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到這款外貿AI產品的下午,每個內測商家都會回想起剛創業那年的艱辛。
就像方澤夫永遠記得2017年的冬天,做內貿電商生意的表哥拉他一起做跨境生意。他形容自己當時「一無所有」——既是英文菜鳥又是運營小白,但幾年後,那間哥倆相約創業的出租屋成為了他人生逆轉的中間站。
費凡同樣也有着類似的故事。他起步於2014年,從兒童教育玩具出發,在跨境賽道實現從0到1。雖做外貿,但團隊剛組建時,英語水平並不高,靠着不那麼地道的英文,他們團隊「遠征」歐美、中東。
過去24年,阿里巴巴國際站上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各樣的草莽故事,它們濃烈並充滿戲劇感:幾個人就是一支隊伍,電腦、網線是武器,他們在國際站上找生意、找機會,一路「打怪升級」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想到這些,是因為每位跟《天下網商》聊起的商家都會感慨一句:如果當年就有AI,他們做外貿的決心會下得更早一些。
他們都告訴《天下網商》,出海之路絕非坦途。最開始想做外貿的新人如何快速發出一個符合海外需求的商品?如何提升整個經營環節的效率?而外貿老兵又如何找到更細分的藍海、獲取新的確定性增量?
阿里國際站的AI,加速了這些難題的破解。
近日,阿里國際站宣布其外貿AI產品「生意助手」將於11月1日上線,向所有商家開放。通俗來說,商家們身邊多了位讀過國際貿易專業、精通多國語言的AI智能助手,它能理解「人話」,甚至能開口「說話」。

據悉,這款AI生意助手擁有智能發品、智能接待等功能,其中在外貿商家較為頭痛的「商品發佈」環節,AI生意助手可以一鍵優化標題、自動完善商品介紹、生成不同場景下的商品圖、並且智能生成講解視頻。
有商家表示,曾覺得AI離自己很遠,而現在自己也用上了。這位智能助手「真的很懂外貿。」內測中,這款AI產品已經帶給商家超過19%的曝光量提升。
阿里國際站總裁張闊曾表示:「AI進入與產業化結合的長跑期,將成外貿最大變量。」而現在,第一批用AI做外貿的商家,已經開始吃到了紅利……
一天多做了180個視頻
2014年,外貿商家中多了一個費凡。他貿易起家,而後入股了一家工廠,主營兒童教育類玩具、兒童傢具,早年間從內貿做起,2014年他選擇主動「走出去」,尋找更大的市場。當年,恰逢阿里巴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上市後,阿里巴巴國際站流量迎來一輪暴漲,不少商家感受到了這股涌動的紅利。
在國際站闖蕩九年後,費凡已從外貿新人變身行業大佬,國際站也成了佔據他七成外貿生意的核心陣地。
對於費凡的眾行集團來說,從內貿轉型做外貿最缺的是人才。剛開始時,團隊的英語水平都不高,包括費凡自己,「但我覺得做外貿,英語和學歷不應該成為門檻。」他說,「從零起步的時候,並沒有太多資金,所以在搭建團隊時,我把語言門檻放得很低,不用四六級,只要敢說就行。」
「今年,我們很重視AI。」費凡表示,在今年8月底,他們成為了首輪AI生意助手內測的商家,在連續使用2個月後,體感最深的是智能接待的功能,「就像團隊多了一位國際貿易專業出身且經通多國語言的助手。」
以往,在與客戶溝通時,運營們通常需要打開兩個界面:一個是聊天軟件,一個是翻譯軟件,複製、翻譯的工作不僅費時費力,還不精準。有了AI後,這個痛點被攻克。「不僅翻譯地道,還能潤色話術。」
更令費凡驚喜的是,這位助手還能精準輸出海運提單、離岸價等外貿專業術語。簡言之,引入新工具後,英語小白也能做外貿。
另一參與內測的商家表示,AI還能將冰冷的回復「情感化」,轉換成更生動、更吸引買家的話術。

青島山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跨境電商運營負責人于洋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英語水平一般,但上產品必須用英語。現在在上新商品時,于洋只要在後台輸入一個中文產品名稱,點擊「標題優化」後,生意助手會結合平台上的商品特性和搜索熱詞,立即給出多個更具賣點的英文關鍵詞與標題參考。僅十秒,AI就幫忙優化英文標題,而之前,他需要花3-4分鐘。
AI生意助手除了在前端加持,後端也有助力,其中體現在視頻生成上。費凡直接向我們展示了一款通過AI生成的「粉紅塔」的視頻,「所有賣點提煉的還挺有外貿出海專業度。」他們此前一天能產出20個視頻,現在可以增加到200個,產能提升十倍。
AI做出了全公司公認最好的產品圖
作為一位海外留學生,董純集合了語言優勢、地理優勢,他先後賣過手機、耳機,圍繞3C數碼生意,賺到過人生第一桶金。在國際站賣咖啡機,是董純的第十次創業。他的合伙人是技術出身,董純懂營銷、懂管理,二人配合默契。
但在創業初期,董純還是咖啡小白,那段時間,他與合伙人用沒日沒夜地工作換來一個個客戶。為了配合國外的時間,一二十個小時不睡覺是常事。
東億洋山科技有限公司進入正軌後,他面前曾擺着兩條路:一條是深耕咖啡烘焙產品,多平檯布局;另一條則是拓品,並聚焦國際站。他選擇了後者。在工具使用上,這位老闆的熟練程度不亞於任何一位電商運營,「數據參謀、金品誠企、直通車等工具,能用的全都加碼。」通過國際站的數字化工具,公司找到了新增量市場,董純因此陸續拓展了咖啡機、咖啡器具、咖啡包裝袋等品類,幾乎覆蓋整個咖啡行業。
AI生意助手將是董純的下一個「利器」。
對董純團隊來說,圖片處理一直是個難點。一直以來他們圖片素材較為匱乏,對買家來說體感較差。有了AI之後,這個核心痛點被逐步摘除。AI為他們生成了一系列有場景感的圖片,包括人在咖啡館談天、在機場喝咖啡候機等。

