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訂單 跑市場 轉方向
我省外貿企業積極尋求新增長點
4月23日,位於白溝新城的星禾連創外貿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出口商品展覽廳,顧客在挑選商品。河北日報記者 李佳澤攝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河北外貿企業又開始和美國客戶談業務,抓緊生產、儘快出貨。同時,企業忙着跑市場、轉方向、穩訂單,積極尋求新增長點。
這段時間,河北明邁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同安一直忙着給美國客戶發貨。「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後,原來長期合作的美國客戶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此前暫停發運的2000萬美元訂單,正在陸續出貨。」李同安說。
短時間內交付如此規模的訂單,並非易事。李同安一邊安排團隊將美國海外倉的貨物送出,一邊加緊與船運公司協調,確保生產出的產品加緊發往美國。
伴隨着客戶回歸、市場回暖,眾多外貿企業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落片、成型、淬火、噴塗、組裝……5月20日,唐山天坤金屬工具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加班加點趕製產品。
天坤公司主要生產鋼鍬、鋁鍬、鋼叉等園林和農用工具,產品銷往海外各大商超。前段時間,公司國際業務專員楊鐵彬還在為對美訂單暫停而發愁,現在則為趕訂單忙得不可開交。
「最近收到好幾封美國客戶的郵件,不僅老客戶回來了,還有新的意向客戶諮詢報價。」楊鐵彬說,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好,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度較高,短時間內無法被取代。
同樣的劇情在石家莊金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演。「《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後,我們的郵箱就被美國客戶的訂單淹沒了,市場反應之快遠超預期。」該公司董事長紀業說。
金萱公司是一家設計、生產加工及銷售餐廚用品的外貿企業,也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紀業發現,遭遇前期短暫「停滯」後,更多美國客戶意識到中國製造的不可替代性,對後續合作展現出更積極的態度。
訂單激增的同時,物流壓力也隨之顯現。紀業說:「前期遇冷的美線航運市場突然升溫,現在是一艙難求。我們已經在預訂艙位,增加物流預算,希望儘快交貨。」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河北外貿企業以變應變。
明邁特公司正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一方面,優化產品結構,引入新型材料以豐富產品線,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加快海外布局,擴大泰國、越南等生產基地產能,增強抗風險的能力。「未來,我們要讓供應鏈更加靈活,才能在全球貿易變局中站穩腳跟。」李同安說。
從出口到出海,紀業也將目光投向東南亞。他已經在東南亞進行了三次實地考察,希望在當地建設生產線。「在東南亞設廠不僅能降低風險,還能更好地服務東盟市場。」紀業說。
改變過度依賴單一客戶或單一市場的局面,河北外貿企業放眼全球開拓新市場。
天坤公司積極向內突破,發力國內高端市場。楊鐵彬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各種對接活動,與京東、陽采、震坤行等平台建立了聯繫,以電商觸網的方式打開增量新空間。同時,持續優化海外市場結構。「在我們的外貿業務中,美國市場佔比30%左右,歐洲市場佔比更高,南美和非洲的市場佔比也不小,這降低了單一市場對我們的影響。」楊鐵彬說。
眼下,天坤公司的業務人員正籌備參加多個展會,主動對接海外新買家。楊鐵彬表示:「多條腿走路,企業經營才能夠有韌性,才能在政策變動前贏得更大緩衝空間。」(河北日報記者 馮 陽 見習記者 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