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2024年08月10日14:52:13 財經 1829

| 來科點譜

編輯 | 來科點譜

«——【·前言·】——»

前幾年那會,富士康準備撤離中國、前往東南亞開闢新戰場的消息傳得熱火朝天。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越南,靠着當地廉價的土地和人力,一度成為富士康的「新寵」,但是這場看似精明的戰略轉移,卻演變成了一場始料未及的「滑鐵盧」。

沒過幾年的時間,富士康的越南的工廠就遇到了停電、暫停工作的困境,甚至不得不高調宣布「回歸」中國。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回歸中國可不僅僅是因為停電,隱藏在這場「遷徙」背後的,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富士康在東南亞國家建廠

就在最近的幾年當中,富士康逐漸將視線轉向了海外,尤其在東南亞和印度大力地進行布局建廠,這背後究竟是有大好處還是大陷阱?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說白了,問題的核心就是成本,東南亞國家人工成本低,招工也特別便捷,對於富士康而言,這毫無疑問是巨大的誘惑!

更別提東南亞的這些國家啦,他們為了把外資吸引過來,出台了一堆的優惠政策以及稅收減免措施,完全就是把「快來投資」這幾個字擺在明面兒上了。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當然,富士康也不是只盯着便宜,東南亞市場本身也充滿了潛力,這些新興經濟體發展迅速,消費市場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水漲船高,富士康自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肉」。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寫作不易,文中會有5s免費廣告,為了維持生活,敬請諒解,觀看後可閱讀全文。

更重要的是,在東南亞建廠,離全球供應鏈更近,物流成本也能降下來,一舉多得。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富士康沒那麼死心眼,只把希望寄托在一處,除了東南亞,他們還特別起勁地拓展新興產業鏈,千方百計地尋找新的增長點。

打個比方,富士康和泰國能源界的龐大巨頭 PTT 攜手共同合作,在泰國的電動汽車這一塊兒投資,最終組建了 Horizon Plus 公司。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並且打算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預計總的投資大概在10億至20億美元之間。

這就說明了富士康已經不甘心只做代工了,而是想要向產業鏈的上游發起衝擊,全力塑造自己的品牌和核心競爭力。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當然,富士康也沒有放棄在潛力市場繼續深耕,為了抓住印度市場的巨大潛力,富士康計劃在卡納塔克邦的Devanahalli工廠生產iPhone,該工廠建成後,年產能將達到2000萬部手機。

富士康逃離越南印度、回歸中國

富士康當初瞄準東南亞,尤其是越南,就是因為他們人工、地價都很便宜,當地政府還給了一堆的優惠,富士康剛去的那幾年,確實是得了不少好處,成本大幅下降,利潤也提升了不少。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越南的「低成本」背後,隱藏着一堆「成長煩惱」,基礎設施跟不上,尤其是電力供應,三天兩頭停電,富士康的生產線動不動就癱瘓。

去年越南鬧電荒,蘋果、松下這些大廠都遭殃了,最後還是中國出手相助,才緩解了危機,你敢信富士康跑到越南,最後還得靠中國供電才能活下去,這簡直是大型打臉現場。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除了停電,越南政府的政策也是讓人頭疼,一會兒一個政策,朝令夕改,企業根本無所適從,政策的不確定性,意味着企業的運營成本和風險都在增加,誰也受不了這種折騰。

再說說人才,越南雖然勞動力成本低,但素質和技能也普遍偏低,富士康想要招到符合要求的工人,就得花大價錢培訓,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而且,越南的供應系統體系也不完善,零部件供應經常出問題,要麼不及時,要麼質量不過關,嚴重影響了富士康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更讓人無語的是印度,他們表面上熱情邀請富士康建廠,實際上是打着「以市場換技術」的小算盤,想偷師富士康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印度的本土企業,像塔塔集團之類的,已經開啟了進軍電子代工領域的步伐,還一門心思地試圖擠進蘋果供應鏈,這毫無疑問就是要搶富士康的生意,分富士康的飯碗。

面對着東南亞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坑」,富士康到最後還是決定選擇「回歸」理性,大幅度地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畢竟我國在製造業方面是大國,擁有十分成熟的供應鏈,而且設備完整齊全,能夠為富士康塑造穩定可信的生產環境。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我國政府對製造業一直大力支持,政策穩定,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而且中國擁有大量高素質、經驗豐富的產業工人,能滿足富士康對技術和效率的要求。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當初為什麼撤離中國

