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2024年11月07日14:20:13 財經 8682

在此之前,余承東和雷軍等大佬都曾不約而同的進行預測,大體意思是:未來的國內市場只會剩下幾家車企,只有年銷量超幾百萬台才能真正活下來,其他車企可能只會成為炮灰。在極為嚴峻的車圈「大逃殺」中,每一家車企都在嘗試破局,然而有時境遇往往不跟隨他們的意志所轉移,如今「大逃殺」已經進入到提速階段,未來已至,車企們的生存空間正在被進一步壓縮。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企業都是逐利的,而利潤率正是衡量車企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近期,乘聯會公布了最新的國內汽車行業數據。從數據來看,今年1~9月份國內汽車行業總收入為73593台,同比增長3%。市場成本64531億元,同比增長3%。利潤為3,360億元,利潤率降低至4.6%,同比下降1.2%。作為對比,下游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為6.1%,兩者的利潤率差距為1.5%。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從以上數據來看,今年1~9月份我國的汽車行業收入和成本支出都有着同比例的增加,整體走勢比較穩定,但是企業利潤率卻有着不小程度的下滑,其中9月份的車企利潤率已降低至3.4%,為今年最低。明明9月是銷量旺季,車企們卻陷入到了越賣越虧的尷尬境地。

事實上,如果我們將時間線拉長一點,就會發現國內汽車行業利潤率早已開啟了下坡路。其中在2020~2023年期間,國內汽車行業利潤率分別為6.2%,6.1%,5.7%和5%,整體呈現出下行走勢。而與之相對的,我國的汽車行業年銷量卻在逐年創下新高,其中在2020~2023年期間,國內汽車年銷量分別為2531.1萬台,2627.5萬台,2686.4萬台和3009.4萬台。那麼為何我們的汽車產業在銷量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利潤率卻持續走低呢?個人認為,這一切都指向三個字-價格戰!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最近從網上看到一個觀點,有很多網友認為價格戰是比亞迪所導致,車叔認為這一觀點有失偏頗。如今國內汽車市場已經走入存量階段,需求端的乏力導致國內車市整體下行,車企們需要使出所有手段爭搶有限的市場份額,這無疑會導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也就是說有沒有比亞迪開頭不重要,價格戰必然會在國內市場上演。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在這裡我們列幾組數據,其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市場脈搏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價格戰已導致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1,380億元。其次,根據乘聯會調查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國乘用車降價規模已經達到195款,這一數據遠遠超過2023年全年的150款和2022年全面的95款。最後,根據乘聯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17~2022年期間,國內汽車行業單車利潤率一直維持在2萬元以上,2023年這一數據下滑至1.7萬元,而在今年1~9月份,國內汽車行業單車利潤率已經降低至1.6萬元,其中今年9月份這一數據僅為1.1萬元。

深陷價格戰泥潭的車企們日子不好過,下游的經銷商也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以來時不時就會傳出某4s店跑路的消息,這便是最好的證明。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汽車產業的下游經銷商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利潤高低的問題,而是價格倒掛嚴重的問題,有些產品的售價,甚至要比進貨價都低,完全是賣一輛虧一輛的狀態。其中在今年8月份,經銷商倒掛數據已經達到了-22.8%,很多經銷商都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目前來看,嚴峻的價格戰形勢導致了車企利潤率的整體下降,車企們的生存壓力還在逐漸增大,舉個例子,當前的國內車市好比一個高壓鍋,當壓力達到臨界值,便會進入到批量淘汰階段。

市場上的熱錢,車企和經銷商少吃了一部分,剩餘的有一些讓利給消費者,另一些又被誰拿走了呢?答案很明顯,那就是汽車產業的上游,即零部件企業和電池企業。就以有着寧王之稱的寧德時代舉例,該品牌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60.01億元,同比增長15.59%,在第三季度,寧德時代的凈利潤更是高達131.36億元,同比增長25.97%。除此之外,根據18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所公布的2024三季度財報顯示,有14家企業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利潤率的同比增長,其中漲勢最迅猛的雙林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竟然超過100%,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車叔總結

利潤率創新低,車企生存壓力增大,車圈「大逃殺」加速 - 天天要聞

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塊美味的蛋糕,這塊蛋糕很大,大到是全球體量第一,這塊蛋糕又很小,小到養不活數量眾多的車企。蛋糕就擺在這裡,你多吃點,別人就少吃一點,「大逃殺」比賽已經進入到下半程,誰又能最終留在餐桌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費價格上調 - 天天要聞

7月5日起,燃油附加費價格上調

請點擊下方關注「中新浙里」「星標」新妹不迷路國內機票燃油附加費迎來上漲。7月1日,從第三方出行平台獲悉,有航司發佈通知稱,自2025年7月5日零時起(出票時間)調整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800公里(含)以下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向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此次調整相較於上個月均上漲了...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深圳發佈)(來源同花順...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 天天要聞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A股三大指數7月1日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北證50指數漲0.21%。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813億元,較上日放量487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板塊題材上,光刻機、銀行、創新葯、電力、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銅纜高速連接、固態電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盤面上,...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佈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併財務報表。根據文件,2024年PIF總資產同比增長約18%,躍升至4.32萬億里亞爾(約合1.15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願景2030」2024年年報中,PIF在2024底的資產規模為9413億美元。PIF...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 天天要聞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楊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上半年超長特別國債共計發行5550億元,佔全年額度的42.69%,下半年剩餘規模7450億。財聯社注意到,從最新發佈的三季度發行計劃來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別國債發行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較原...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佈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芯片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