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2023年12月02日22:51:12 財經 1066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五大重構:數據重構、模式重構、生態重構、技術重構、製造重構。

整理丨張睿 胡鏷心 李佳晅

2023年,產業互聯網負重前行。數字經濟中產業數字化規模佔比攀高至81.7%,數字經濟已體現出全要素生產率優勢,但是對比全球,我國勞動生產率顯著偏低,追趕全球勞動生產率差距,既是產業互聯網的使命,也是產業互聯網的價值主線。

正如億邦動力董事長在2023億邦產業互聯網年會上所言:「真正的認知是否定之後的再確定,質疑之後的更堅定。」

億邦動力基於過去一年對產業互聯網的跟蹤、報道、研究,將「重構產業鏈」確定為年度關鍵詞,而且內涵包括數字化、集約化,其外延包括數實融合,生態創新。

億邦智庫認為,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模式難以承擔經濟社會新階段使命任務,集約型增長方式是產業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而數實融合則是推進集約型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

克勞斯·施瓦布和蒂埃里·馬勒雷在2020年所出版的《後疫情時代:大重構》一書已經指出,微觀層面的大重構,各行各業的每一家企業都需要探索新的經營方式、工作方式和運營方式。企圖重走回頭路的企業定將失敗,而積極適應、勇於創新和靈活應對的企業終將化危為機。

最直接體現是數字化加速和具有韌性的全球供應鏈,製造業在積極利用數字化趨勢,比如B2B和物聯網,從設備維護到庫存管理,從供應商關係到安全戰略,所有這些經營活動現在(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過一台計算機便能實現。同時,企業開始依據具體零部件的成本情況和關鍵材料的供應源情況,優化供應鏈,形成「端到端價值優化」理念,即主張兼顧韌性、效率和成本。

在上海料峭的冬日中,2023億邦產業互聯網年會集結了數十位產業互聯網企業決策人,就「誰在重構產業鏈」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嘉賓共同認為,雖然增長壓力仍在,但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黃金十年,才剛剛開啟。

正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在會上說:「一個舊的世界正在被打破,一個新的世界正在產生,那就是以數據為基礎,以數據的流通和運營為機制,以數據為資本和財富的未來社會。

本文將本次億邦產業互聯網年會的內容成果,概括為五大重構:數據重構、模式重構、生態重構、技術重構、製造重構,精彩觀點,呈現如下,以饗讀者。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01

數據重構

關鍵詞:算力、算法、數據資產,數據安全,數據採集

億邦導讀:重構產業鏈的推力是數據,數據結構變化將推動產業鏈結構變化。可信的交易憑證推動全流程的數字化,垂直行業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在出現,同時數據安全面臨更複雜的挑戰。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朱民:重構產業鏈的推力是什麼?我認為一定是數據,數據是變化的源頭和動力,數據結構變化將推動產業鏈結構變化。

信息時代是軟件的時代,智能時代是數據的時代。信息時代是應用先行,智能時代是數據先行。

人工智能時代的三大能力是算力、算法、數據。而中國是一個數據大國,幾年以後,中國的數據量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數據最大的國家。「數據20條」奠定了中國數據產業大潮的興起。

數據正在成為我們的優勢資源,而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中國能不能走在前面,這個問題可以很直觀地轉化成:我們能否運用好我們的數據資源,把數據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和創造力。

全球範圍內,智能化發展迅猛,數據轉化成生產力要邁過四道檻:

  • 第一,技術挑戰。怎樣通過隱私計算、聯邦學習等技術,既保護數據隱私安全,又讓大家用到數據;
  • 第二,所有權挑戰。也就是如何解決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和分配權問題。
  • 第三,估值挑戰,也就是數據資產的金融化問題。如何進行數據入表、數據的市場化定價和數據交易,這部分現在發展很快。
  • 第四,數據市場制度挑戰。數據市場的建立需要有數據、有平台、有交易、有跟蹤、有解析等。

要把數據變成財富,除了擁有數據資源,還要進行數據資源的產品化,資產化和資本化,變成數據資產的創新應用。只有把數據產品化,數據才能被機構使用,比如醫療數據、科學研究數據、材料數據等等,有了產品才可以明確估值,做成資產入表。

所以我們首先要將數據資源化、產品化、標準化、可追蹤、透明化——數據產品化以後企業就可以用起來;企業用起來以後就可以進行資產化,數據入表就有了唯一性和稀缺性,可以有監管和市場定義;然後企業將其資本化,進行市場經營和合作,將數據變成財富。

