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2025年05月11日09:43:04 財經 1451

核心產品的高費率保護傘被拆除,當多元化冒進的試錯空間被壓縮,華泰柏瑞基金唯有回歸「以客戶需求為原點」的底層邏輯。韓勇時代的終結,既是公司業務結構失衡的「顯性代價」,也是打破路徑依賴的倒逼之機。

2025年5月9日晚間,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柏瑞基金」)發佈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因工作調整,韓勇不再擔任總經理,由董事長賈波代行總經理職務。值得一提的是,華泰柏瑞基金在公告中特別感謝了韓勇在任期間為公司長期穩健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華泰柏瑞基金官網

「空降」華泰柏瑞基金

韓勇在華泰柏瑞基金擔任總經理時間超過13年,堪稱公募基金行業管理崗位上的「常青樹」。

其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北京大學學習,分別獲經濟學學士、金融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是美國杜克大學的訪問學者。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註:以上人物系華泰柏瑞基金原總經理韓勇

韓勇的職業生涯始於君安證券,曾擔任海外部項目經理;後進入華夏證券擔任發行部項目經理。1994年2月,韓勇加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先後在期貨監管部、稽查部、紀委監察局以及基金監管部擔任過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等職務。

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韓勇任職於華安基金,擔任副總裁一職。在任期間,恰逢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其主導基金產品華安國際配置的維權行動,通過法律訴訟與多方談判,成功為投資者挽回4488.99萬美元和解款項及相應利息。

此外,面對華安上證180ETF瀕臨清盤的困局,韓勇通過精準優化指數跟蹤策略、組織團隊普及ETF等方式,成功扭轉產品頹勢。這些成績不僅在華安基金內部得到高度認可,也在基金行業內贏得了廣泛讚譽,為其後續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1年11月,韓勇走馬上任華泰柏瑞基金總經理。彼時公司成立已逾7年,管理規模卻始終在300億元以下徘徊。更棘手的是,因前任總經理陳國傑捲入「匿名信事件」,相關舉報信直指內部管理及業務運作問題,公司於2010年受到上海證監局現場調查,外部形象嚴重受損。

應對這一複雜局面,韓勇與時任董事長齊亮一拍即合,決心以ETF業務為突破口,打破增長瓶頸,重塑品牌形象。自華泰柏瑞基金成立之初,齊亮就確立了「做一流的ETF管理者」這一願景,以期形成差異化競爭戰略。早在2005年,公司便針對紅利主題ETF產品進行研發。2006年11月,公司推出首隻ETF產品——上證紅利ETF,這也是國內第一隻運用「Smart Beta」策略的ETF產品。

然而,在強手如林的公募江湖,即便手握創新型產品,華泰柏瑞基金欲躋身以「老十家」為代表的頭部陣營仍有漫長征途。而韓勇與齊亮兩位管理者深知,破局的關鍵全繫於滬深300ETF這張「王牌」之上。

揚名滬深300ETF首發戰役

華泰柏瑞基金啟動滬深300ETF籌備工作的時間是2007年。2010年4月,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填補了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空白。在專業投資者與行業資深人士眼中,股指期貨與ETF結合可實現期現套利等策略,相關產品的需求勢必會爆髮式增長。這為滬深300ETF的激烈競爭和日後發行的火爆場面埋下了關鍵伏筆。

在經歷三次全網測試,通過了兩次證監會主席辦公會議後,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及聯接基金於2012年3月26日正式獲批。面對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曾在華安基金主導ETF產品運作的韓勇迅速統籌調配資源,帶領團隊全面轉入ETF發行的衝刺階段。

產品發行期間,韓勇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內部郵件,提到「兩隻滬深300ETF的發行競爭,註定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的重要一頁,我們華泰柏瑞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有利的外部因素幾乎佔盡,擊敗強大對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而華泰柏瑞基金當時的對手,正是「老十家」之一的嘉實基金

2012年4月26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發售期結束,嘉實滬深300ETF則至4月27日結束。憑藉先發優勢,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首發募集規模達329.69億份,一舉刷新A股被動型產品募集紀錄;其成立時間僅早於嘉實滬深300ETF三個自然日。這在當時被業內視為戰略卡位的關鍵體現。

