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出任央行黨委委員 市場溝通經驗豐富、擅長預期引導

2025年01月22日18:52:19 財經 187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據國新網最新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上午9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鄒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上述消息顯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已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另據國新網2024年12月18日公布的《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2025年新聞發言人名錄》,中國人民銀行有三位新聞發言人,鄒瀾是其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鄒瀾還曾任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巡視員、副司長等職位。2019年5月,原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赴任建行副行長後,鄒瀾接替紀志宏擔任金融市場司司長。2022年5月,鄒瀾接任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一職,直至此番履新。

多位在工作中接觸過鄒瀾的受訪人士向記者表示,鄒瀾專業功底深厚,善於化繁為簡,能把複雜的專業內容講得簡單易懂。2025年1月14日,鄒瀾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貨幣政策司司長的身份出席國新辦發佈會,並就國債收益率的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出任央行黨委委員 市場溝通經驗豐富、擅長預期引導 - 天天要聞

鄒瀾表示,長期國債收益率既反映市場對未來長期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也會受到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他還稱,經濟預期的好轉最終一定會反映到國債收益率水平中。彼時就有債市人士告訴記者,這段話清晰地表達出央行的態度,並在市場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官網顯示,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仍為「一正四副」的行領導格局,分別為行長潘功勝,副行長朱鶴新、宣昌能、陸磊、陶玲,另有一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央行紀檢監察組組長曲吉山。

市場溝通經驗豐富、擅長預期引導

鄒瀾具有豐富的市場溝通經驗,近年來曾多次以金融市場司司長和貨幣政策司司長的身份亮相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和央行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並對相關政策作出回應。

例如,2025年1月14日,鄒瀾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貨幣政策司司長的身份出席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並對央行為何暫停國債買入作出解答。鄒瀾表示,考慮到中國債券市場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20世紀90年代以後,沒有經歷過大的波折,不是所有的投資者、管理者,尤其是社會公眾,都熟悉政府債券投資回報背後隱藏的市場價格風險。因此,人民銀行加強了宏觀審慎管理,多次提示風險,強化市場監管,並且在一級市場發行較少的時間段,暫停在二級市場買入操作,轉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動性,這樣能夠避免影響投資者的配置需要,加劇供需矛盾和市場波動,目的就是希望市場能夠行穩致遠。

再如,2024年4月18日,鄒瀾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的身份出席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並對實際利率的含義進行了通俗解讀。鄒瀾表示,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所以它既和名義利率有關,也受到通脹形勢影響,這兩年名義利率是在持續降低,為促進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內需是偏弱的,物價低位運行,這個情況是同時存在的。

鄒瀾還稱,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以及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的過程之中,不同領域的經濟金融指標的分化會顯著加大。除了看平均數,還要分結構來看,不同的行業和企業的貸款利率是存在差異的,同時產品價格的漲跌幅度也是不同的,這樣感受到的實際利率是不一樣的。彼時就有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鄒瀾對實際利率的解讀清晰透徹,對從業人士頗有啟發。

又如,2021年1月15日,鄒瀾以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的身份出席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並對央行開展的房地產金融調控工作進行了介紹。鄒瀾表示,央行牽頭金融部門加強對各類資金流入房地產的統計監測,引導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合理增長,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製造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新增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從2016年的44.8%下降到2020年的28%。

繼續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

從近年來央行的多次公開表態也可以看出,其對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頗為重視,而擔任新聞發言人的鄒瀾也必將在此方面着重發力。

2024年11月12日,央行主管金融時報發佈文章稱,據觀察,2023年以來,央行與市場的溝通機制愈發通暢:一是對外溝通更有信息量,潘功勝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披露了降准、降息等政策,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二是多渠道、遞進式加強宣傳解讀,以長期國債收益率為例,中國人民銀行先是在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新聞稿上表示了關切,後又陸續通過接受採訪、貨政報告專欄等方式,持續提示長期國債利率潛在風險,還對未來開展國債賣出操作進行了說明;

三是不迴避問題,主動答疑解惑,對市場關心的實際利率偏高問題,央行在2024年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上就正面分析了實際利率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徵;

四是語言更直白,科普性增強。202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就用了老百姓能看得懂的語言,解釋了「錢去哪、錢在哪」的問題;在提示長期國債風險時,也通俗地說明了久期放大效應等債券專業詞彙。

貨幣政策框架轉型是央行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內容, 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也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央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中表示,未來,要繼續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框架轉型。隨着直接融資進一步發展,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產品類型、傳導鏈條都更加複雜,貨幣政策直接調控金融總量的難度不斷上升,貨幣政策框架轉型需要持續推進,更加註重發揮價格型調控的作用。通過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升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理順由短及長的利率傳導關係,充分發揮利率調節金融資源配置機制的效果,能夠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實效。

