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被質疑其國內外銷售的醬油在使用食品添加劑上「雙標」一事持續發酵。10月4日深夜,@海天味業 針對此事再次發佈聲明,稱簡單認為國外產品的食品添加劑少,或者認為有添加劑的產品不好,都是誤解,並表示其產品國內國際的內控標準都一致。10月5日,中國調味品協會發文稱,國內外標準本身並不存在高低之分,只要嚴格按照國標規定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就是安全的。同日,話題#海天味業再發聲明否認雙標 衝上熱搜。
熱搜截圖
南都·灣財社記者發現,在電商平台上,海天零添加醬油均有售賣,配料成分表也與網友曬出的海外購買的海天醬油配料表相似。有行業專家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不能把不同類別的醬油產品進行比較,國內很多醬油產品也是沒有食品添加劑的,「出口什麼產品到國外,主要取決於國外市場的市場需求,而非出口公司的意願」。也有專家表示,消費者不必談「添加劑」色變,關鍵是看量。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2022年半年報顯示,醬油產品營收佔比接近六成,儘管報告期內海天營收和凈利潤均有所增長,但海天方稱,公司短期承壓顯著,產品盈利能力被壓縮,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
背景:
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無添加劑引爭議
海天被質疑雙標
據媒體報道,近期在短視頻平台有一些針對海天醬油添加劑的討論,稱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沒有添加劑,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國售賣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還有較多添加劑。
家用的一瓶海天金標生抽的配料表顯示,其除了天然原料,主要的添加劑是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苯甲酸鈉、三氯蔗糖,這與大部分網友曬出的海天醬油配料表基本一致。公開信息顯示,上述5種添加劑中,前3種為增味劑,苯甲酸鈉則為常用的食品防腐劑,三氯蔗糖則為甜味劑。
圖源網絡(日本售賣的海天醬油)
圖源網絡(左邊為海天出口產品,右邊為在國內銷售的海天產品)
海天:
產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
國內外醬油內控標準一致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針對此事,9月30日以及10月4日,@海天味業 先後兩次發佈回應聲明。
在其9月30日的回應聲明裡,@海天味業 稱,海天所有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並且隨時接受國家及各級食品安全主管部門的常態化監督和檢查,且所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針對在事件中悉意造謠中傷海天品牌的短視頻賬號,公司已委派專業律師團隊調查取證。
9月30日,@海天味業 發佈回應聲明
昨日(10月4日),@海天味業 再次發佈回應聲明,其稱,從食品添加劑並不能得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的結論。海天表示,食品添加劑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國的食品製造中,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無一例外。各國對食品添加劑均有明確的法規標準,這些標準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分、優劣之別。世界各國的正規食品企業都會依據法規標準和產品特性,合法合規使用食品添加劑、並且按規定標識清楚。簡單認為國外產品的食品添加劑少,或者認為有添加劑的產品不好,都是誤解。海天也早在十年前就已陸續推出眾多好吃不貴的零添加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海天稱,由於每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法規標準不盡相同,對應的產品標識也有所不同,因而說是一國(地區)一標也一點不過分。產品一國(地區)一標,國內外食品行業乃至其他很多非食品行業都是這樣做,這不意味着哪國就一定比哪國好,也不意味着出口的就一定都比國內的好。就像外國食品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一樣,也必須嚴格遵守中國的食品法規要求。
聲明中,海天還表示,海天產品的內控標準要求,大多都高於甚至遠高於國家標準,同一品質的產品,國內國際的內控標準都一致。
10月4日,@海天味業 發佈回應聲明
中國調味品協會:
食品生產企業只要嚴格按照國標規定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
其生產的產品就是安全的
10月5日零時,「中國調味品協會」微信公眾號發佈《關於凈化市場環境,引導調味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聲明》。
聲明稱,食品生產企業在我國境內的生產經營應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及相應標準的規定,出口產品應符合出口國的法律法規及相應標準的規定或遵照雙方認同簽署的進出口貿易合同的技術條款。因各國的飲食和消費習慣不同,同一類產品的標準要求會有所不同。但是,標準本身並不存在高低之分。