數據使用的邊際成本為0,而財富收益幾乎無限,這使得數據的財富內涵變得非常清晰。所以,國家推出「數據20條」,下一步是怎樣把「數據20條」變成生態,戰略上來說很清楚,中國必須走在前列。

一個舊的世界正在被打破,一個新的世界正在產生,那就是以數據為基礎,以數據的流通和運營為機制,以數據為資本和財富的未來社會。

百望雲CEO楊正道:所有業務線上化以後,數據隨之而來,每一個交易流程、每一個交易成本的降低都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單據,有提單、貨單、發票、各種各樣證明、各種出口進口文件,這些電子文件形成了在交易憑證環節非常重要的核心交易數據。

如果要實現降低整個制度性交易成本,一定要讓各種各樣的交易和憑證進行安全可信的鏈接,在各種參與方之間鏈接,形成了可信的交易憑證全流程的數字化。

未來,數字資產是通過系統之間的互聯,通過可信的交易憑證,通過新一代的數據共享機制,來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共享,而非通過流程、通過人的傳遞來完成。可以看到,未來數字經濟在數據驅動項下,給我們帶來了數字資產、互聯網新的發展機遇。

線上化首先將所有的實物資產變成數字資產,每一張訂單、每一張運單、每一張倉單、每一張貨單、每一個核心交易憑證都通過無人值守的方式,通過系統互聯的方式,通過自動化的方式,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實現交易,這就是我們看到無論是數字化採購、產業互聯網平台、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的物流等過程中形成的數字資產供應鏈。

  • 第一,交易+N流合一,各種各樣的交易憑證,都可以形成核心的數據資產,都可以作為參與方來講來降低交易成本;
  • 第二,交易+業財稅融一體化,作為產業互聯網平台可以累計成SaaS服務形成核心交易數字化資產能力;
  • 第三,交易+數字化供應鏈一體化能力;
  • 第四,交易+SaaS+Daas。
  • 最後,數據和金融的閉環,將供應鏈、金融市場實現金融變現的能力,形成在交易非常低的毛利前提下,引入非常高毛利的數據業務。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上海鋼聯董事長朱軍紅:在製造業數字決策環節,幾個關鍵點:

  • 第一,數字決策的前提是用數據描繪產業鏈全景圖;
  • 第二,要搞清楚產業和產業之間的聯繫;
  • 第三,採集數據的維度要越多越好,但是要有核心數據;
  • 第四,數據要做准;
  • 第五,數據採集要有規模;
  • 第六,採集另類數據。

數據應用場景可以做銷售動態定價、資源投放模型,也可以做配礦,因為價格和生產高度關聯、和利潤高度關聯。同時還可以定製預測的模型,控制自己的庫存。

大宗商品行業的垂直大模型,首先要有高質量的數據集,其次要有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最後還要有監督的精調。

垂直大模型應用落地及對產業數據有哪些影響?第一,數據采編髮, 提高數據採集效率,提高數據準確性,降低資訊的創作成本;第二,數據交互對話,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做數據分析處理,回答用戶問題。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騰訊安全服務總經理蘇建東:數據安全的核心挑戰是,安全如何體現價值。其中有幾個關鍵:

第一,我們要改變安全建設的理念。以前我們的安全建設就是為了安全建設,但是今天要以企業資產為核心,以數據和業務為核心,重建安全底座,通過三層安全架構,把靜態安全轉變為彈性、自適應、可擴展性的安全。

第二,安全理念從「治已病」轉變成「治未病」的理念,在黑客進攻我之前把問題修復掉。

第三,積極主動地進行安全建設,從被動防禦變成主動防禦。

實現路徑包括:

第一,構建兩個免疫堡壘,從數據安全、業務安全構建安全堡壘,按照數據流向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的防禦體系,保證數據安全,保證數據財富,同時要適應業務擴張和發展彈性可伸縮。

第二,中間構建免疫中樞,通過企業安全運營管理,用人、技術、流程把整個體系打通,形成體系化、全局化的攻防體系。

第三,三道免疫屏障,包括邊界安全、端點安全、應用開發安全,我們可以做平台化、服務化,向雲化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數據和業務的安全,聚焦核心價值,構建企業安全的免疫力和韌性。

02

模式重構

關鍵詞:用戶為先,AI驅動,全球供應鏈,D2B,建築產業互聯網,機械零部件產業互聯網

億邦導讀:產業互聯網帶來模式重構,從大型平台角度,1688以用戶為先、AI驅動、做強供應鏈為戰略重心,開啟二次創業,同時也以平台能力建立需求圖譜、商品圖譜,創造了與不同垂直產業鏈的合作機會;而亞馬遜提出D2B(Direct To Buy)跨境商業採購新模式,讓具有競爭力的中國製造正在走向全球。