2024年9月5日, 鄒瀾還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就央行如何進⼀步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回答了記者提問。鄒瀾表示,央行將結合經濟金融發展變化,以及對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審慎評估,進一步優化完善中國特色貨幣政策框架。具體將採取四方面舉措:一是要優化貨幣政策調控的中間變量,二是改革利率調控機制,三是不斷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四是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

在談及如何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時,鄒瀾介紹,貨幣政策傳導實際上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從央行到金融市場的傳導,另一個是從金融市場到實體經濟的傳導。

「前者需要通過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提升貨幣政策透明度、增強金融機構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可以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後者需要着力打通傳導堵點,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促進供求平衡,支持經濟政策着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領域,提升對消費、投資等實體經濟變量的傳導效果,增強金融服務着力點。」鄒瀾如是表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巴菲特自己公司的股票在宣布繼任者後第一個交易日下跌 - 天天要聞

巴菲特自己公司的股票在宣布繼任者後第一個交易日下跌

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BRK-B)股價周一開盤‬下跌了5%,午後‬又‬下跌了5%,因為該企業集團的董事會表示,它已一致批准長期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任命副總裁格雷格·阿貝爾為繼任者,從2026年開始。截至會議中期,A類股票跌至每股7
「五一」消費數據出爐!寶雞消費市場UP↑ - 天天要聞

「五一」消費數據出爐!寶雞消費市場UP↑

「五一」假期,寶雞消費市場持續升溫,重要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應有序。全市52戶重點監測企業節日期間實現銷售額4909.19萬元,同比增長13.75%。其中,32家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218.22萬元,同比增長14.51%;20家餐飲企業實
銀行「割韭菜」還是無奈之舉?儲戶的錢袋子該往哪放? - 天天要聞

銀行「割韭菜」還是無奈之舉?儲戶的錢袋子該往哪放?

2025年4月,一場存款利率的「跳水大賽」在銀行界上演!多家民營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部分銀行甚至在一個月內連續三次調降。例如,吉林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從2.4%降至2.05%,眾邦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從2.6%直降到2.4
熱點思考 | 美國經濟:滯脹困境、金融脆弱性與美聯儲對策——關稅「壓力測試」系列之五 - 天天要聞

熱點思考 | 美國經濟:滯脹困境、金融脆弱性與美聯儲對策——關稅「壓力測試」系列之五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申萬宏源宏觀作者: 趙 偉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陳達飛 首席宏觀分析師聯繫人: 陳達飛摘要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幅度和演繹大超市場預期,引發金融市場巨震。關稅的經濟衝擊有多大、後續如何演繹?美國經濟的衰退前景如何、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的「壓力測試」是否會再次上演?一、關稅衝擊的動態路...
5月6日金價強勢反彈超2%!今日金價最新行情速遞! - 天天要聞

5月6日金價強勢反彈超2%!今日金價最新行情速遞!

今日金價多空博弈白熱化,國際金價強勢反彈超2%!(北京時間5月6日黃金夜盤動態追蹤)日內行情異動全記錄1. 價格劇烈波動:國際金價上演V型反轉,亞盤時段受美元短暫反彈壓制下探3265美元,歐盤開啟後加速沖高,美市早盤突破3320美元心理關口
建邦高科衝刺港股:年營收39.5億 沙特阿美與晶科能源是股東 - 天天要聞

建邦高科衝刺港股:年營收39.5億 沙特阿美與晶科能源是股東

雷遞網 雷建平 5月5日建邦高科有限公司(簡稱「建邦高科」)日前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年營收39.5億建邦高科是一家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銀粉的企業,銀粉產品主要用於光伏銀漿(生產光伏電池的關鍵原材料)的生產。於往績記錄期間,建邦高科的主要優勢之一在於生產高端銀粉的能力,該等銀粉最終用於生產更新型的...
假裝蘋果可以一夜之間離開中國,這是神話!印度還差得遠 - 天天要聞

假裝蘋果可以一夜之間離開中國,這是神話!印度還差得遠

就連華爾街最看空蘋果的人也表示,將生產轉移到印度的計劃是不現實的。為什麼?因為製造業不僅僅關乎勞動力成本,還關乎基礎設施、人才和供應鏈深度。讓我們比較一下中國和印度。首先,效率和規模。中國的製造業生態系統領先幾十年。深圳可以在24小時內生產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 天天要聞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五一」期間,位於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春汽開區」)的乙四路道路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施工,力爭在5月底完工。這條道路紅線寬度40米,建成後能夠全面滿足一汽新能源動力總成事業部產能釋放需求。 不遠處,長春凱源汽車部件項目也在加速建設中。該項目將打造集現代化製造、智能化倉儲於一體的現代產業集約中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