聲明還指出,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實行嚴格的審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限量要求全部經過權威機構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被證明是安全可靠的。食品生產企業只要嚴格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其生產的產品就是安全的。
記者調查:
企業零添加劑醬油在電商平台上有售賣
南都·灣財社記者在電商平台海天官方旗艦店查詢發現,其有標註零添加的醬油、調味醬、耗油等在售賣。如「0金標生抽醬油」,500ml售價9.9元,配料有水、非轉基因大豆、食用鹽(未加碘)、小麥、白砂糖、酵母提取物等。商品頁面還標明「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0%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甜味劑(三氯蔗糖、安賽蜜)、味精、脫脂大豆」。
電商平台截圖
而無標註零添加的海天生抽醬油,1.9L售價13.9元,配料上寫有「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苯甲酸鈉、三氯蔗糖」等字樣。
電商平台截圖
專家:
消費者不必談「添加劑」就色變
不能把不同類別的醬油產品進行比較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崔春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國內醬油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包括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防腐劑,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肌苷酸鈉和鳥苷酸鈉)等增鮮劑,酵母抽提物也起增鮮作用,但是屬於食品原料;三氯蔗糖也是醬油中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是增加醬油的甜味;還有焦糖色素,主要是增加醬油的色澤,起到給食品上色的作用。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食品添加劑只要在國標的使用範圍之內,就是安全的,消費者不必「談添加劑就色變」,關鍵是要看劑量,「以前說『醬油致癌』,但其實是指一次性攝入700公斤醬油才會致癌,但常人怎麼可能一次性喝700斤醬油呢?」。朱丹蓬提到,消費者不僅要有健康意識,還要有健康知識去支撐。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有網友指出,海天醬油配方中使用的食品防腐劑苯甲酸鈉已經被明文列為一級致癌物,認為海天貪圖便宜,不使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鉀,而使用具有致癌性的苯甲酸鈉。崔春對此表示,山梨酸本身是人體代謝中存在的物質,毒性甚至低於食鹽。苯甲酸也是很多水果中存在的物質,比如藍莓和蔓越莓中都含有苯甲酸,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都是國標2760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崔春認為,不能把不同類別的醬油產品進行比較,國內很多醬油產品也是沒有食品添加劑的,比如說海天公司就有沒有添加劑的醬油產品。其次,出口什麼產品到國外,主要取決於國外市場的市場需求,而非出口公司(海天)的意願。
朱丹蓬表示,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標準,海天作為中國出海的企業,遵守當地的這個標準是必然的,但在添加劑這一塊,如何讓整個雙標趨向於合理,趨向於科學,趨向於尊重國人,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點。
相關:
2022年上半年醬油營收佔比接近六成
海天稱產品盈利能力被壓縮
海天官網顯示,海天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蚝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火鍋底料等十幾大系列百餘品種500多規格,年產值過兩百億元。
海天官網截圖
據海天味業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250.04億元,同比增長9.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71億元,同比增長4.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34.02 億元,同比增長16.61%;整體凈利率26.68%,同比下降1.44個百分點。
2021年財報
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35.32億元,同比增長9.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93億元,同比增加1.21%。分產品來看,醬油、調味醬以及耗油分別為海天的三大核心產品中,其中,醬油營收佔比最大,佔59.02%,報告期內實現營收74.93億元,同比增長6.81%;其次是蚝油,上半年營收22.09億元,同比增長3.69%;調味醬實現營收14.22億元,同比下滑3.6%,也是唯一收入下滑的品類。
2022半年報截圖
海天稱,報告期內,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疫情多點爆發,餐飲、旅遊等行業遭受衝擊,居民消費 需求疲軟,給調味品市場帶來很大挑戰,公司的產品訂單出貨量放緩,短期承壓顯著。成本端, 原本已經高企的成本今年繼續超預期上漲,產品盈利能力被壓縮,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馮家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