從傳統產業的創新升級角度,大樂裝將最不標準化的建築行業,通過雲端設計、自動報價、一站式交付重構了產業鏈,螞蟻工場在機械裝備零部件行業,以互聯網+數字敏捷製造的方式,實現了個性化非標產品的標準化高效生產。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1688CEO余涌:1688在這次阿里的改革中成為集團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之一,二次創業的1688明確了三大戰略重心:

  • 第一,用戶為先。消費互聯網是需求驅動,產業互聯網是供給驅動。1688是中國製造業第三大交易平台,要把製造端和需求端連起來,真正的牽引力必須回到用戶。
  • 第二,AI驅動。1688會做一些應用,希望我的應用做的紮實、做的有用。數字人直播已經不稀奇了,外面都在用。我們現在做數字人老闆娘,這個老闆娘可以在線上接單做生意、做運營、做管理。1688在深度做這個事情,未來理論上可以讓所有中小企業的老闆娘都數字化掉。
  • 第三,做強供應鏈:需求圖譜對垂直賽道所有同行、所有合作夥伴都是很有用的,大家願意合作我可以部分向大家開放。商品圖譜就是垂類供給上的品類圖譜。整個產業互聯網這麼大的池子,這兩個圖譜是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消費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創新和升級都是基於實物商品開始的。在產業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基礎都是數字商品。在未來的模型中,重要的不是庫存、生產周期和開模,而是數字商品。數字商品品類每天都會有數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迭代和演進,可以定製化和差異化。未來,供需的鏈接將是虛擬商品,而不是實物商品。這是我們的判斷,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未來,1688想成為「鏈王」。我最想合作的對象是,你有用戶、有流量、有地盤,是產業互聯網中的一個環節,具備自有能力,我希望你能參與到我們整個體系的互動中;在每一個垂類中,如果你已經做得很深入,很透徹,最不缺少的是專業和技術,已經打通了上下游,但用戶數量可能不夠,我可以為你提供用戶;你們的變現能力可能不夠,我可以幫助你們變現。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在這次全球供應鏈的變革中,隨着中國工廠的成長和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提升,中國已經成為了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後,全球重要的製造和研發能力集成的中心。

中國的製造業深度參與國際分工,為B2B跨境電商的早期發展提供了動力。通過產業鏈的整合和產研一體化,中國的製造業可以通過產業鏈的迭代和升級,從過去較低端的製造向更高價值的科技品牌等領域擴展。這催生了跨境B2B電商和跨境B2C電商的繁榮。

疫情之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下降,導致話語權慢慢從離消費者近的地方轉移到離供應鏈更近的地方,也就是說供應鏈成為了難而正確的關鍵。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跨境電商能夠成長的邏輯就凸顯出來了。

我們國家不僅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紅利,還有全球採購和跨境電商的亞洲創造力紅利,本質上是各種工程師的紅利,包括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和數字營銷廣告投放的工程師。要釋放這種紅利,必須與產品的最終用戶進行互動,而不僅僅是次終端。

直達終端的商業採購,D2B(Direct To Buy)這個模式是新型的跨境商業採購,讓B端賣家直接銷售給終端用戶,整個商業流程可以在亞馬遜企業購上完成。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過程中,每減少一個中間環節都將極大地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釋放出巨大的商業機會。跨境B2C電商的目標是使中國賣家能夠跳過進口商,直接通過亞馬遜將產品銷售給C端用戶。我們充分相信D2B模式將為中國企業打開更廣闊的藍海。

我認為中國企業在B2B出海和工業品出口方面具有核心能力。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是從0到1的過程,出口工業品所具備的成本優勢和供應鏈的韌性是1-100的範疇。通過亞馬遜企業購和跨境電商B2B,中國製造正在走向全球。這既是創新,也是成熟市場中的競爭。這也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所在。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大樂裝創始人兼CEO劉慧:建築業是中國GDP佔比最大的領域,而整個過程的在線率不到0.7%,房地產所有人都在離線狀態下進行工作,雖然有離線工具,但卻完全沒有在雲端協同。

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建材行業的亞馬遜,亞馬遜可以賣各種商品,但是卻沒有賣建築材料或構件,所以我們首先要解決需求側沒有貨可以賣的問題。