馬太效應顯著的指數型基金領域,規模與流動性會形成天然的正向循環——產品規模越大,交易活躍度越高,投資者買賣時的滑點和衝擊成本越低,資金進出的便利性顯著提升,進而持續吸引增量資金申購。作為國內首批發行的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市場競爭中持續領跑,成為支撐公司ETF業務乃至整體發展的核心支柱。

Wind數據顯示,華泰柏瑞基金的管理規模從2011年末的134.06億元飆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6339.42億元,行業排名從第38位躍至18位。其中,ETF產品的管理規模上漲超4500億元,僅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一隻產品管理規模便超過3300億元。

圖:華泰柏瑞基金在管基金數量及規模變化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Wind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失利

遺憾的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成功未能推動華泰柏瑞基金形成多元化的ETF產品矩陣。隨着ETF賽道競爭白熱化,華泰柏瑞基金的產品結構失衡問題飽受爭議。Wind數據顯示,當前華泰柏瑞基金旗下ETF產品共計51隻,其中僅有4隻ETF管理規模突破百億大關。

表:華泰柏瑞基金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ETF產品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到2025年5月9日

反觀同為「ETF大廠」的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ETF產品線更加全面。易方達基金的9隻百億級ETF產品不僅覆蓋滬深300、創業板指等「老牌」寬基指數,還延伸至A500等市場「新寵」。華夏基金的11隻百億級ETF產品則在深耕上證50、科創50等寬基指數的同時,持續加碼半導體、機械人等高景氣行業賽道。

表:易方達基金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ETF產品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到2025年5月9日

表:華夏基金管理規模超過百億的ETF產品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到2025年5月9日

儘管華泰柏瑞基金在ETF領域布局甚早,但直到2020年,公司才迎來ETF產品的密集發行潮,特別是在行業指數賽道開啟批量布局。此前,公司相對有限的資源長期向量化投資領域傾斜。自2012年起,以田漢卿為代表的海歸量化團隊便獲得公司的大力扶持,先後推出十餘只公募量化產品,構建起覆蓋主動量化、指數增強等細分領域的產品線。

市場的發展並未如預期般順利,量化投資囿於小眾賽道,難以成為國內公募行業的主流投資品類。與此同時,國內私募量化機構憑藉靈活的策略機制、極具吸引力的超額收益分成模式迅速崛起,其高頻交易、機器學習等前沿策略迭代速度遠超公募機構。公司在量化領域的持續投入不僅未能培育出新的業績增長引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ETF等優勢業務的發展資源。

2018年,並未滿足於「單張王牌」優勢的韓勇仍在試圖尋找華泰柏瑞基金的「第二增長曲線」,將關注點放在了主動權益領域。公司不僅外聘具有海外頂級投行對沖基金投研背景的李曉西擔任副總經理兼投研負責人,還將華安基金原指數與量化投資事業部助理總監牛勇納入麾下。至於ETF業務,華泰柏瑞基金當年只發行了兩隻產品,合計發行規模僅有22億元,而全市場ETF發行規模超過760億元。

然而,頂着「華爾街大鱷」光環的李曉西與身披「金牛獎」榮耀的牛勇,在華泰柏瑞基金實際操盤時盡顯水土不服。前者管理過的5隻基金產品里有4隻任職回報均為負數,其中兩隻虧損幅度超過40%;後者任職虧損超過50%的基金產品多達4隻。

表:基金經理李曉西曆任基金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止到2025年5月9日

表:基金經理牛勇歷任基金

華泰柏瑞揮別「韓勇時代」!轉向失靈的「ETF巨輪」困在降費漩渦里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Wind

兩位主動權益的核心人物匆匆卸任後,接棒的基金經理多是缺乏獨立操盤經驗的新人。這場聲勢浩大的轉型不僅未能為華泰柏瑞基金打開主動權益市場,還嚴重消耗了公司的市場信譽,讓投資者對其專業性與管理能力產生質疑。

