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佈了一份公告,決定對高純度、高強度、高密度的人造石墨材料及製品,天然鱗片石墨及製品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該措施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答記者問時表示,公告發佈後,球化石墨等三種高敏感石墨物項,由此前的臨時管制,正式被納入出口管制清單,而5種主要用於鋼鐵和冶金等基礎工業的低敏感石墨物項,將被取消臨時管制。

換而言之,中方此次發佈的公告,其實是更精準地管制石墨相關物項出口,嚴控高敏感石墨石墨物項出口,低敏感石墨物項不再管制。結合當前國際形勢來看,這對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石墨的用途廣泛,相關製品不僅是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關鍵材料,在航天與軍事領域,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根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的消息,美國的石墨嚴重依賴進口,2022年進口的原材料中,有將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而此次被正式納入出口管制清單的球形石墨,是生產電池陽極的材料,中國則百分百控制了球形石墨的精鍊和生產。從這一角度來看,中方此次出手,效果不亞於此前管制鎵鍺出口。

美媒CNN此前報道稱,中國在鎵鍺的生產方面,已經壟斷了至少十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佔全球鎵產量的98%,精鍊鍺產量的68%。美國政治新聞網則指出,儘管西方國家正努力建立替代供應往來,但效果並不明顯,中國的壟斷地位可以保證競爭者「無路可走」。
美媒的論調放在現在也不過時,而且中方對高敏感石墨物項實施管制背景,也基本與此前管制鎵鍺出口一樣,都是美國進一步加大芯片出口管制之後,對外公布相關消息。今年7月初,路透社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消息稱,拜登政府正考慮推出一項新措施,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對華出口,而後中方就在7月3號發佈管制鎵鍺出口的公告。

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10月17日,美國發佈了一份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擴大了此前芯片禁令的範圍。根據《聯合早報》的報道,英偉達的A800和H800芯片,也不被允許對華出口。這兩種芯片是拜登政府去年10月出台芯片禁令後,英偉達專為對華出口而開發的芯片。彭博社報道稱,美國擴大芯片禁令範圍,旨在彌補對華限制措施的漏洞,美國官員認為,頂級芯片是驅動人工智能模型的最佳選擇,略遜一籌的芯片也可用於人工智能,所以對美國構成了所謂的安全風險。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美國發佈芯片出口管制新規後,中方不到三天就出台石墨管制措施,顯然是在反制美國無理打壓,其效果可能也與管制鎵鍺出口一樣。美國發展軍力以及維護現代武器系統,無論如何也離不開這些關鍵礦物,但美國產業空心化政策之下,想要重構新的產業鏈,短時間內基本看不到成效。

由此來看,中方此次出台的管制措施,還具有更深層次的用意,不管制低敏感石墨物項出口,將讓美國重構產業鏈的難度,再次上升一個台階,而中方管制高敏感石墨物項出口,也足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接下來,美國如果繼續一意孤行,繼續無理打壓中國發展,中方還有稀土管制等手段來應對。