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以上車間實現自動化生產,寶安松崗走出電鍍行業特色發展之路

曾幾何時,電鍍產業是寶安區松崗街道的重要產業。2017年底,轄區有牌照電鍍(線路板)企業81家,佔了全區的35%。

與此同時,車間設備老舊、加工工藝落後、污染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也制約着轄區電鍍行業的發展。

全面整頓電鍍行業、探索電鍍行業生產自動化升級、推動電鍍行業產業結構優化,成了松崗街道的必走之路。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破解電鍍產業困局,松崗街道堅持「淘汰落後、控量提質、節能減排」原則,通過分類分級淘汰低端、風險源頭針對治理、生產工藝技術改造等措施,大力整頓電鍍行業,安裝自動化生產線400 余條,95%以上車間實現自動化生產,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松崗特色的電鍍行業發展之路。

分類分級:電鍍企業車間數量減少37%

作為製造業的基礎工藝,電鍍行業是深圳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較寬鬆的監管環境,以及接壤東莞的地理優勢,松崗街道電鍍行業逐漸形成了一定數量規模。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轄區共有牌照電鍍(線路板)企業81家,約佔全區的35%。生產車間多達580個,生產線達900餘條,「一照多廠」、廠房分租問題突出,事故易發高發。

2017年至2018年,松崗轄區共發生電鍍企業火災事故13起,其中4起火勢較大。

2017年,松崗街道整合安監、環保、市監、派出所等力量,成立聯合整治小組,對電鍍企業進行分類分級整治,全面摸排轄區81家電鍍企業,按照電鍍車間分租情況分類(A類為全部自主生產,B類部分分租,C類全部分租)。

此外,聯合行業專家對各電鍍企業逐一指導整改,並對整改情況進行評分,根據評分高低劃為A、B、C、D四個等級,重點針對42家分租企業嚴管嚴控,逐步淘汰清理了C+C、C+D類企業電鍍生產車間。

2018年,松崗街道將安全生產和污染整治作為管理核心,根據「整合資源、優化提高、削減總量」的方針,開展電鍍行業再整治。

對環保手續齊全、具有規模和技術優勢的企業,按整治標準進一步優化提升;

對有環保手續但生產條件不達標的企業在削減排放總量及減少鍍種的基礎上實施整合和整治;

對整合無望的企業依法予以關停淘汰;

對擬保留的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按專項整治要求進行整改並請專家核實驗收。

通過標準化的專項整治,松崗街道電鍍企業車間數量減少37%,電鍍行業轉型升級初步成型。

風險源頭治理:81家電鍍企業全部實現加熱系統空氣能化

除此之外,完善電鍍企業加熱體系,掐滅火災源頭,也是松崗街道一個重要舉措。

松崗街道發現,電鍍企業火災起因,多為加熱棒或加熱設備超負荷運行。於是,街道對電鍍企業加熱系統進行了整體升級。

松崗街道督促轄區電鍍企業全面檢測廠房插座插板,落實老舊線路更換,安裝漏電保護開關,完善用電安全監管系統,確保電器金屬台架外殼接地。

全面禁止電鍍車間使用電加熱棒直接加熱作業,要求電鍍企業更換安全、高效的空氣能加熱設備,加熱缸使用不可燃材料或者包裹不可燃材料,廢氣收集管道採用阻燃材料,有效防止電源線路及電熱設備腐蝕老化及電鍍液槽燒乾現象。

同時,建立加熱崗位「雙人雙管」制度,進一步深化電鍍企業精細化管理,轄區81家電鍍企業全部實現加熱系統空氣能化。

深化技改:安裝自動化生產線400餘條

為了實現電鍍生產全自動化,2018年3月,松崗街道與寶安區原安監局、環保局以及行業專家等深入研究,制定了電鍍企業自動化升級改造工作方案及技術指引,分階段淘汰手工鍍、半自動鍍生產線,引導電鍍企業實現全自動化生產。

對工藝落後的手工鍍車間,安監、環保、派出所等多方力量聯動,採取「關、停、轉、升」手段進行清理整治,鼓勵引導企業進行車間重組和技改升級;

對半自動化生產線,督促企業升級全自動化生產線,分類收集處理各類廢水廢氣;

對部分精密鍍、特殊鍍等高精密生產企業,引援第三方專業技術力量,幫助企業在設備升級、工藝布局和方案設計上實現突破;

對極個別自動化改造存在技術困難且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企業,同意暫緩改造,避免「一刀切」。

如今,松崗街道電鍍企業自動化基本完成,關停、搬遷電鍍企業6 家,生產車間減少至260 間,安裝自動化生產線400 余條,95%以上車間實現自動化生產,並形成了創達、首顧等一批不同鍍種自動化生產標杆企業。2019年至今,松崗街道並未發生涉電鍍工藝火災事故。

未來,松崗街道還將繼續深化電鍍行業自動化技術升級,與市、區應急管理部門探索精進,為電鍍行業良性發展作出貢獻。

【記者】蘇國銳

【通訊員】 汪志興 李洪州

【作者】 蘇國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