他們嘗試用新款咖啡機試驗AI的新技術,通過反覆測試,得到了一張「看不出AI痕迹、特別好看」的圖片,「這張圖片全團隊公認是至今為止最好的產品圖,大家都對這張圖讚不絕口。」
董純覺得,AI圖片處理解決了商家圖片匱乏的問題,降低了圖片侵權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它還會帶來一些驚喜,拓展想像空間。針對這個問題,另一位做電競外設的商家方澤夫認為AI做圖提效明顯,「以前每天處理20多個鏈接,現在一天能處理50-60個鏈接,一個鏈接圖片有6張。」AI曾為方澤夫創造出一張賽博朋克的圖片,製造出這份驚喜,AI僅花了2分鐘。
「AI能做的是輔助和提效而非替代,它可以將人力解放出來。」董純認為,AI可以完成一些基礎、枯燥的工作,商家可以在此基礎上做更多創意性的工作。
AI挖出的「黃金市場」
費凡加入國際站的第四年,深圳免成科技創始人方澤夫也被表哥拉入一起干外貿。2018年,方澤夫用1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租了20平方米的公寓,開始了外貿之路。免成科技深耕的品類覆蓋電競鍵盤、麥克風等,在當年,電競外設可謂是跨境電商的一大「風口」,尤其在歐美、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地區增速迅猛。
方澤夫瞄準了一個「黃金市場」。僅半年,方澤夫就成為國際站麥克風行業TOP商家,第二年銷售額實現6倍增長,第三年藉著行業紅利實現單平台2000萬元營收,「我也因此實現了買車買房結婚等人生目標。」
從新手到大佬,方澤夫有他的成功範式。在與《天下網商》對話時,方澤夫正在韓國跑市場,勤奮、忙碌是外貿人的主基調。創業五六年間,有兩段故事讓他印象深刻。第一段是創業第四年,他們通過國際站的「選詞參謀」工具找到一個型號詞並開發品,成功接到一筆1000台且利潤頗豐的印尼訂單,讓團隊「起死回生」。
第二段就是現在,他用AI生意助手找尋新市場。在上新品時,商家往往需要藉助熱詞做標題增加用戶搜索、點擊,AI生意助手的智能分析,能為商家找到趨勢詞、熱詞。例如,AI能通過大數據抓取到電競玩家當下關注的關鍵詞,包括一些長尾詞,譬如他們喜歡怎樣的燈光和外殼,以往,方澤夫和團隊很難關注得這麼細。
有了AI推薦的長尾詞後,方澤夫形容就像切入了一條新的細分賽道,而這些信息能幫助他們打造爆款。
就像他所說,他們找到了稀缺性和獨特性。而這些小眾需求帶來的長尾詞還能進一步給商家帶去新品的研發設計靈感。

除了智能分析,方澤夫對AI智能接待也感受頗深。「它不僅能進行上下文總結,還能潤色話術,盤單提效,內測階段我們就觀測到,樣品單和訂單數已經提升了20%。」這讓原本需要打30個來回的對話減少至10個來回,還能拯救原本聊1-2句就會「流產」的單子。方澤夫透露,一個月的時間,AI生意助手至少幫忙挽救了28個「流產」訂單。

在火了大半年後,AI終於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找到了第一份「正經」工作。據了解,這是第一款真正深入產業、形成商業模式的AI產品。數千名商家深度參與內測,感受着AI帶來的巨浪,而他們也有幸成為了第一波「吃螃蟹」的弄潮兒。
這套新工具的背後,是走過24年的阿里巴巴國際站想為外貿賣家真正找到提升出海確定性的方式。
但事實上,這款產品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它意味着,通過AI,更多的國內工廠可以不必再走一遍出海前輩初創業、初轉型時的諸多「彎路」。
而當轉外貿不再需要特別好的英語、特別專業的市場分析,外貿的門檻能藉由AI降低到跟做內貿一樣低的時候,將極大激活一大批國內商家的「出海路」。
而現在,當第一批商家吃到AI的紅利,簡單外貿的真正到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