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化,策略研究也如此,若無法自我革命推陳出新,則或成為屠龍之術而被束之高閣,或淪落為時代變遷的棄兒。從06年至今,從憶東總到我,興證策略團隊經歷十六年的傳承,我們的研究方法論也經歷了三個「門派」的轉變。
01 峨眉派:辯多空、抓拐點、
鋒芒畢露、一針見血
在宏觀經濟大幅波動、政策「大開大合」,指數「大起大落」的年代,擇時與倉位至關重要,策略師拍點位、多空辯戰是家常便飯。以2011年「敦刻爾克大撤退」為代表,擇時、抓拐點一直是我們的特色,講究的是關鍵時刻一針見血,宛如峨眉派武功的凌厲與鋒芒。多空背後一是對經濟與政策的博弈,二是散戶化市場下對人心的博弈。
然而,近年來宏觀經濟波動逐漸收斂、政策不再「大放大收」,與之對應的,大盤指數也進入「螺螄殼」。另一方面,機構化加速導致市場波動下降,同時機構倉位變動幅度也在降低。反之,指數與結構的分化越來越大,看對了指數、看錯了結構,最終收益率可能是雲泥之別。這些變化共同導致拍大盤點位、抓指數拐點對投資的重要性下降。
由此,2016年初我們的方法論迎來第一次質變式進化。
02 武當派:核心資產、
剩者為王、以長打短
2016年憶東總提出核心資產的理念。之後的幾年,如何尋找、投資核心資產成為我們的研究主線。2018年,我帶領的策略團隊提出「A股研究需張眼望世界」,並着手搭建了完備的外資研究框架,百頁《外資研究筆記》一時洛陽紙貴。2019年機構化、國際化背景下A股迎來歷史巨變,我們提出了「核心資產統一戰線」、「A股估值體系撥亂反正」、「龍頭從折價到溢價」,完成了核心資產投資方法論的系統性構建。
這也我們對傳統策略研究框架做出的第一次迭代、重塑和升華。從多空博弈,轉向以長打短,挖掘配置各行業中強者恆強、剩者為王、贏家通吃的核心資產。正如武當派注重內功修鍊,活的越長,積累越多,功力越深,護城河越高,最終如張真人般成為無敵天下的武林巨擘。
但2021年,在新的政治經濟形勢下,贏家通吃的「核心資產」遭遇重大挑戰,巨頭們的護城河不再牢固。同時,行業分化更加劇烈,傳統行業與新興產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細分行業間也差異巨大。
與時俱進,我們的研究方法論2021年四季度開始了新一輪自我革命與質變式進化。
03 少林派:結構化、數字化、
修鍊七十二絕技
如果用兩個詞概括過去一年我們方法論的變革,第一個必然是【結構化】。去年以來我們系統性搭建了行業層面的擇時框架與行業比較體系,以更好地適應當前極致分化的結構性行情,我們今年年初首創的【新半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首先是系統性搭建了針對行業的擇時框架。以「新半軍」為例,我們結合宏觀、中觀、情緒等維度,通過國內國外流動性、分析師預期修正強度、擁擠度等指標體系給出非常直觀、針對不同久期的擇時判斷。今年以來有效性也持續驗證:4月見底反轉、5-6月繼續上行、7月顛簸,到近期的震蕩,幾乎都被指標體系預判。
其次將行業比較做深做細、進一步下沉。今年以來我們已經構建了消費與成長行業的景氣跟蹤與盈利預測框架,覆蓋23個消費細分行業、20大新興產業鏈(86個細分行業),以緊密跟蹤各細分行業的景氣度的邊際變化。以「新半軍」為例,其40個細分行業中觀數據庫中涵蓋3000餘個指標、並可實現日度高頻跟蹤。
方法論變革的第二個關鍵詞是策略【數字化】,充分利用當前足夠多的數據與量化方法打開策略研究的想像空間,讓邏輯不再是黑匣子,市場關注度極高的「擁擠度體系」便是【數字化】的直接體現。
擁擠度是我們今年獨家構建的反映熱門賽道交易情緒的重要指標,由量能、價格、資金、分析師預測四大維度、七個指標合成而來,量化跟蹤市場情緒變化,對於股價短期走勢有較強指示意義。今年以來對行業輪動與風格預判效果顯著。而其中大量的數據處理與運算,只能交給程序代碼來處理。
此外,比如行業景氣高頻跟蹤框架涉及3000餘個指標處理與擬合、分析師預期修正強度指標搭建涉及全市場分析師盈利預測調整,這些均是傳統數據處理方法難以實現的。未來數字化是策略研究是必經之路,我們將力求讓數據和量化工具發揮更大的作用,挖掘更多有意思的數據和獨特的視角,拓展策略研究的邊界。
這樣的研究範式更像是少林派,數字化是我們的內功心法易筋經,結構化則需要我們鑽研的更細、更深,兩者結合最終才能修練成七十二絕技,最終形成「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武學體系。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們方法論的又一次革命和創新。
革新之路,道阻且艱,我們將開拓前行。過去幾年,無數次聽人說,策略變的不重要,但我認為這僅限於一成不變拘泥過往的傳統策略框架。只有擁抱時代,才能不被市場拋棄。只要擁抱時代,相信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張啟堯 興證策略首席策略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