費率改革下的「斷舍離」

2024年11月19日,華泰柏瑞基金發佈公告稱,為更好地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理財需求,自11月22日起,調低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及其聯接基金的管理費率和託管費率。調整後,上述產品的年管理費率由0.50%降至0.15%,年託管費率由0.10%降至0.05%。

此前,由於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規模保有量上佔據絕對的優勢,產品能夠維持較高檔位費率。但隨着公募行業費率改革深化,降費已然成為華泰柏瑞基金順應監管導向、應對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

當核心產品的高費率保護傘被拆除,當多元化冒進的試錯空間被壓縮,華泰柏瑞基金唯有回歸「以客戶需求為原點」的底層邏輯。韓勇時代的終結,既是公司業務結構失衡的「顯性代價」,也是打破路徑依賴的倒逼之機。

作者 | 趙紅揚

編輯 | 吳雪

來源:新刊財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外貿逆風翻紅!一季度進出口「U型反彈」超預期 - 天天要聞

中國外貿逆風翻紅!一季度進出口「U型反彈」超預期

「1月跌、2月平、3月猛衝!」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畫出漂亮上揚線——從1月下降2.2%到3月勁增6%,硬核上演「U型反彈」。三大引擎驅動逆襲1️⃣ 52.9萬家外貿企業中
何為「促進型立法」?民營經濟促進法告訴你 - 天天要聞

何為「促進型立法」?民營經濟促進法告訴你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4月30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施行。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發展,也面臨著困難和挑戰。
19隻自主可控潛力股,4隻年內漲幅超30%,2隻獲機構大幅加倉 - 天天要聞

19隻自主可控潛力股,4隻年內漲幅超30%,2隻獲機構大幅加倉

自主可控是指在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依靠自身的研發、創新和生產能力,實現對關聯環節和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控制,減少對外部依賴,保障自身的發展安全和競爭力。今年4月份以來的關稅貿易戰,自主可控作為抵禦外部風險的關鍵屏障,成為市場重要投資主線之一。
盤活煤電、甩賣光伏,曾經的綠電代煤「急先鋒」國電投怎麼了? - 天天要聞

盤活煤電、甩賣光伏,曾經的綠電代煤「急先鋒」國電投怎麼了?

文 | 華夏能源網「綠電之王」國家電投在甩賣一系列光伏電站之後,又開始騰挪、重組煤電資產。僅僅一兩年前,彼時銳意綠電代煤的國家電投剛進行了一輪罕見的煤電資產「大甩賣」。華夏能源網獲悉,5月5日晚間,國家電投旗下A股上市公司電投能源(SZ:002128)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國家電投集團...
不用猜了!經濟日報發聲!下周,A股要迎來變盤了 - 天天要聞

不用猜了!經濟日報發聲!下周,A股要迎來變盤了

一周的行情走完了,月線收陽,年線收陽,甚至均線也拐頭了。股票也普漲了,大家的情緒依舊悲觀。市場,永遠都是絕大多數人虧損,無論行情好壞都不會改變結局。股市是對手盤的博弈,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獨立交易體系。
月入1.2萬元負債1.2億元,一對夫妻申請破產 - 天天要聞

月入1.2萬元負債1.2億元,一對夫妻申請破產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佈了一起破產清算申請公告,一對月收入1.2萬元的退休夫妻,申報了超過1.2億元的債務。記者從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破產申請公告中看到,63歲男子劉某和62歲的牛某為夫妻關係,兩人均申報目前退休狀態,其中妻子牛某申報每月收
馬雲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馬雲最新發聲!

潮新聞客戶端消息,5月10日是第21個「阿里日」,5月9日晚,馬雲現身阿里總部「創業公寓」湖畔小屋,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也在現場。馬雲現場鼓勵員工堅持創業精神,持續創新。湖畔小屋是剛剛於阿里全球總部亮相的一座復刻版「創業公寓」。
黃金近期走勢預測 - 天天要聞

黃金近期走勢預測

1.短期走勢:回調壓力與波動加劇技術性調整需求:黃金在4月22日觸及歷史高點3500美元/盎司後,因市場情緒過熱、獲利了結及美元指數反彈等因素,進入回調階段。截至5月9日,現貨黃金價格跌至3305美元/盎司,較峰值跌幅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