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提振消費工作部署,濟南印發《濟南市關於工業穩產優供助力提振消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2025年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300個以上,開展精準供需對接活動400場次以上,新能源汽車產量達50萬輛以上。
根據《行動計劃》,濟南市將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累計培育優勢工業產品3700種以上,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和消費名品,通過推動工業企業平穩生產、不斷優化產品供給結構,不斷滿足居民消費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高品質需求。為實現上述目標,濟南市從推動設備更新、建強質量品牌、支持以舊換新等三個層次提出11條精準支持措施。
推動濟南吉利、比亞迪汽車產量實現新突破
在推動設備更新,提升優質產品供給方面,支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搶抓國家「兩新」政策機遇,深入推進技術改造,支持石化、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進行設備更新改造。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補貼,對普通技術改造項目和整生產線、整車間、整工廠的智能化改造項目,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給予支持。
抓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引導企業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實施一批技改項目,加強技改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全年實施重點技改項目300個以上,推進比亞迪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濟南吉利、比亞迪汽車產量實現新突破。積極申請「省級技改專項貸」獎補,爭取上級有關政策支持。
加快推動汽車行業改造提升。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建設新項目,推動新能源乘用車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儘快達效。鼓勵支持燃油乘用車企加快轉型升級,加快引入新能源優勢車型。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0萬輛以上。
全年舉辦各級各類供需對接活動400場以上
在建強質量品牌,開展精準營銷推廣方面,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行動。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大方向,面向智能家居、紡織服裝、特色食品、智慧醫藥等重點行業,聚焦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用戶服務等關鍵環節,申報一批技術先進、成效顯著、可複製易推廣的省級以上「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推動實現資源數字化、生產柔性化、產業鏈協同化,提升消費品企業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加強優質品牌培育。深入挖掘自主創新、品質高端、信譽良好的消費品牌,從歷史經典、時代優品、潮流新銳三個維度選樹中國消費名品,定期向工業和信息化廳擇優推薦。組織企業參與國家、省相關部門組織的名品推介、產業互動、海外推介活動。
遴選發佈《2025濟南優勢工業產品目錄》,組織企業申報「山東製造·齊魯精品」,持續提升濟南優勢工業產品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培育和申報年度特色優質食品目錄產品和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聚區,打造省級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群、強縣、強鎮。
強化供需精準對接。圍繞13條標誌性產業鏈、34條重點產業鏈,常態化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推動更多鏈主、龍頭企業與優質中小企業開展精準對接交流,促進企業在供需對接、訂單配套、技術合作、供應鏈金融等方面加大合作,全年舉辦各級各類活動400場以上。對經篩選符合相應規定和條件的產品推介會、產銷銜接會等活動組織者,按場次給予支持。
搭建高端消費載體。組織企業參與2025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山東手造」精品展、山東家電消費節、傢具家電等系列展銷活動,助力拓展市場空間;加強濟南市工藝美術高端人才建設,培育創作優秀作品,加強社會宣傳,引領高端需求,促進時尚消費。
鼓勵各區縣深入實施工業穩產優供相關措施
在支持以舊換新,挖掘新型消費潛力方面,提升消費電子供給能力。依託山東省首件套電子產品申報工作,積極組織企業參與申報山東省首件套電子產品,助力創新電子產品打響品牌、開拓市場。
深度促進綠色消費。繼續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做好政策宣貫、惠民行動、產品推介,激發農村地區綠色消費潛力。
拓展數字創意消費。依託山東省打造元宇宙創新「名品」和應用「名景」活動,積極組織企業參與申報,牽引帶動全市元宇宙產業消費。
強化工業文化賦能。支持有關行業協會及企業圍繞工業文化主題打造周邊衍生品,滿足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對保存完好且與工業相關的老工廠、老建築,探索打造工業類博物館、特色街區、實踐教育基地等路徑,與城市更新有機融合,加強工業遺產活化利用,實現工業旅遊新體驗,推動更多工業文化遺存納入省級以上工業遺產保護目錄。
同時,將加強省、市、區縣(功能區)縱向聯動,深化政府相關部門協同配合。鼓勵各區縣深入實施工業穩產優供相關措施,圍繞設備更新、打造品牌、挖掘新型消費潛力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定期對重點任務進行督促落實,及時梳理解決工業穩產優供助力提振消費行動中的堵點卡點問題,推動形成供需良性互動、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的生動局面。
(濟南日報·愛濟南 記者:許凱)
來源:濟南日報·愛濟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