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的 A 股收官之戰頗為慘烈,大盤指數破位下挫,給股民們的新年蒙上了一層陰影。當下市場寒意陣陣,賺錢難度直線飆升,就連一向活躍的微盤股指數都已撐不住,出現破位下行走勢。與此同時,微盤股指數和紅利指數之間的「蹺蹺板」效應愈發顯著,資金頻繁切換,使得市場環境愈發波譎雲詭,波動加速也成了意料之中的事兒。
此前就多次提醒,市場調整在即,該減倉就減倉,耐住性子觀望,就是基於這般嚴峻形勢。 如今的股市,AI 浪潮洶湧來襲,遊資大佬都忍不住吐槽:下單時滿眼都是自動化單子,前赴後繼,源源不斷,在機器學習的超強算力面前,個人投資者想要跑贏自動化交易,難如登天。在這濃厚的 AI 氛圍籠罩下,遊資們被迫抱團,資金高度集中,盤面呈現出鮮明的 AI 化特徵,絕大多數股票被打入「冷宮」,交易機會寥寥無幾。每天漲停的個股也就幾十家,漲幅超 5%的更是稀缺品,大量股票淪為無人問津的「雞肋」,成交量也隨之愈發萎靡不振。當市場的悲觀情緒蔓延開來,下跌空間便悄然打開。展望元旦過後、春節之前的行情,大概率還是延續疲軟態勢,市場彷彿在等待那隻「靴子」落地,方能企穩。
回首 2024 年,A股 走勢猶如坐過山車,年初熔斷驚魂未定,一季度暴力反彈又讓人重燃希望,隨後卻陷入漫長的清淡期,緊接着畫風突變,指數開盤漲停、成交放出 3.5 萬億天量的奇景讓人目瞪口呆,北交所更是瘋狂,30 個點的漲幅屢見不鮮,首個 10 倍股橫空出世,妖股頻出,「常山趙子龍」般七進七出的爆炒行情令人咋舌。然而,如何打造一個穩定、可預期的市場,依舊是橫亘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那麼,未來究竟如何呢?其實大可不必灰心,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步入 2025 年,隨着宏觀政策發力,融資成本有望持續下行,市場流動性將保持合理充裕,一旦行情企穩,遍地都是機會。無論是新興的新質生產力、機械人、AI 眼鏡、低空經濟領域,還是科技賦能傳統行業帶來的變革,都蘊藏着無限潛力。只不過,面對這上躥下跳、變幻莫測的市場,我們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投入更長時間去深入研究。 美好的一年,就這樣在罵聲中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