我們開發了第一個基於AIGC雲端設計引擎,過去的設計流程是由設計師獨立設計一棟樓,供應鏈都是非標準化的。現在我們的做法是將許多標準件抽象出來,根據不同的樂高外形,用人工智能進行一鍵拼接,解決了設計端標準化的問題。基於此,進行供應鏈重構,從原來手工製作的作業狀態變成了基於雲端分類分發的調度系統,用整個數字化底座進行串聯。

我們銷售的混凝土構件基於雲端的設計引擎,設計和報價,然後進行整個供應鏈的APS調度和分發,改變了非標準的手工製作作業形態,我們的模式類似於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在灣區已經得到驗證。

在過去的三年中,我們已經從水泥板擴展到了門窗、精裝等其他品類,所以我們被稱為建築產業的互聯網平台,就像亞馬遜賣書一樣。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螞蟻工場董事長蔡茂林:深圳在工業領域,非標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個性化需求,幾乎無法實現標準化。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對自己進行標準化,將它的報價、工藝、編程、生產組織和交付等方面進行流程標準化。如果我們能夠藉助信息化技術推動流程的標準化,同樣也就實現了個性化非標的標準化。

螞蟻工場是一個為鋰電、3C、光伏、汽車、半導體等行業的裝備企業提供零部件的供應鏈服務公司。但我們不是一個傳統的供應鏈公司,我們把自己稱之為「四不像」。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既融入了互聯網+,又融入了數字敏捷製造。

我們不是傳統的供應鏈公司,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前台、中台和後台系統。前檯面向客戶,中檯面向供應商,後台則是流程的標準化和智能化,要將人的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我們的商業模式不是做信息撮合,工業客戶直接在官網、APP下單給螞蟻工場,螞蟻工場負責整個製造交付。我們也有1200家OEM廠商,也有定製製造工廠。客戶並不關心你的產品在哪裡製造,關心的只有質量、成本、交期。從平台公司發展來看,我們把肉和湯都給OEM廠商,把骨頭留給自己。這是為了提升客戶服務。

我們將自己比作滴滴的模式,擴大服務半徑,解決交易速度慢、拒載的問題。在產業領域,同樣存在大量的個性化需求。我們依託大數據云端,實現了整個產業鏈的銜接。技術路徑包括AI,基於非常深厚的專家經驗庫,實現了秒級報價、自動工藝和自動編碼。

我覺得工業互聯網有四個特徵:第一,訂單來自網絡,而不是像傳統工廠一樣,來自線下訂單,其實這種訂單更多是離散的散單;第二,數字化;第三,雲端的智能化;第四,產線不是無人化,是少人化。雲到端自動驅動,小批量敏捷和24小時生產。

03

生態重構

關鍵詞:供應鏈,生態圈,央國企,潤滑劑

億邦導讀:萬億央國企供應鏈市場,帶動不同產業鏈構建生態圈。歐冶雲商與信息流、物流、合同流、資金流和碳流「五流」企業開放合作;作為第三方平台的蘭格鋼鐵,可以將上下兩端數據有效結合,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服務與核工業領域的宏偉供應鏈集團,有更多的與數字化供應鏈接軌,與央國企平台對接。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歐冶雲商總裁、黨委副書記金文海:歐冶雲商在整個供應鏈中,處於中間位置稍偏向於鋼廠一方,這是我們的特點。在與下游公司合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有一種情況是大客戶直接進行採購,比如寶鋼股份和上汽供應鏈體系完美對接,寶鋼股份代表着世界一流的鋼廠,服務體系也是世界一流的,但目前在我們的平台上暫時無法複製。

在這種對接無法帶來新效果時,就沒有必要再去對接。我們的平台更適合中小客戶的需求,他們有被服務的需求,但是卻沒有得到服務。

原來是產品競爭,發展成了供應鏈競爭,接下來可能是生態圈的競爭。哪個行業的生態圈形態好,就會更具競爭力和成長能力。

我們認為未來的格局一定是由若干個綜合平台組成,這些平台必須融合信息流、物流、合同流、資金流和碳流,這裡特彆強調要加入碳流,因為歐盟提出了CBAM,將碳排放視為重要因素。只有在這五個流的合一下,產業才能真正發揮助推作用。如果只有其中一個流,它的價值就不大。每個流都可能湧現出幾家龍頭企業以及若干個垂直領域的企業。我們將這種合作方式稱為「產、銷、研」緊密協作。

