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又一份名為《全球投資者重大利好通知》的內部文件,在公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然而,就在鼎益豐發佈這一利好通知的同時,香港證監會再次點名了隋廣義等20名人士,指控他們涉嫌操縱鼎益豐的股份。
【再次重大利好】
近日,網上流傳一張由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發佈的內部編號為 "2024 年第(3)號通知 " 的《全球投資者重大利好通知》。經多方與鼎益豐工作人員核實,該《通知》為真實,由隋廣義於 2 月 21 日簽發。
《通知》內容顯示 " 為實現百分百的平移轉化上市目標,經董事局研究提出以下五項決定:一,所有投資者所投鼎益豐的一切合約皆可轉化成數字期權上市。二、選擇上市才能最終實現財富增值並安全退出,實現家族財富傳承。三、集團將在 2024 年 9 月後建立國際專項基金,解決投資者特殊資金急需現金流的問題。四,6 月 1 日前轉化原始價格為 1 美元 / 份數字期權,超出此日期數字期權價格將向上調整。五、集團全球投資者平移上市後,所有一切問題都會有最佳的解決方案。"
這次通知與今年1月中旬鼎益豐內部的流出的《全球投資者重大利好通知》,名字相同,但重點不同。那次的文件稱,鼎益豐國際資產管理集團正式申請在國際數字資產交易所上市,將發行等值的「數字期權」進行全球交易。因此,所有投資者自2024年1月10日起封閉8個月,一律不能退出;同時對所有上市投資者簽署保底資產管理合同書,滿10年者資產保底增值20倍。那次文件,曾導致鼎益豐控股股價一度暴跌30%以上。
【再次點名】
昨日(2024年2月26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佈新聞稿稱,香港證監會已在原訟法庭對鼎益豐控股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前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隋廣義及另外20名人士展開法律程序,指他們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內操縱鼎益豐的股份。
【兩次提示風險】
今年年初,有多家媒體報道,鼎益豐出現了兌付危機,一波接一波投資者從各地趕到鼎益豐深圳辦公室,討要說法,問公司什麼時候能夠兌付到期的理財產品。據媒體報道,鼎益豐目前面臨的債務缺口超過1300億元,登記統計的投資者大概50萬人左右。
去年,深圳有關地方監管部門兩次點名鼎益豐可能存在非法集資風險。
【簡評】
鼎益豐,一家自稱以「東方古典哲學價值投資理論體系」為核心技術的資產管理公司,近年來不斷在公眾視野中拋出各種創新的金融概念和產品。然而,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創新背後,卻隱藏着深重的非法集資風險。
回顧鼎益豐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其涉嫌非法集資的種種跡象。首先,鼎益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大量投資者購買其發行的理財產品。然而,這些所謂的理財產品往往缺乏真實的資產支持,其回報承諾往往難以實現。其次,鼎益豐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資本運作,如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等方式,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但這些操作往往缺乏透明度,其真實目的和效果難以評估。
此外,鼎益豐還涉嫌操縱股價、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據香港證監會指控,鼎益豐在2018年期間涉嫌操縱其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份,導致股價異常波動,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同時,鼎益豐在宣傳中也常常誇大其詞,誤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面對這些指控和爭議,鼎益豐的回應卻顯得含糊其辭。他們一方面強調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一方面卻又迴避了關於非法集資和違法行為的具體問題。這種迴避和模糊的態度,無疑增加了公眾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的懷疑。
深圳錢誠數字普惠金融課題組負責人認為,鼎益豐的案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非法集資的風險和危害。在追求創新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警惕,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