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向「新」力|創投市場:提升從IP到IPO成功率

2024年05月16日23:32:21 財經 5942

以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工具體系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年度熱詞。我國在積極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也鼓勵發展創業投資(vc)、股權投資(pe),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隨着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的不斷成熟和應用領域的拓展,投資行業有望迎來更多創新和發展機遇。」盛景網聯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劉燕感慨道。

而要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就在於科技創新。在pe/vc行業投資科技創新項目過程中,劉燕坦言,相關項目如何跨越從ip到ipo的「死亡之谷」,是從投資到退出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金融向「新」力|創投市場:提升從IP到IPO成功率 - 天天要聞

ipo的孵化器

「公司已舉辦了6期盛景aigc創業挑戰賽,大概有1000多個ai項目申請,我們再從中遴選出優質項目進行投資。可以看到創業者在圍繞千行百業將ai技術應用於多個行業,如招聘、編程、客服等。但ai技術進入某個產業領域後,通常要帶來5—10倍的效率改善,才能在產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劉燕說道。

2007年,劉燕開啟創業之旅,聯合創立的盛景網聯,成為創業孵化機構大軍中的一員,主做培訓和諮詢,賦能廣大中小企業。除了將輔導的企業推向資本市場,盛景也開始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旗下投資平台盛景嘉成於2011年成立,聚焦於科技創新投資,管理130億股權投資母基金和直投基金。

對於pe/vc行業而言,科技創新投資踐行已久,在孵化器的「遮風擋雨」下,數十萬科技創新企業ip得以生根發芽。據工信部數據,2023年,產業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在科技創業孵化方面,創業孵化機構總收入大於800億元,孵化器在孵企業24.8萬家。硬科技企業培育方面,在孵企業r d總支出(統計年度內全社會實際用於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的經費支出)930億元,在孵企業研發投入強度8.6%,孵化器累計畢業企業24萬家。

然而,創新也往往面臨風險與失敗。在關注科技創新企業、協助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如何提升「投資—退出」的成功率,成為投資人們關注的重點。

「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發展過程中發現,經濟發展要靠科技支持,但有大量的科技賽道和科技機構掉入『死亡之谷』。對於中國而言,如何幫助科技項目從概念階段(ip)成功過渡到公開上市(ipo)跨越『死亡之谷』,也是投資到退出過程中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劉燕說道。

對此,劉燕提出需要建立極簡戰略思維,聚焦核心客戶、核心需求、核心產品、核心銷售系統。同時,劉燕還提到了「cic產業孵化」概念,即通過上市公司、產業集團與創新企業、科學家(技術專家)、賦能機構的四方合作將上市公司、產業集團的隱性資產最大化、隱性負債最小化,促進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通過與創新企業合作,實現「大手拉小手」,從而提高「投資—退出」的成功概率。

壯大耐心資本

科技創新需要耐心資本的長線支持。早在2022年8月發佈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曾指出,鼓勵各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創新創業,深入落實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引導創投企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章節中也提到,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提到,早期基金存續期短,過早追求退出,不利於硬科技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堅持長周期創新,股權投資支持早期科技創新的效果受到較大影響。我國股權投資基金多採取「4+3」(投資期4年、退出期3年,下同)或「5+2」模式。基金到存續期後,需按照事先約定退出企業股權,對基金進行清算分紅。但對於被投企業而言,此時正處於高速發展關鍵期,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去解決基金退出問題,影響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米磊認為,可以通過三方面內容加快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股權投資體系,更好地助力科技創新企業發展。一是做大國家母基金規模,二是做強市場化股權投資,三是開闢多元化退出渠道。

搶先布局未來

在信息革命基礎上孕育興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工具體系為代表的生產力,是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新質生產力,會帶來根本不同於以往的新質發展。

《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八大新興產業領域開展研製,同時圍繞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械人、生成式人工智能九大未來產業領域前瞻布局。

未來投資策略上,劉燕表示,看好ai、低空經濟等行業企業的發展潛力。她認為,ai賽道主要分為算力、模型和應用三個層面。算力部署被視為新基建,主要由政府主導,芯片技術是算力層面的關鍵。應用層面,自動駕駛、agent、人形機械人等被視為重要的應用領域。

米磊則認為,未來3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在於硬科技。他提到,「對於未來,我們判斷能源、交通、信息、生命和材料等領域都會產生巨大的變革,因此我們也在逐漸加大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的投資和布局,比如,信息革命領域裏的光子芯片、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領域包括先進儲能、先進電池和可控核聚變;還有交通領域的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區業績持續下滑 康寶萊如何在紅海中突圍?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北京報道不久前,康寶萊發佈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中國區凈銷售額6480萬美元,同比2024年一季度的7520萬美元,下降13.8%;活躍經銷商數量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滑。實際上,康寶萊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24年銷售額為2.98億美元,同比下滑9.1%。彼時,中國市場...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 天天要聞

安泰集團連續虧損 信披違規被警示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集團」,600408.SH)正陷入「多事之秋」。近日,安泰集團發佈的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同比縮水33.29%至66.76億元,凈利潤虧損3.35億元。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虧損;與此同時,因關聯方違規佔用1.5億元資金且未及時披露,安泰集團及其實控人還被中國證...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佈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 天天要聞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高額關稅下,美國的小企業主受到嚴重衝擊。來自紐約的埃斯納爾曬出了他的高額關稅賬單,賬單顯示,關稅的費用已經超過了他進口商品本身的費用。埃斯納爾經營着一家男士護理用品公司,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到的一筆關稅賬單,他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大約是3000美元,但由於徵收了150%多的關稅,他僅關稅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程鵬,董興生5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集團」)官網,陸文俊已被從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中撤下。 陸文俊同時擔任中國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降准降息、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發佈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攬子金融政策發佈,進一步穩市場穩預期有了「強心針」。自從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來,隨着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強度,一....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