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董興生
繼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下跌25%後,gucci(古馳)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繼續下滑24%。
去年,gucci接連下滑的銷售額,直接影響了其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的整體業績。2月11日,開雲集團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集團營收同比下降12%至171.94億歐元,歸屬於集團的凈利潤同比下滑62%至11.33億歐元。其中,開雲集團主力品牌gucci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23%至77億歐元。
gucci門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gucci是全球最具時尚影響力的奢侈品牌之一,如今卻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4年,gucci每一季度的收入均有所下滑。而曾為品牌提出「gucci ancora(安可拉紅)」的創作總監sabato de sarno,也在財報發佈前一周黯然退場。
gucci將何去何從?
受gucci影響,開雲集團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62%
開雲集團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去年,集團營收171.94億歐元,在可比基礎上下滑12%;經常性經營利潤為25.54億歐元,同比下滑46%,創2016年以來新低;歸屬於集團的凈利潤為11.33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62%。集團擬派股息每股6歐元。
去年,開雲集團利潤大幅下跌,主要原因系其核心品牌gucci的業績低迷。開雲集團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gucci整體收入同比下降23%至77億歐元;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收入同比下滑9%至28.81億歐元;葆蝶家(bottega veneta)收入則同比增長4%至17.13億歐元。
gucci店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值得注意的是,在奢侈品市場,gucci曾與lv等頂奢皮具品牌一同躋身於銷售額百億歐元俱樂部。翻開開雲集團財報可以發現,gucci在2024年每一季度的收入均有所下滑,同比降幅分別為:21%、20%、25%、24%。「gucci決定開雲集團整體走勢。在沒有第二個gucci出現的情況下,開雲集團業績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行業專家周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
在周婷看來,gucci業績下滑的核心原因在於品牌形象下滑以及產品創新乏力,前一個原因讓很多高端消費者開始拋棄gucci。「而前幾年靠產品創新創造的輝煌局面也在下滑,產品讓客戶不再有新鮮感,沒有受客戶歡迎的產品創新,老客戶進一步流失,新客戶也不再選擇」。
開雲集團首席執行官françois-henri pinault在業績聲明中表示,正在加大集團旗下幾個品牌的轉型,首先就是gucci。「提高傳播力,優化產品戰略,提高分銷質量」,是françois-henri pinault對gucci作出的「新決定」。
2025年奢侈品市場將回暖,但大牌面臨小眾高端品牌圍攻
近年來,為進一步激發核心品牌gucci的消費力,開雲集團對其進行了高管調整。2023年,引入新創作總監sabato de sarno,sabato de sarno試圖用「gucci安可拉紅」進一步塑造品牌的行業形象。
在奢侈品市場,提及「愛馬仕橙」與「tiffany藍」,人們立即聯想到對應的品牌。這對品牌而言,是其鮮明形象與獨特定位的有力體現。sabato de sarno認為,在色彩領域中,古馳安可拉紅代表着起點,這一深植於品牌歷史的象徵性色調,在整個系列中成為一種標識。
彼時,gucci曾在中國多座城市地標,如上海•張園、成都太古里和skp、深圳灣萬象城以及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和skp等,同時開啟「gucci安可拉紅」線下空間,希望讓品牌深入人心。但業內認為,sabato de sarno並未給gucci帶來太多活力。此番,在開雲集團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前一周,sabato de sarno黯然退場。他離開後,「gucci安可拉紅」該何去何從?
「gucci安可拉紅」在上海的線下空間 圖片來源:品牌方供圖
「gucci之前的成功在於產品標識的突出性,產品元素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品牌元素,而不是產品缺乏識別性,過度的強識別性反而會讓客戶覺得太誇張而被拋棄。」周婷向記者表示,「gucci安可拉紅」仍然在強調識別性,因此從本質上講和之前那些花花綠綠的裝飾元素起到的是同樣的效果,「看似創新,其實在走老路,自然收穫不到想要的效果」。
而今的消費市場和消費者與以往迥然不同。「現在基本不存在通過一個色彩就能支撐起一個強識別性的奢侈品牌的市場空間,也無法用它佔領客戶心智。」周婷進一步告訴記者,「tiffany藍」等是在信息傳播尚未特別通暢,消費者心智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產生的。
實際上,從百億歐元銷售額俱樂部「退出」的gucci,也是時奢界風雲變幻的一個縮影。面對瞬息萬變的時尚潮流,即便是行業巨頭,也需時刻警惕。
「2025年,奢侈品市場會有一定程度回暖,但是不會像大家預測得那麼明顯,品牌多極化將是必然趨勢。」周婷認為,傳統奢侈品牌仍然擁有最大機會,依舊是奢侈品市場的主體。「但是市場份額相對而言會被高端的小眾品牌稀釋,增速適當放緩也是必然。我們預測今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將獲得個位數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