「富士康跑了!」

在 2018 年,有無數人時刻留意着富士康的一舉一動,就怕它真的「拍拍屁股走人」,說到底,大家怕的並不是富士康這個名字,而是怕自己失去工作沒了飯碗。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咱就以鄭州富士康為例,這簡直是河南的「珍貴金飯碗」,讓上百萬的河南老鄉有了生計,在河南出口的產品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富士康製造出來的。

多少人去富士康上班,就是為了那份穩定的收入,可富士康說走就走,這背後的原因,可沒那麼簡單。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有人說,是郭台銘想回台灣發展,畢竟他在2018年加入了中國僑聯,還公開表示看好中國發展,一時間,各種猜測滿天飛,大家都以為富士康要「回老家」。

後來郭台銘親自出來闢謠,說加入中國僑聯和富士康搬遷是兩碼事,富士康只是把部分產能轉移到越南,並沒有放棄中國市場。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但這一番解釋,多多少少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大家心裏面其實都清楚得很,富士康搬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本方面的問題。

其實說白了,就是在中國,人工費用是越來越貴,以前工人一個月就拿一兩千塊,也樂意干這份活兒,再說了,富士康那種流水線上的活計,又辛苦又無聊,誰能願意一直幹着呀?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網上那些說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的那些帖子,並不是毫無緣由憑空捏造的,相較而言,東南亞的工人,在面對工資低和工作強度大的時候,接受的意願就強多了。

據說,你給他們一個月幾百塊,讓他們每天干十幾個小時,他們也樂意,這人力成本優勢,誰看了不眼紅?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中國製造業目前還面臨著產業升級方面的壓力,低層次產能過剩,高級技術不足,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立住腳跟,中國製造肯定要進行轉型升級,得從「中國製造」發展到「中國智造」。

這條路,說起來輕鬆,走起來卻難如登天,技術創新是關鍵所在,沒有核心技術的話,就只能永遠跟在別人身後追,永遠都無法領先。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品牌建設這一塊也特別重要,以前的時候,咱們習慣了給別人「代工」,就像是給別人做漂亮的嫁衣一樣,可現在,咱們得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把產品的附加值給提升上去。

所幸中國製造沒有坐以待斃,政府出台了一整套的政策,鼓舞企業創新,將營商環境改善,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開始清楚技術和品牌的重要意義,紛紛提高研發投入,踴躍地開拓海外市場。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就以手機行業為例,華為、小米等中國的品牌,已經成功地在國際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並且取得了相當好的成果,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表明,中國製造也是可以製造出高水準、高科技的產品的。

富士康遷廠這一事件,給中國製造狠狠地敲響了警鐘,同時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中國製造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挑戰。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但在危機當中其實也蘊含著機遇,只要咱們能夠認清當下的形勢,堅定自己的信心,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那就肯定能夠達成從「製造大國」轉變到「製造強國」的跨越。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4-05-22 ——夏季用電高峰臨近,越南被曝呼籲富士康等企業減少用電量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新京報2023-07-17——撤出印度「造芯計劃」,富士康到底被誰「坑」了|新京智庫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環球時報2024-08-08——媒體談富士康「歸去來」:對供應鏈「去中國化」的有力回擊


富士康從越南把器械搬回中國,只是因為停電?這背後還有什麼原因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2000+經銷商撐起123億收入,「速凍一哥」港股上市! - 天天要聞

2000+經銷商撐起123億收入,「速凍一哥」港股上市!

7月4日,速凍龍頭安井食品(02648.HK )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而早在2017年,安井食品就已在上交所上市。此次順利登陸港股,也意味着安井食品正式成為速凍食品行業里,首家「A+H」股雙重上市的企業。安井食品的H股發行價為60港元/股,上市首日破發,截至7月4日收盤,安井食品的股價定格為57港元/股,市值超189億港元。01.速...
中國大地保險被罰22萬元 - 天天要聞

中國大地保險被罰22萬元

【大河財立方消息】7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被罰款22萬元。
濟寧銀行四維服務體系護航外貿企業「揚帆出海」 - 天天要聞

濟寧銀行四維服務體系護航外貿企業「揚帆出海」

「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啟動以來,濟寧銀行以「千企萬戶大走訪」為行動引擎,錨定科創、小微、產業鏈及外貿等市場主體,通過「專班對接+網格走訪+定製服務」創新模式,構建全鏈條金融服務體系,為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破局突圍」注入強勁動能。
鑫聞界|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金 - 天天要聞

鑫聞界|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金

這個7月,央行罰單「送」到海爾消費金融。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披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信息,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違反信用信息採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被處罰款25萬元。處罰決定日期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佈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芯片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