中國的產業一直在迅速發展,技術領域、數據領域、細分市場和物流領域都有許多與歐冶雲商合作的機會,每年我們將推出一個代表性的典型企業,這些企業通常是民營企業或中小企業,以展示它們如何通過歐冶平台取得成功。因此,歐冶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平台,可以為各個「五流」中的企業提供合作機會。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蘭格集團總裁劉陶然:任何一個央企的平台,實際上都是一個航空母艦,但這個航空母艦要想發展良好,不可以是獨自航行的形式,必須有若干輔助艦艇和驅逐艦來幫助它行穩致遠。那這個過程應該由誰來做呢?我認為應該由市場化的第三方平台來做。

鋼鐵行業交易模式就像棗核一樣,上游的鋼廠是巨頭,下游的採購環節也是巨頭,而中間的流通環節有多達20萬家流通企業,他們是連接兩個巨頭的潤滑劑。

實際上,我們央國企巨頭能夠達到市場的平衡,這種市場的平衡通過第三方平台的數據,並經過有效的調節和運營,實際上可以為支柱產業的更好發展注入新動力。

為什麼這兩端願意讓蘭格來做?第一,蘭格是第三方,在其中不扮演和各個參與者利益相悖的角色。第二,蘭格在產業領域深耕28年,懂得如何利用數據來助力產業鏈的更好發展,而不是通過這些數據破壞生態平衡。這是蘭格能夠和越來越多合作夥伴形成合作的基礎。

蘭格不偏左也不偏右,第三方應該發揮的作用是將兩端數據有效結合。我們在上游做了55家數字化鋼廠系統,在下游做了63家建築企業集團的數字化系統。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宏偉供應鏈集團董事長呂宏偉:國資委提出了要向世界一流企業看齊,未來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是多元的,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有平台和各種應用場景,央企可以優先開放。然而,在整個合作過程中,當兩個大型企業直接合作時,就像核能發電需要冷卻水循環一樣,在不斷潤滑的時候必須有潤滑油。

我們的平台已經合作了近8000家廠商和12000個品牌,但主要以中小型為主。與此同時,我們與一些大型集團如寶武合作了很多項目,進行了許多聯合研發,並取得了很多成功。在我們的合作夥伴中,我們並不一定非要直達到底,因為效率最高的並不一定是最短的距離。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與1萬家合作夥伴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中國兵器和中國航天等高要求的單位。現在的機會是與數字化供應鏈接軌,我們希望在這個機會中能與央國企平台對接。

我們也是國家級的供應鏈創新示範企業。我們希望與大型央國企進行聯合研發和創新服務方案,我們也與許多下游企業合作,我們也與小型供應商合作。

04

技術重構

關鍵詞:技術驅動,智能決策,工業元宇宙,數字驅動,AI賦能

億邦導讀:技術重構改變了供應鏈的服務方式,京東工業通過技術重構產業鏈,達到成本、效率、保供、合規;崑崙數據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把理論知識、專家經驗、數據算法結合在一起建立工業元宇宙;齊心集團轉型為以智能化和數字化為主的數智化服務,挖掘AI在採購供應鏈里的應用。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京東工業副總裁丁德明:產業互聯網核心應該是發揮數據和技術的價值,通過數智化和數實融合來提升整個產業效率,這個是產業互聯網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我們在行業內大規模達成共識,工業品行業正在向技術與服務市場轉型,很多供應商、合作夥伴不單單是交易或者只是賣貨,而是將技術與服務全鏈路打通,我們希望將所有系統開放給供應商,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整個數據和智能決策帶來的紅利。

我們一直在說,我們三年戰略布局當中如何和上下遊客戶做系統連接,核心的一點是信賴,但是我們憑什麼贏得客戶信賴?有四個:成本、效率、保供、合規。

針對成本,很核心的就是降本,如何實現降本,實現鏈路最短,實現極致的運營效率,真正做到供需匹配,所有產品的設計理念以此為準。

企業靠什麼增效?靠技術驅動增效,靠數據流動增效,但是我們盡量讓數據多流動,讓商品少流動,或者讓商品高效搬運,將整個運營效率提升。

然後是保供。如果只靠京東自有倉裏面的貨給上千家大集團企業保證貨品供應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須做到社會化庫存的數字化、數智化,我們要做到萬倉合一,客戶端做到萬單合一,這樣才能夠保證供應是社會化供應。

