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白馬股最怕「殺邏輯」汽車股出現明顯分化

本周一大漲後,周二A股沖高回落,收盤時各大股指略跌。上證綜指跌0.13%至3472.94點,深證綜指跌0.07%至2272.68點。此外,創業板綜指跌0.24%,科創50指數跌0.66%。北上資金全天大致平衡,微幅凈流出近5億元。

本周二,權重股表現平衡,金融股表現平平,白酒股稍強,酒鬼酒盤中差點衝到漲停。一般白酒股漲時醫藥股也易表現,雖然這說不出啥道理,可A股以往也的確如此。

醫藥板塊整體表現還是不錯,不過龍頭恆瑞醫藥卻下跌。恆瑞醫藥是典型的大牛股、大白馬、核心資產,該公司近期因業績增速不及預期及邏輯上可能出現些疑問而有所下跌。

白馬股最怕的倒不是殺估值,而是殺邏輯。類似的邏輯上出現些疑慮的白馬股不在少數,順豐控股、上海機場等可能都算是。投資者應根據邏輯受損程度判斷下跌空間,如果殺邏輯相當明顯,這類股無論怎麼跌都不該「伸手」,如果只是企業出現暫時性困難,那這樣的殺跌反而可能構成低吸機會。

前一天表現強勁的自動駕駛、智能汽車相關板塊出現明顯分化。短期利好刺激比較明顯的北汽藍谷、小康股份等繼續漲停。不少周一漲停的整車廠個股大幅回吐,但也有個別品種續漲,如長安汽車。

就智能汽車來說,各路資金一擁而入既會帶來機會,當然同時也會帶來競爭。投資者得具體公司具體分析,不宜將注意力過度放在概念上,須記得無論多火的概念最終都得落實到業績上。

如果一家公司僅是生產智能汽車或採用自動駕駛技術,那得看這家公司技術門檻有多高,或者說其核心競爭力如何等。雖然這類個股易產生短線機會,但若由長遠來看,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那些有獨門絕活的公司,而不是關注那些誰都可以模仿的公司。

此外,有些在金礦邊賣水或賣鐵鍬的公司亦可重點關注。這樣的公司其實也有不少,當然需要投資者進行更細緻的研究。

對於炙手可熱的自動駕駛領域風口,投資者顯然不宜忽略,雖然選股時仍得十分謹慎。今年幾乎一定是自動駕駛大年,相關受益的個股會有機會得到資金反覆關照,相對比較容易冒出牛股。

在我看來,如果投資者自始至終忽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這些熱門賽道,那麼就與之前幾年前忽略智能手機賽道是一樣的。

每個月的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即LPR利率)會定出,這回所有期限的利率仍然持平,為連續12個月持平。該利率的公布對股市並無明顯影響,因近期經濟指標稍弱,央行的日常操作也比較平穩,所以多數機構能預感到LPR利率走平。

宏觀面比較「平」,經濟復蘇不溫不火,流動性不松不緊,這種情況下股市暫時缺乏指引,大概率也只能維持平衡震蕩態勢。

雖然股指較平,可個股波動不見得會小。接下來年報、季報會進入最密集時段,所以個股機會與風險仍有不少。到了5月份,市場進入業績真空期後個股波動才會小些。

就操作而言,投資者只要所持股票的質地不錯就可以守着,等待公司業績成長。在絕大多數年份,A股都會有機會,有人戲稱為「吃飯行情」,相信今年也不會例外。

筆者已在微信平台開闢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