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在世界經濟緊密相連的大格局下,中國始終帶着滿腔熱忱與真誠,投身於與各國攜手共進的發展浪潮中。
秉持着互利共贏的堅定信念,中國積極與全球各地開展廣泛且深入的經貿合作,為眾多國家的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注入強勁動力。
非洲國家尼日爾,在過往的漫長歲月里,同樣受益於與中國的友好合作。
中石油等眾多中國企業在尼日爾的土地上傾盡全力,如同勤勞的拓荒者,在這片廣袤大地播撒希望的種子,辛勤耕耘,助力當地石油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斐然成績,如今尼日爾為何在此時突然 「變臉」?
多年來雙方攜手同行、共同創造的深厚情誼,難道就這般脆弱,不堪一擊?
這背後究竟隱匿着怎樣不為人知的真相和錯綜複雜的暗流涌動?
心血澆灌出的繁榮之花
回溯到 2003 年,懷揣着開拓精神與堅定決心,中國企業勇敢無畏地踏上了尼日爾這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土地。
那時的尼日爾,投資環境堪稱惡劣,在西方企業眼中,這裡就是一個 「無底黑洞」,投入資金無異於打水漂,因此紛紛選擇冷眼旁觀,避之不及!
但中國企業沒有絲毫退縮,毅然決然地要在這片看似荒蕪、毫無生機的土地上闖出一條血路,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在尼日爾那片不毛之地上,中國建設者們開啟了一段異常艱辛的創業之旅。
為了構建起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從最基礎的道路建,到油田開採設備的精心安裝與反覆調試,再到石油煉化廠從圖紙變為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工廠,每一個環節都飽含着無數的心血與付出。
經過長達 22 年如一日的不懈拼搏與努力,中國企業在尼日爾創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偉大成就。
阿加德姆油田、畢爾瑪油田先後順利投產,源源不斷地為尼日爾的經濟發展輸送着 「黑色血液」。
尼日爾 - 貝寧原油外輸管道宛如一條鋼鐵巨龍,橫跨大地,將石油資源高效輸送到各地。津德爾煉油廠的建成,更是讓尼日爾在石油產業的深加工領域邁出堅實步伐。
這些項目的成功落地,徹底改寫了尼日爾的石油產業格局,實現了從依賴進口到能夠出口創匯的華麗轉變,極大地增強了尼日爾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到來,猶如一場及時雨,為尼日爾當地民眾帶來了大量寶貴的工作崗位。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中國企業還悉心培養了一批批技術嫻熟、經驗豐富的成熟產業工人,為尼日爾本土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毫不誇張地講,中國企業就如同強大的引擎,有力地推動着尼日爾經濟這輛列車在發展的軌道上快速前行。
中國企業為尼日爾的發展付出了這麼多,這是實實在在的幫助,真不應該被辜負!
這些話語,道出了無數關注者的心聲,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企業在國際合作中展現出的擔當與奉獻精神。
「友誼小船」 說翻就翻
然而,就在人們對未來合作前景滿懷期待之時,尼日爾的一系列舉動卻猶如一記記沉重的悶雷,在平靜的湖面上激起千層浪,令人大為震驚,跌破眼鏡。
根據相關媒體的詳細報道,尼日爾方面先是強硬要求驅逐中國企業的三名高管,緊接着毫不留情地查封了中國企業的銀行賬戶,使得企業資金流轉陷入停滯,經營活動遭受重創!
更為過分的是,連中國企業歷經多年苦心經營、為當地提供諸多便利的酒店,也被尼日爾註銷了營業執照,面臨被迫停業的困境。
這一系列步步緊逼、毫無道理的行為,就像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向雙方多年來精心培育的合作之樹,使得原本枝繁葉茂的大樹搖搖欲墜。
探究這一系列變故的起因,或許與一筆貸款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去年,出於對尼日爾發展需求的考量以及雙方友好合作的基礎,中國企業慷慨地向尼日爾當局提供了一筆高達 4 億美元的貸款。
如今,這筆貸款已經到了約定的還款期限,可尼日爾方面卻沒有絲毫要還錢的意思,彷彿將這筆債務拋諸腦後。
不僅如此,他們還堂而皇之地打着促進公平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對中國企業展開一系列不合理的打壓行動,妄圖通過這種不正當手段,迫使中國企業做出讓步,進而達到他們抹平債務的自私目的。
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也無法接受。
海外投資安全何去何從
尼日爾此次對中國企業的惡劣行徑,絕非偶然發生的孤立事件!
長期以來,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歐美西方勢力出於各種複雜的政治、經濟利益考量,一直對中國企業充滿敵意,在非洲等地極力排斥中國企業進入。
他們利用自身在國際輿論、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影響力,對中國企業進行無端抹黑、造謠污衊,試圖破壞中國企業在當地的形象和聲譽,阻礙中國企業的投資發展進程。
中石油作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實力和廣泛的影響力,擁有豐富的海外投資經驗和完善的風險應對機制。
然而,即便如此,在面對尼日爾這樣的突髮狀況時,也顯得有些措手不及,遭受了巨大損失。
如果連中石油這樣的行業巨頭在海外投資中都會遭遇如此不公、如此嚴峻的對待,那麼眾多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又將會面臨多麼複雜、多麼嚴峻的挑戰呢?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多管齊下,綜合施策。
在進行海外投資之前,我們應與當地政府進行充分溝通協商,要求對方提供具有實際價值的資源抵押或其他切實可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保證措施,以此作為合作的重要前提條件。
同時,簽訂具有權威性、嚴謹性的法律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提前納入合同條款進行規範和約束,為投資安全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要積極主動地在當地及周邊地區施加一定的影響力。
通過開展人文交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加強與當地民間組織和社區的合作等多種方式,增進與當地民眾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樹立中國企業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提前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的準備工作,及時掌握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動態信息,以便在風險來臨之前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最重要的是必須讓世界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不容侵犯!
我們應具備使用武力保護的能力和決心,這並非是要主動挑起衝突或戰爭,而是要向那些妄圖侵犯中國企業權益的勢力表明我們的堅定立場和強硬態度。
只有讓對方明白侵犯中國企業權益將面臨嚴重後果,他們才會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妄為。
結語
尼日爾此次對中國企業的 「背刺」 行為,無疑給我們上了一堂極其深刻、發人深省的課!
在國際合作的廣闊舞台上,中國始終堅守真誠友善、合作共贏的原則,以開放包容的胸懷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為合作國家的發展不遺餘力地貢獻力量,帶去實實在在的福祉。
但殘酷的現實也讓我們不得不清醒地認識到,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瞬息萬變,並非所有國家都能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情誼,並非所有合作都能一帆風順、毫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