最後是合規。所有訂單流轉通過數字化決策系統,保證全鏈路陽光透明。

通過這四點,和上下遊客戶產生相應的信賴關係,這就是我們為信賴所付出的努力。

作為產業服務商來說最難的就是懂產業、懂企業、懂技術,這「三懂」。第一,懂產業,能否理解這個行業中有什麼樣的需求,對產業鏈上下游和場景是否有深刻理解;第二,懂企業,每個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行業、規模、數字化程度完全不同,怎樣通過技術、服務將他們拉齊共知;第三,懂技術,京東投入了很多技術研發成本,目的是貫通企業供應鏈當中不同環節、不同數字化平台形成的「煙囪」,需要貫通和打通,不貫通和打通很難實現全面覆蓋。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崑崙數據創始人&董事長、工業大數據製造業創新中心主任陸薇:大家聽說過工業4.0,就是在工業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的基礎上,基於數據對於生產過程、經營過程有更好洞察以及管理優化。前兩年還有人提出「工業5.0」或者「工業元宇宙」,無論是工業4.0時代還是工業5.0時代,數字孿生技術都是關鍵技術。

如果我們可以把每一個設備按照工業知識參數化,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設備的參數化模版,把這些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的模版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些行業的設備模版。

比如我們把電機等通用設備和葉片等專用設備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風力發電機的數字模型,加上升壓站、測風塔等數據,就變成了發電廠的數字模型。

過去幾年,崑崙數據已經按照這一思路打造了自己的產品,提供了很多通用設備模版和行業設備模版,這些模版帶着工業知識,可以快速構建起工業系統的數據模型。

我們打造了一套可以把理論知識、專家經驗、數據算法結合在一起的框架,把工業里的常用場景按照專家經驗做成相應的經驗模版。

比如我們做的水電站的數字孿生系統,包括幾百個智能化應用,都是工業專家通過低代碼開發工具,進行的知識沉澱和應用創新。

工業元宇宙的定義目前僅僅局限在工業生產環節,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大,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這些環節全部拉通,整體來構建一個工業元宇宙,讓數據在不同環節之間流動起來,會有更多更加具有價值的場景出現。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齊心集團CTO于斌平:齊心數字供應鏈的模型是以齊心企業服務平台為核心,連接兩個端點:一方面是供應商,包括生產商、品牌商和服務商;另一方面是客戶,我們主要服務央國企和中大型企業。

在供應鏈的需求、尋源、採購、履約、驗收、結算、售後和數據等方面,我們過去主要是通過業務服務實現,現在全面轉型為以智能化和數字化為主的數智化服務。我們總結這一模式為"數字驅動、AI賦能"。

談到AI賦能,就不能離開大數據。齊心通過將大數據平台作為AI訓練的輸入,採用AI技術進行供應鏈優化、商品推薦、訂單和物流等方面的訓練,從而建立了一個大數據智能服務平台。

過去,RPA和人工智能沒有太多關聯,它們主要使用爬蟲技術和頁面抓取技術。但現在RPA和AI的結合更加深入。RPA在抓取信息之後會進行很多處理。目前我們已經應用了100多個RPA系統,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財務、人力資源、採購、客服和技術質檢等領域。

我們正在進行的一個項目是訓練商品大模型。剛才提到的標準庫和客戶報價單,我們都已經應用了一些大模型技術。但面臨的難題是如何開發出一個針對B端行業的商品大模型。使用AIGC的好處是,原本需要查詢和諮詢的商品信息,通過AIGC可以直接得到結果,提高了企業的運營和客戶服務效率。

因此,我提出一個倡議,大模型技術的確在顛覆人類工作方式。大家一定要相信大模型技術,傳統技術已經過時,即便被稱為1.0或傳統人工智能。大模型是AI 2.0,它正在改變商業模式和收益模式。

05

製造重構

關鍵詞雲工廠,雲建模,家居定製,服裝定製,柔性製造

億邦導讀: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以訂單為驅動,向上游延伸,深入工廠數字化改造。比如國聯股份建設雲工廠,每家投入100萬-500萬元;三維家從設計軟件觸發,連通工廠自動拆單,自動同步機床,自動生產加工,整個鏈路都是數據驅動;衣邦人用訂單系統、加上倉儲物流發貨管理系統,讓原來只能做大規模生產的工廠開始轉型做單件定製;紡織服裝領域的致景科技深入上游智能製造,認為智能化應該與場景結合;卓鋼鏈認為,鋼鐵行業柔性和剛性之間也是互補的,標準品和定製化也是相伴相生的。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國聯股份創始人、CEO/總裁 錢曉鈞:針對數字雲工廠,近幾年我們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以訂單為驅動,對核心工廠實施上游原材料平台一站式採購+下游產成品平台一站式銷售,中間+數字工廠,這有利於提升核心工廠優質產能和運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中型規模的工廠對數字化需求比較強烈,但是付費意願和能力不足,所以前期由我們進行投入為工廠進行數字化改造,每家工廠數字化投入在100萬-500萬之間。數字化改造遵循三個原則:時機適當、投資適度、方案適配,目前通過9項數字化方案:能耗數字化、質檢數字化、安全監控數字化、能耗數字化、物流數字化、人員定位數字化、生產數字化、訂單排產數字化、設備管理數字化解決了工廠的效率問題和成本費用等問題。

