然是增長狀態,此時加息導致的港股下跌其實理由並不充分。這也會讓港股產生了一個價值窪地。
如果未來美國經濟進入衰退,那麼美聯儲就需要轉向寬鬆,一但轉向,聯繫匯率要求港幣也一起轉,屆時港股就會出現一個流動性非常充沛的階段。所以當前港股的活躍度和波動性一定比A股要大,投資人也要做好心理準備,但這種波動性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是機遇。
最後,談一談熱點。ChatGPT之後,其實生成式AI的熱潮絲毫沒有減退,如今GPT4.0也就ChatGPT的PLUS訂閱推出,增加了圖形識別的多模態模型,這是一輪新的跨越。
明天下午,百度的文心一言可能要發佈,對此有期待,但不能和ChatGPT放在同一個水平上看,我認為好用能用就可以了。而資本市場,勢必圍繞ChatGPT再來一輪熱潮。
對於投資者追逐方向我已重複多次,算力相關。ChatGPT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數據。其中算力是距離中國投資人最近的,算法類似於專利,主要依賴人才,數據是高質量數據,可能利好少數數據標註企業,但很多AI企業會自己收集、處理、清洗、預標註數據,所以第三方數據企業受益程度不明。所以我們集中於算力,疊加政策的東數西算和新基建投入,疊加國有雲、芯片國產化等等,個人認為未來值得期待,今天公號第二篇文章聊聊半導體芯片產業鏈。
當然,有消息說微軟用3萬張英偉達的A100顯卡來支持GPT的發展,這也可以看出我國在GPU上的短板還是制約了AI的發展,我記得之前因為A100顯卡被美國禁過,這也督促中國在算力芯片上集中力量抓緊突破,以免落後於人。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