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灣區極點城市定位 凸顯製造業中心城市帶動功能

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

大灣區 大未來

9市大掃描 ⑥佛山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製造業名城,佛山與廣州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極點。

近年來,佛山全面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總體要求以及省、市關於大灣區建設的各項部署,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作為「十四五」期間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定位之一,以廣佛極點建設為核心,注重抓政策落地、抓平台建設、抓項目建設,推動各方面工作實現新突破。佛山市委書記鄭軻在中國共產黨佛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表示,佛山要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定位,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在全省發展大局中進一步凸顯製造業中心城市的帶動功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鵬飛、黃健源 通訊員陶流洋、張艷玲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打造大灣區極點城市 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

三年來,佛山聚焦「雙區」建設,廣佛極點建設取得新進展。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佛兩市共同編製了同城化「十四五」以及交通、產業、科技等規劃;研究編製《廣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將廣佛作為核心引領。廣佛兩地謀劃打造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努力建設都市圈協同治理髮展的突出典範。

不僅如此,廣佛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快,廣佛日均跨城出行量超160萬人次,廣佛「半小時生活圈」逐步實現。廣佛兩地產業合作不斷深化,推動兩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促進產業鏈延伸與跨界融合,共同提升產業競爭力。科創合作不斷深入,兩市聯合開展的核心技術攻關等合作項目超110個。

同時,佛山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積極探索「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合作發展。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順深產業城等平台項目進展順利,在深圳舉行招商推介會、雙城協同創新發展大會等活動。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佛山在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等方面發展迎來利好。記者了解到,佛山規劃建設三龍灣科技城,季華實驗室集聚科研人員1450人,建設成效居省實驗室前列。

目前,佛山正積極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上述負責人表示,佛山在開辦企業上實現「一表填報、一網通辦、一窗領取」,實施補貼資金秒到企業和個人的「秒速直達」改革。

此外,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加快建設,與港澳合作建立「粵港澳(順德)中醫藥轉化醫學協同創新平台」。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佛山南海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合作試驗區正有序推進。

案例

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正式啟動建設

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佛山有着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6月18日,佛山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正式啟動建設。該集聚區地處禪城核心區域,總面積20.89平方公里。根據規劃,力爭到2025年,累計落戶不少於40個投資超億元項目,培育數字經濟相關企業達6000家以上,數字經濟產值突破1000億元。

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李凱認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廣佛全域同城化的發展,廣佛成為大灣區發展的一大增長極,而禪城位於廣佛都市圈核心區,對人才和企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目前,華潤數科工業互聯網產業總部項目、騰訊雲(禪城)數字經濟產業基地項目、華為(禪城)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等一批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優質項目已進駐禪城,初步形成數字經濟龍頭企業集聚帶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

「佛山實體經濟發達,有着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是大灣區工業互聯網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沃土之一。」華潤數科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坤磊表示,華潤數科工業互聯網產業總部落地佛山,將有力推動人才、技術、資本、數據等要素加速聚集。

「數字經濟賦能產業勢頭正勁,未來可期。」禪城區委書記、區長嚴冰表示,禪城將堅持立足佛山,輻射灣區,為佛山萬億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穩定的賦能支持,打造大灣區數字產業化新平台、珠江西岸產業數字化示範區。

數讀佛山

1.2萬億元

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8.3%,裝備製造、泛家居產業集群產值均超萬億元。

超100萬戶

實有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00萬戶,27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7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7100家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100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省專精特新企業1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5024家。

80條

圍繞廣佛邊界線規劃布局80條銜接通道,其中番海大橋等30條路(橋)已通車,規劃18條城市軌道銜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