通過對數字雲工廠的建設,把這些上下游的數字化工廠進行公共鏈接,再通過供應鏈倉網一體化布局,能夠更務實的實現上下游的,包括產能、設計、原材料、備品備件、物流、倉配等等各個環節的資源共享以及自動調配機制,從而實現信息流、訂單流、資金流、物流上的閉環運行,所以我們叫做基於垂直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工業互聯網的平台建設,實現了五個需求和七個連接。

工業元宇宙它是產業數字化的一個高級形態,對應到製造端工業企業而言主要路徑就是產線、工廠、園區,這還是非常務實的,比如說產線角度,利用虛擬仿真設備實現三維自動化、智能質檢,現在在小的數字化推動過程當中已經在實踐這件事情,建設仿真模型庫,引導工藝產線操作等等,加上工廠主要是布局建設工廠級的元宇宙平台,打造低時延、高保真智能決策的數字孿生系統,推動多類型工業軟件集成,推進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融合應用。在園區,主要是探索工業園區的虛擬運營模式,來優化空間布局等等。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三維家創始人兼CEO蔡志森:三維家專註在家居定製布品,因為它是定製的,面對消費者端的是軟件,要給客戶描述一個標的,在工廠端變成一個圖紙、一個零件、一個物料清單,到了機床又變成很多設備的生產流程。打通過程中,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有很多不同的軟件,每個環節都是要靠人去加工、翻譯,整個過程效率非常低,而且存在巨大的協同的數據鴻溝,整個鏈路很複雜。

我們這幾年專註於一個事情,就是做三維參數化的雲建模和AI建模,我們想把這個技術變成低代碼的PaaS平台方式,賦能更多行業。

這個行業以前大部分是中央化生產,現在有很多雲工廠,因為開工廠容易了,製造交付確定了,以前一些大客戶、上市公司有大工廠,現在,通過我們的技術可以在100公里範圍之內開小的雲工廠,這個工廠可能不是他們開的,他們把數字化技術給他們、原材料標準給他,給他指定設備,就可以按標準是恆產。所以,價格戰、雲工廠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很大變化。

三維家做了10年,我們在家居定製布品這方面有很多成果。這家居布品前端,我們可以用一個圖形軟件畫出來產品,到了工廠自動拆單,按照不同工廠的工藝和生產配置,自動同步到某一個機床,開動自動生產加工,整個鏈路都是數據驅動。以前開一個定製傢具的工廠要一年、半年,現在開一個定製工廠,什麼都不需要懂,買三維家前後端一體化系統、買原材料,一個月可以投產,這個行業原來一個月到兩個月的交貨周期,我們縮短到三天至一周。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衣邦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方琴:2018年、2019年,當我們在定製零售業績達到行業第一的規模以後,才開始深入後端。這讓我們在疫情三年中,整體的後端交付仍然非常穩定。其中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 第一,整個流程的數字化,包括讓不同的工廠用上訂單系統、雲端個性化的系統,再加上倉儲物流發貨管理系統,讓很多原來只能做大規模生產的工廠開始輕鬆轉型做單件定製,效率非常高,投入改造成本也很低;
  • 第二,從我們的整體管理來講,有自動分單、自動評價、自動成本計算,尤其在2022年,工廠動不動被封控的環境下,我們還可以非常從容地保證交付。
  • 第三,提高消費者端的體驗,讓客戶全程看到自己的服裝數據——從量體數據、到款式面料、到訂單進度、到售後服務,完整串聯在一起。成果非常好,衣邦人今年預計可以達到去年利潤水平的3.5倍。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致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副總裁李亞平:產業互聯網可能更多講的是數字化連接,工業互聯網更多講智能製造、AI。回頭來看,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之間的難點在哪裡?第一,打通三者,需要既懂產業,又懂互聯網的高精尖人才,現在算法、算力、基建能力都具備了,人進去以後,自然可以用時勢造英雄,成就了一些事情。第二,在認知意識上,每一個產業的做法不太一樣,一定要基於行業認知才能夠做出對行業真正有價值的方案,有價值的方案通過一步一步迭代形成這個產業。

