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張陽
(4月3日,小米股價分時走勢圖)
4月3日,小米集團(1810.hk)港股上演戲劇性反轉:早盤一度跌至43.550港元,創近兩個月新低,但在午後突然直線拉升,最終收報45.900港元,單日漲幅達3.03%。
這一反彈終結了連續三日的暴跌,但與3月19日的歷史最高價59.45港元相比,仍下跌22.79%。
3日下午,各大網絡平台上都有網友聚集發帖討論,認為股價回調是「抄底」良機,高呼「加倉」。
股價回漲,當事人刪博引發關注
小米su7高速事故後,股價像坐過山車一樣狂跌。4月2日收盤時,股價跌到44.55港元,較事故前最高時的59.45港元暴跌近三成,三天時間公司市值蒸發超過1200億港元。
4月2日晚,撞車事件在輿論場出現新的動向。此前在微博平台發佈事故相關信息的@詩雨370491153已刪除所有博文。該用戶曾詳細描述su7爆燃事故經過,並對事故責任認定結果提出質疑,其微博內容一度引發廣泛關注。
目前,刪除博文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負面輿論衝擊,為小米股價企穩反彈提供了潛在契機。
部分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微博信息的刪除,或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此前事件對市場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為小米股價企穩提供了一定支撐。
儘管如此,事故的具體原因和最終責任認定仍有待官方調查結果。
「抄底」聲浪湧現,節後仍存變數
在小米股價出現波動的同時,網絡上「抄底」聲音愈演愈烈。
部分網友認為,單一事故不應過度影響對小米汽車長期前景的判斷。他們認為,股價回調可能是短期現象,反而帶來逢低買入機會,並對小米品牌和產品表示信心。
「新產品初期出現問題難以完全避免,關鍵在於企業如何妥善處理。小米的市場潛力依然巨大,不應因個別事件而動搖長期信心。」有小米用戶在社交平台表示。
但也有網友持謹慎態度,認為在更多信息披露前,盲目「抄底」存在風險。他們傾向於觀望,等待事故調查結果和小米官方更明確的回應,再做投資決策。
清明假期期間,港股休市。這段「冷靜期」對市場各方都至關重要。市場將關注小米官方是否會發佈權威信息,以及投資者對事件的最終解讀。小米汽車的未來發展,也將面臨一次市場信心的檢驗。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於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