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31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馬雙軍 慕英軍) 8月31日,煙台自貿片區「關保通」簽約啟動儀式舉行,當地海關與開發區財政金融局簽署「關保通」合作備忘錄。
一張保函,全國零成本通關。這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煙台片區創新銀行保函運作,疊加擔保增信和政府分險、補貼政策,推出「關保通」通關便利化新模式給企業帶來的重大利好。
「關保通」模式下,企業進口關稅由「一票一結」變「一月一結」,稅款平均緩繳期限30天。企業在全國各地進口口岸辦理貨物通關時,均可享受先放行貨物、再按月集中繳納稅款。「先放後稅」實現了進口貨物當天申報、當天放行,每票貨物平均壓縮通關時間3-4天。一方面降低了貨物口岸倉儲成本,另一方面緩解了口岸貨物積壓難題,促進了跨境貿易便利化。
「我們大致測算了一下,煙台自貿片區達到資質條件的70餘戶企業,進口貨物通關效率提高50%,年可節省企業資金成本500餘萬元,降低進口貨物口岸倉儲、通關等經營成本1500餘萬元,盤活企業現金流16億元。」煙台開發區財政金融局副局長姜海濱說。
據了解,2015年7月,海關總署在全國推廣匯總徵稅,企業進口貨物由「逐票審核、先稅後放」改為「先放後繳,匯總徵稅」,旨在緩解逐票徵稅與通關效率之間的矛盾,減少通關時間、成本。然而,匯總徵稅模式要求的現金保證金擠佔了企業流動資金,銀行保函又需要企業提供抵質押擔保,中小企業參與意願不高。
為此,煙台自貿片區聚焦痛點堵點,創新推出「關保通」通關便利化新模式。新模式下,海關與相關部門可利用進出口信用、海關資質認證等信息,對企業開展綜合信用評價,確定「關保通」業務「白名單」企業,集中向銀行、擔保公司推送,由企業自主申請關稅保函及關稅保函擔保。煙台自貿片區統一協調銀行免收保函費及保證金、擔保機構免收擔保費。
為減輕企業負擔,煙台自貿片區管委設立1億元關稅保函擔保風險補償資金,企業出現未按期繳納關稅及滯納金情況時,代償風險由原模式下銀行單方承擔變為政府、國有擔保公司、銀行機構三方共擔。其中,政府風險補償資金、國有擔保公司承擔80%的風險,銀行僅承擔20%的風險。目前,已有5家銀行簽約合作,海關一般認證資質以上的70餘戶企業符合條件申請「關保通」業務。
初步估算,「關保通」模式可推動新增30餘家中小企業價值20億元貨物享受到通關便利和資金成本降低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