數字化的連接把社會分成兩類人:一是合作的;二是觀望的,數字化連接是協同社會化資源,創造的價值與合作群體是顯性的,非合作方是感受不到的,數字化協同連接對於整個效率的提升感知不太明顯,所以這種數字化連接發展看似很快,但是要更加精細的做場景。但是智能化的場景和智能化工具,對於這個行業的任何從業者、從業企業感知都非常明顯,所以我的判斷是接下來整個智能化場景以及AI在這個場景當中的應用,顯性價值一定發展得非常迅猛。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卓鋼鏈CEO潘富傑:我們這個產業的未來價值不在於數量級,而在於專業和深度服務。卓鋼鏈提出雙深:深耕產業,深度服務。傳統產業過得很難,但從穿越周期來看,10年以後、20年以後,鋼鐵產業的總體產能、下游需求,都會集中在有效的優質的行業夥伴身上。順應這個趨勢,我們一定要下沉,反向訂單拉動推動行業整體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升級和精準匹配需求,未來這是一個需求。

我們這個行業對於新產品、對於迭代升級一定需要上下游之間深度技術探討,需要時間形成定製化開發,從裝備到產品的性能實驗都需要時間,這個柔性製造不能快,這是產業的規律決定了。所以柔性和剛性之間也是互補的,標準品和定製化也是相伴相生的。未來在這個賽道上,平台差異化定位要清楚。卓鋼鏈不把自己標榜作為大而全,而是小而美,小而精,慢工出細活,懂產業需求。

關於本次會議::

2023億邦產業互聯網年會是2023億邦年會系列主題會議之一,於12月1日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辦。

2023億邦年會由億邦動力主辦,馬蹄社、億邦智庫協辦,主題為「換擋期之萬全之策」。年會議程首次覆蓋企業數字化的全周期:國內電商、品牌全球化、產業數字化。通過「萬全之策」主題的牽引,64位重磅嘉賓對54大熱門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對2023年度一系列關鍵問題積極尋求回應,共同探索立足短期實際、堅持長期主義的增長之道。

叩問2024,產業鏈重構,誰是創變者?丨億邦年會紀實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菏澤魯西新區多維度精準護航企業發展 - 天天要聞

菏澤魯西新區多維度精準護航企業發展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武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的茁壯成長。為精準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魯西新區不斷拓寬服務維度,圍繞項目建設、市場准入、生產經營、科技創新等事項,全面構建起政府部門、創新載體平台以及企業之間的良好互動,通過流程優化、延時服務、代辦幫辦、溝通協調、上門指導等多樣化服務方式,精準解...
晶華微上市首年利潤下滑,2023年上市後首虧,股價跌超60% - 天天要聞

晶華微上市首年利潤下滑,2023年上市後首虧,股價跌超60%

近年來,A股市場IPO企業家數顯著增加,然而,一些企業在上市後不久便面臨業績下滑乃至虧損的「變臉」現象,這一現象已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市的新股中,有38家企業在上市後的短時間內經歷了利潤的持續下滑,呈現出「上市即巔
強烈呼籲:關閉股市吧! - 天天要聞

強烈呼籲:關閉股市吧!

有網友呼籲:「關閉股市吧!」這一聲呼喊,如同曠野中的驚雷,震撼人心。在這個金融的大舞台上,股市一度是繁榮的象徵,是投資者追求財富自由的聖地。
螞蟻攢股:風險和機會總是並存的,抱怨沒有任何用處! - 天天要聞

螞蟻攢股:風險和機會總是並存的,抱怨沒有任何用處!

風險和機會總是並存的,抱怨沒有任何用處,只會徒增煩惱!比如當前的A股市場,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這下跌的行情,但有人卻發現這是一次巨大的機會,有時候人的一生就是如此,能抓住一兩次大的機會,往往就能改變命運!有人看螞蟻最近發的一些文章,留言說螞蟻的
年產值超510億元 這裡是世界級海洋裝備島 - 天天要聞

年產值超510億元 這裡是世界級海洋裝備島

走進上海崇明區的長興島,這裡擁有長年不淤、不積、不凍的深水岸線,是我國船舶海洋裝備產業的重要基地。長興島,島雖小,卻是世界級的海洋裝備島,很多國之重器和國際領先的海工產品都在此誕生。  上海長興島:動力澎湃打造世界級「造船島」上海長興島,是我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造船基地。全球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