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作為「企需我應」民企鏈·供需對接活動之一,「成渝聚合力 共築新未來」成渝地區軌道交通企業供需對接活動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舉行,旨在深入落實「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專項工作,推動解決軌道交通企業市場拓展的共性問題。
活動現場,成都市發佈了《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產品供給清單(第一批)》(簡稱《清單》),重慶市發佈了《重慶市軌道交通產業鏈名錄》(簡稱《名錄》)。
《清單》中共發佈了43個產品,其中軌道交通車輛系統產品17個,軌道交通機電系統產品14個,軌道交通配套產品12個。
《名錄》發佈了53家企業,涵蓋了軌道交通產業鏈的各個重要環節,其中工程建設類企業15家,裝備製造類企業33家,服務保障類企業5家。

現場,5家入選企業上台進行了推介,展示成渝兩地優秀企業和產品。除了亮點展示,本次活動還注重供需對接,企業在現場就能找到供應商夥伴。「對接會提供了面對面溝通交流平台,讓我們能夠一次性面對成渝多家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獲得更多合作機會。」中車長客股份西南區域總經理、成都長客董事長於立軍介紹。
記者注意到,活動結束後不到1小時,已有3家企業達成了深入溝通合作的意向。
活動現場,成都中車長客與信果重慶、中鋁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重慶中車長客與成都鐵山、運達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記者注意到,本次簽約是成都鏈主企業與重慶企業簽訂合作,重慶鏈主企業與成都企業簽訂合作,兩地鏈主鏈屬企業交叉合作,將為成渝地區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動現場還發佈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產業技術人才協同發展合作規劃》,標誌着成渝兩地在軌道交通產業的技術與人才合作邁入了新的階段。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截至12月25日,全市累計走訪服務工業企業1.51萬戶,線上線下聯動收集「急難愁盼」問題和訴求建議5544件,辦結5532件,辦結率達99.78%。該負責人表示,軌道交通產業作為成都市重點產業鏈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產業集聚度位居全國前列,現已集聚中車等575家重點上下游企業,產業鏈規模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圖據活動主辦方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