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廣州)—芬蘭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產業和工業數字化對接會在廣州市黃埔區召開,芬蘭駐華大使孟藍出席活動並致辭。
會議以「綠色引領,低碳經濟,中芬協作引領新能源創新生態建設」為主題,為中芬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諾基亞、科尼集團等30餘家芬蘭能源和智能製造領域的領軍企業與國鴻氫能科技、鴻基創能科技等20餘家中國企業開展對接洽談,共謀合作發展。

中芬企業面對面,合作對接零距離
會上,歐盟中國聯合創新中心發佈《中國綠色發展報告》,報告從生態環境、產業和科技創新、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金融與碳市場、國際合作等方面對中國綠色發展進行的深入研究與分析,為參會企業及機構呈現了中國綠色發展的全貌,也深度剖析在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機遇。

「廣州開發區不僅在廣東省,甚至在全國也是處於領先地位的經濟開發區,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基礎好,我們希望在廣州開發區尋找到更多的合作機會。」芬蘭駐上海總領事館貿易和創新領事米卡表示,芬蘭在智慧能源、清潔能源等領域擁有全球頂尖的創新力、大量的先進產業技術、產業經驗和行業領先企業,也是目前唯一與中國簽署國家間能源示範項目合作的歐洲國家。
他希望,通過今天的對接會及今後的合作,讓中芬企業有更多交流機會,有更多實際的項目落地,助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綠色能源產業轉型發展。
綠色能源發展機遇涌動
會上還對芬蘭產業情況及中芬能源示範項目進行介紹推介,芬蘭參會企業展開路演,向與會嘉賓介紹企業情況,謀求合作機會。

佩克建築材料(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Martin Fencak表示,他所在的佩克公司是一家來自芬蘭的全球領先預製建築企業,「我們今天的目的就是為了來了解廣州、廣州開發區對外企有哪些營商政策,我們非常期待將企業在芬蘭的成功經驗應用在這裡,共同探討合作機會。」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成績亮眼。2023年,該區綠色能源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93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的20%。該區政策扶持力度大,先後出台「新型儲能10條」「低碳16條」等政策,對於落戶該區的優質項目最高可給予一億元的獎勵,真正以「真金白銀」助力新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目前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9家,綠色製造企業數量居廣州首位,是廣州唯一擁有完整綠色製造體系的轄區。在新興領域,還引入鴻基創能、現代氫能等氫燃料電池重點企業近50家,建成加氫站10座;聚集智光電氣、三晶電氣、孚能科技等新型儲能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約20家,建成南網、智光、高瀾等各類國家、省、市儲能創新平台22個,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文|記者 盧佳圳 通訊員 徐潔芹 李姝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