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洪言微語
大跌之後,今天市場出現結構化反彈行情。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58%報3145.55點,深證成指漲0.64%報9424.68點,創業板指與科創50指數分別以1.83%和1.72%的漲幅領跑。全市場成交額達1.65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52億元,近3300隻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市場情緒明顯回暖。
消息面上,各方協同發力穩定市場。央行與中央匯金協同發聲,明確通過再貸款工具為市場注入流動性,被市場解讀為「類平準基金」機制落地。金融監管總局同步上調險資權益投資比例上限,新華保險等機構積極響應增持承諾。盤中上市公司密集發佈的增持回購與業績預增公告,盤後社保基金理事會宣布近期持續增持A股。這些舉措形成政策組合拳效應,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為市場築起堅實防線。
展望後市,在資金托底下,大跌風險可控,戰略上應積極樂觀。但鑒於關稅升級的主邏輯仍未消除,戰術層面仍應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反彈行情的持續性。尤其是美國時間4月9日全球對等關稅正式落地,或對市場情緒帶來二次衝擊。若屆時市場大幅下挫,可視作階段性的利空出盡。
操作層面,近期應重點提升組合的防禦性,把握紅利、純內需以及指數龍頭股的結構性機會,避免追高。同時,着眼於中期,關注科技成長風格的逢低買入機會。
回到今日行情,防禦屬性依舊凸顯。一方面,農業、消費等防禦性板塊與高股息中字頭個股受避險資金追捧;另一方面,新能源、科技等高彈性品種受業績分化與外部環境影響波動加劇。
具體看,農業板塊全線爆發,轉基因、糧食概念及養殖類個股表現尤為強勁,秋樂種業、神農種業等多隻個股封於20%漲停板。商業百貨板塊掀起漲停潮,永輝超市等近20隻個股漲停,消費領域中的乳業、食品飲料板塊亦跟隨上行。中字頭概念股活躍,中糧科工、中儲股份等央企標的受資金青睞。不過,消費電子、機械人等科技板塊承壓,立訊精密連續三日觸及跌停,秦川機床等近十隻個股跌停。
行業層面,農林牧漁(7.81%)、商貿零售(3.44%)、食品飲料、煤炭、美容護理等均漲超3%,電子(-1.69%)、汽車(-1.63%)、通信、紡織服飾、機械設備、輕工製造等外需依賴型板塊跌幅靠前。
周內兩日行情看,僅農林牧漁收漲5.51%,食品飲料(-1.26%)、銀行(-3.07%)、公用事業、煤炭等跌幅較小;機械設備(-12.76%)、通信(-12.55%)、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傳媒、汽車等9個行業均跌超10%。

港股來看,全天寬幅震蕩。恒生指數早盤一度沖高漲超3%,最終收漲1.51%報20127.68點,成功守住2萬點心理關口。恒生科技指數盤中最大漲幅達6%,收盤上漲3.79%至4568.38點;恒生國企指數收漲2.31%報7430.62點。全市場成交額達4331.57億港元,處於年內高位水平,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236億港元。
結構上,大消費板塊成為市場主引擎,周大福以9.1%的漲幅領漲藍籌股,京東集團、網易分別上漲8.9%和7.5%,帶動恒生必需性消費行業指數大漲4.1%。消費細分領域全面開花,乳製品板塊中優然牧業飆漲13%,中國飛鶴漲超8%、蒙牛乳業漲超5%;餐飲股海底撈上漲2.4%,青島啤酒、華潤啤酒均錄得超4%漲幅。
此外,醫藥板塊在政策預期驅動下回暖,一脈陽光單日暴漲36.9%,成為港股通成分股中表現最搶眼標的。科技股也延續修復態勢,智能駕駛與機械人概念股表現尤為亮眼,互聯網龍頭也普遍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